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化学教育中“课程思政”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9
/ 2

高职化学教育中“课程思政”的渗透

范洪琼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重庆万州 404115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一种全新育人模式。通过化学实验课程中隐性的思政教育,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想道德的同步提升,对帮助学生树立安全环保意识、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和团队协作精神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化学;课程思政;思政教育

引言

课程思政是指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一观点引发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大潮。从理念上讲,课程思政属于新兴的一种教学理念,而实际上,课程思政原本就应该是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教书育人”功能的本源和本意。如今各高校已纷纷开展课程思政整体部署和规划,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能盲目,实践之前应有所侧重地挖掘各门类课程的思政教育潜力,求“深”求“精”,注重各学科之间的平衡。

1背景介绍

课程思政是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的同时,梳理专业课程中所隐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有机融入实际课堂教学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的统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关于课程思政有这样一段论述:“课程思政是专业课和真善美的结合。人类的专业知识都是在人类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每一门专业课领域都天然蕴含着真善美的元素。”因此,深入挖掘各门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上升为价值引领,是课程思政成功落地的关键,也是目前高校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实施的难点部分。当前全国各普通高校关于课程思政的教育改革开展如火如荼,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化学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改革方面,中南大学在《无机化学》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了课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如讲授卤素元素时,会融入氟气制备的“科学史话”等,为相关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目前如何具体的将这些思政元素有机的融入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案例仍很少,需要更多的高校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普通化学是高校医学、食品、生物、等非化学专业的大一新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使学生掌握化学“三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本文以科学教育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以陈媛梅主编的《普通化学》第八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中第三节“杂化轨道理论”的思政教学为例,探索如何润物细无声的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实际课堂中,以期为同行教师开展专业课程思政积累有效经验,为今后的普通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2“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化学教育中思政教育的渗透

2.1改进“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并且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把思想政治教育很自然地融入课堂,做到“润物细无声”。举例教学法可以使“课程思政”取得很好的效果。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课本知识和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举例教学法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例如在讲到氮族元素砷的时候,教师向学生讲述 2008 年 6 月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事故,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这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单纯的说教更有说服力。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对于实施“课程思政”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教师在讲到二氧化硫的时候,组织学生讨论“大气污染及其危害”,启发学生提出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从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听取别人的发言并进行比较,能够取长补短,开阔眼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2坚持立德树人,深挖课程思政元素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除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外,还应坚持立德树人,要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辩证唯物注意观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思想等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以专业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远大理想,明确奋斗目标。例如,在讲解滴定终点时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机理时,除将实验现象与实验理论结合之外,还可以将实验现象与辩证唯物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相结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切身感受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与质变的转变过程。在讲授实验原理时,任课教授可以引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指导学生通过科学实验去验证所学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几乎每一个实验项目都蕴含着思政元素,每一个化学实验现象都可以用相关的哲学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去解释,需要任课教师结合专业、教学内容和科研方向进行挖掘和总结,并适时地引导学生学会用理论去指导实验,通过实验更深刻地掌握理论知识,真正学好化学实验课程。

2.3全面提升化学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化学教师是开展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和主力军。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敏锐的政治鉴别能力、思政教育水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因此,化学教师要不断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当前的时事政治,注重从中收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使课程思政教育更具时效性和先进性。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程建设等专题培训,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要充分发挥化学教师的团队协作作用和思政专任教师的指导作用,集思广益,提高化学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确保化学课程思政建设落细落实、见功见效,助力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

2.4充分利用化学课程育人资源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深刻认识化学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化学作为一门实践特色鲜明的基础性自然学科,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其本身就是一部爱国史、科学史、奋斗史、筑梦史,并与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有着十分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因此,化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学习化学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努力奋斗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国情怀。而且,化学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往往被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授课对象是一年级的新生,这一时期正是新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此时利用化学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发挥化学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

结语

反思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课程思政并非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的简单加和,而是要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让价值引导的成分在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如盐在水,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因此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关注学生上课时的心理状态,重视学生课后的评价和反馈,不断摸索,不断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同时思政元素不宜过多过杂,要精而简,潜移默化,使学生共情共鸣,才能实现思政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聂迎娉,傅安洲.课程思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8(5):38-43.

[2]朱敏.在有机化学实验中渗透“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与研究[J].广州化工,2019,47(6):154-155.

[3] 陈海疆.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实用语文教学改革探索[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65-67.

[4] 王朝晖,方从严. “三全育人”理念下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考[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