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完善大学生信贷风险调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7
/ 2

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完善大学生信贷风险调控研究

张青林 1 樊玉萍 2

1、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 2、通讯作者,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100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P2P网络借贷平台迅速出现,满足了大学生的消费,但是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及一系列的潜在风险。本文综述了大学生网络信贷的现状,从从大学生自身、教育机构、网络金融机构及国家监管四个方面分析网贷存在高风险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大力发挥金融科技的效用,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促进互联网金融业有序发展,从根本上防范了大学生信贷风险。

关键词:金融监管,互联网,大学生,网络贷款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Internet Finance and Guard against the Risk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Credit

Zhang Qinglin1 Fan Yuping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P2P network lending platform appears rapidly, which meets the consump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brings many problems and a series of potential risk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credit, and analyzes the high-risk problems and reasons from four aspects: college students themselve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onlin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national supervision. It is propose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financial technology,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Internet finance, promote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and fundamentally prevent the credit risk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ternet,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loans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P2P网络借贷平台迅速出现。由于大学生属于思想活跃、消费意识超前而自身又不具备挣钱能力的特殊群体,迅速成为各大金融机构争相抢夺的市场。各大银行发行的学生信用卡、校园贷以及“蚂蚁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互联网借贷平台应运而生,这些平台给大学生消费带来极大的便利,满足了大学生的消费,但是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及一系列的潜在风险。因此,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1 大学生网络信贷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大学生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2019大学生消费理财观数据》表明,2019年我国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消费人民币达到 1197元,其中,形象消费占总消费的 62%,且高达17%大学生认为生活费不够花。也有资料显示[1]大学生人均生活费用大多数保持在每月1500元,40%的大学生在生活费不够用时,选择信用消费或分期付款,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购买的网贷产品属于超前的娱乐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仅从大学生使用“蚂蚁花呗”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2],显示75.69% 的大学生现在正在使用“蚂蚁花呗”,仅有 5.82% 没有使用过,56.48%学生比较了解 “蚂蚁花呗”,只有9.9% 的学生非常了解,整体消费观念上存在过度消费的情况;从还款情况分析,占70.31% 的大学生还得上消费额度,占23%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勉强还得上,有0.29% 的大学生根本还不起,大学生没有较大程度的使用免息期,对消费信贷知识了解的不深入;从影响方面分析,45.41% 在使用了“蚂蚁花呗”之后,花钱出现大手大脚,仅23.14% 认为没有不良影响,19.21% 认为增加了还款压力,反映大学生贷款恶性事件的必然性;目前校园贷发展种类繁多,资料表明[3],现阶段校园贷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单纯以P2P网络借贷方式的平台,如有爱学贷、名校贷及利学贷等;二是以分期购物消费与P2P 网络借贷二者相结合的方式来发放贷款,如趣分期、分期乐、99分期等;三是传统电商所采用的,以购物信贷服务,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面对诸多信贷产品,大学生使用频率逐年增加,因此发生一些不良事件,诸如以刷单为由,通过给予佣金的方式诱骗网贷案例比较多,说明大学生存在选择信贷产品的慎重程度不够高

2大学生网络信贷风险分析

大学网络信贷存在的普遍性,下面从从大学生主体、教育机构、网络金融机构及国家监管四个方面分析网贷存在高风险的问题及原因。

2.1 大学生自身问题分析

大学生自身问题一是过度消费,虽然大学生已经年满 18周岁,属于完全具备民事行为成人,但是还没有进入社会,没有收入来源,缺乏理财意识,部分大学生产生攀比消费的心理,同时消费观念超前,等等,导致选择网络信贷平台过度消费,产生自己无法支付的高额费用,有的因还贷压力过大而导致悲剧发生。二是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及上当受骗风险,大学生社会经验少,防患意识低下,容易让骗子机构有机可乘,在申请信贷时个人详细资料等基本信息,很容易被泄露甚至倒卖。另外,缺少金融知识的大学生,无法甄别正规借贷平台与非法借贷平台,容易上当受骗。

2.2教育机构问题分析

大学生信贷自身问题的出现, 说明大学在教育方面存在漏洞,尤其金融风险教育力度不够。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金融教育起步晚,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都对教师进行金融教育培训,要求学校必须开设金融教育课程。金融风险教育对提高大学生金融常识,有效预防金融风险、提高投资素质发挥较大作用[4]

2.3网络金融机构问题分析

大学生网络借贷平台问题在于:①准入门槛低,审核制度弱。仅需在网络信贷平台提供身份证、学生证及学籍信息,就可以完成贷款注册,基本上对借贷人的偿还能力不加以严格审查。②保密性差,很容易泄露学生信息。③有的平台具有高利贷性质,学生一旦拖欠款,平台可能采取暴力手段、违法催收,严重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2.4国家监管问题分析

针对网络信贷风险,国家也出台了部分政策法规。2016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6〕15号),国务院制定《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国办发〔2016〕21号)。但是由于精准化的管理还是不够,从根本上讲,金融机构监管存在滞后,大学生借贷乱象未能得到有效治理。

3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积极防范大学生网络信贷风险

针对目前大学生网络信贷风险防范,文献资料主要都集中在加强对校园贷平台的监管、健全校园贷平台的征信体系、加强大学生金融风险教育、强化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加强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要求家长要做好监督工作等等。这些建议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不能根本上防范大学生互联网信贷的风险。我们知道大学网络信贷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链条的重要一环,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网络信贷风险,应该从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入手。

我国目前金融业监管属于分业监管体制,然而,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作为一种综合性金融服务模式,具有明显的混业经营特征,这与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监管模式无法匹配[5]。因此,需要与之相匹配的针对性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制。目前,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金融监管制度,美国的做法是对功能监管与限制性监管,只要其涉及金融业务,就一并按其功能纳入现有监管体系。2018年,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推出一项总计23步的“金融技术行动计划”,以促进地区金融服务业数字化转型。2019年11月,欧洲银行管理局(EBA)发布《信息通信技术和安全风险管理的最终指南》。该指南明确了对信贷机构、投资公司和支付服务提供商降低和管理其信息通信技术和安全风险相关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为做好新时代中央银行工作指明了方向,为下一步出台强有力的金融监管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我国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大力发挥金融科技的效用,促进互联网金融业有序发展,期待从根本上防范了大学生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刘悦,史仁强.大学生网络信贷风险及规避[J]. 市场周刊,2020,(6):134-136

[2]冯巧玲. 大学生“蚂蚁花呗”使用现状调查分析[J]. 时代金融,2020,(12):114-116

[3]黄志敏,熊纬辉.“校园贷”类 P2P平台面临的风险隐患及监管对策[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6(03):17-22

[4] 王明月,裴嘉伟. 大学生金融风险教育必要性分析[J].对外经贸,2020(8):101-103

[5]范逸男 任晓聪. 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改革进路研究[J].金融监管,2020(3):34-41

作者简介:张青林(2001-),河北秦皇岛人,本科在读,金融学专业;

通讯作者:樊玉萍(1972-),女,山西朔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秦皇岛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完善大学生信贷风险调控研究(项目编号:202005A138)”的阶段性成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