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和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9
/ 2

浅谈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和发展趋势

周子怡

身份证号码 : 53042119890421 ****

摘要: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建筑具有标准化程度高、环境污染小、施工效率高等优点。本文分析了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阐述了装配式建筑的几个关键技术领域。重点提出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策略,通过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为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开辟新的道路。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现状;制约;发展

引言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有很大区别,该技术原理主要是通过建筑构件节点形式来进行连接,在很大程度上,可降低建筑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项经济成本。装配式建筑对施工条件要求并不高。所以,在任意现场中,则都可以进行施工。通常,当某项工程需要使用到该技术进行施工时,只需要将钢筋混凝土预制好的构件,然后,在按照建筑设计图,进行施工即可。该技术可降低各种施工建设成本,提高建筑施工效率。而且,建成后外部建筑,与普通混凝土建筑并无任何差异,只要安装施工标准进行搭建,则不会引起任何安装问题。可以说,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的主要建造形式,该技术是一项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技术。

1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现状

1.1装配式建筑自身不具备较高的基础产业水平

因为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模式主要使用工业化方式,这就标志着必须按照标准以及统一规格展开预制部件的生产和制作。尽管大部分装配式建筑生产厂家对于预制部件能够严格按照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进行针对性地生产制作,使装配式建筑得到具体生产需求的满足。但是,立足于装配式建筑的实际应用层面而言,建筑工程项目由于实际生产环境对于施工要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多元化,导致大多数预制部件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所提出的实际需求无法做到满足,以至于在应用上无法实现最佳效果,使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1.2建造成本较高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和传统的建筑施工区别较大,除了原材料以外,还包括预制构件、构件运输、构件安装等高于传统施工的费用。这些超出的费用不仅使建设单位承受不小的压力,而且装配式建筑也存在着施工的难度,又让施工单位望而却步。同时,装配式建筑后期需要额外征收二次税费,降低了企事业单位的投入积极性,这也极大地阻碍了装配式建筑大刀阔斧的前进步伐。但是,随着相关技术革新,装配式建筑无论在施工质量上还是在施工效率上都比传统建筑略胜一筹,以及施工环境卫生、文明施工都较好。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装配式建筑比传统建筑施工周期短,资金回笼快,更有利于节能、环保、绿色可持续建筑的发展。

1.3装配式建筑缺乏完善的技术体系

相比于传统形式的建筑生产技术而言,装配式建筑技术主要在工业化时代诞生,同时装配式建筑积累的应用经验相对缺乏,导致装配式建筑缺乏完善的技术体系。通过各项调研发现,即使在具有较快发展的北上广城市中,装配式建筑技术依然具有标准不一致的现象,生产领域存在的不统一问题,使装配式建筑很难得到发展需求的满足。

2装配式建筑的技术要点

2.1预制混凝土构件技术

装配式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提前按照预定尺寸和规格制作建筑结构中的梁、板、柱、墙、楼梯等部件,即预制混凝土构件。这些构件在工厂里完成生产,之后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调配安装。所以,预制混凝土构件技术是保证装配式建筑质量的前提。首先要制作精准的模具,并且要求脱模方便,保持较高的刚性和平整度。在往模具中浇筑混凝土时,要检查模具中钢筋的排布、预埋件位置、模具密实性等是否符合要求。在混凝土浇筑时要一次性完成,并且要及时、连续振捣。在整个模具构件进行养护时,可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蒸汽养护,提高工业化生产效率和水平。在进行脱模时,要注意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表面是否平整,如果有较大的气孔、蜂窝、漏洞等,则可以判断为浇筑失败,需要重新制作构件。

2.2预制窗体的施工技术

预制窗体这一施工技术会用到螺栓和吊耳等设备,并且这一技术依靠对预留的螺母进行连接的方法提升整体的密封性和稳固性。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在相应的位置上进行窗体构件的连接,应该按照实际情况来调整窗体的方向,这样在墙板中插入窗体螺栓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的质量。浮窗上的吊耳、螺栓和预留螺母用于连接。连接后,根据位置线将浮动窗移离工作面300毫米,然后,将其缓慢放置到位。将浮动窗螺栓调整到穿过墙壁的孔时,将定制的U形浮动窗水平卡扣措施放在浮动窗上,然后,使用滑绳拉动浮动窗,以便可以将螺栓插入壁板连接孔。

2.3预制构件连接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在完成安装之后,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的连接方式有机械式连接和现浇式连接。如果采用的是机械式连接方式,连接部位就需要使用高强度的钢构件,在连接部位安装套筒,通过套筒内注入具有高强度、低收缩的灌浆料,在灌浆料硬化后实现一体连接。机械连接应保证构件之间的稳固性,不能有松动和位移。而如果连接采用的现浇式,就要在构件对接之后进行支撑模板,再进行现场浇筑混凝土,同时要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在拆除模板后,务必要检验构件对接是否良好,保证浇筑的混凝土硬化后与预制构件紧密结合,使整个建筑构件成为一体、同一寿命。

3未来的发展趋势

3.1针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设计的优化

在我国建筑结构中,对于抗震设计而言,其传统理念始终秉持“强节点弱构件”以及“以刚克刚”,相比于传统形式的现浇建筑,装配式建筑中的构件,无论在组件还是性能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盲目的追求以及质疑与现浇相同的抗震性能,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不利于其健康发展。所以,在装配式建筑中针对连接点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应尝试突破传统现浇结构的理念限制,在装配式建筑中加强研发以及应用减震隔震方面的新技术力度,有效挖掘在装配式建筑中有着较强适应性的抗震体系,实现抗震设计的优化。

3.2发展绿色节能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从生产到施工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受天气、时间、场地等限制,因而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装配式建筑可以从工厂标准化生产源头控制产品质量,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生产工艺附加节能措施,使保温材料与建筑物真正实现同寿命,确保建筑工业化产品达到节能标准。在人们对住房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装配式建筑发展要充分利用相比传统建筑产业的优势,改善人居环境,建少资源消耗,加大技术研发力度,走出现有的建筑行业发展的困境,开辟新的建筑发展路径,才能使装配式建筑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3.3将全装修过程中的一体化以及个性化进行平衡

在集标准化、模块化以及集成化为一体的全装修方式中,在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中整体厨卫、轻质隔墙、整体结构、所配备的机电设备在施工协同过程中等都具有不俗的表现,使污染得到了有效降低,实现了节能节材、节约施工时间以及质量可控的目标。但是,在我国毛坯交房现象已长达20余年,在针对全装修进行发展中,需要对市场习惯做到充分结合,重视装饰设计过程的兼容性,在进行整体品质以及性能提升的同时,需要对房屋的软装饰做到主动权的充分保留。

结语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装配式建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装配式建筑逐渐扩大了应用范围,建筑类别随之增多,建筑行业也渐渐发生了变化。目前,装配式并不能对所有问题做到解决,随着城市的不断同质化,装配式需要与多样化设计的建筑进行长期磨合,为城市建设提供更加经济和环保以及更具美感的建筑成品。

参考文献:

[1]胡成贵.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 No.490(05):180+228.

[2]张士兴,杨志,王仑等.装配式建筑综合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建筑技术,2019,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