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复习的一些小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0
/ 2

浅谈小学语文复习的一些小技巧

罗康程

贵州省凯里市剑河县城关第四小学 贵州省 凯里市 剑河县 邮编 5564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太过繁杂、宽泛,复习不知从何抓起。有没有便捷的规律呢?笔者就把这方面的心得总结如下:一、拼音复习要善于发现规律,进行归类记忆;二、词复习如扩句、缩句、反问与陈述转换要善于总结方法,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总之要关于探索总结一些有意思又可行易用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步,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复习;小技巧


笔者从事多年的基层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深知语文教学太过于繁杂、宽泛,教起来顾此失彼,复习起来更是不知从何抓起。那么,语文教学到底有没有比较便捷的规律呢?

俗话说“教有法,教无定法”,根据本人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虽然语文教学繁杂,但只要能遵循小学生记忆力好、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心理特点去有规律地总结归纳一些易于理解、记忆的方法来进行复习,既避免简单重复教学而使学生失去兴趣,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把这方面的心得总结如下,以供同行们参考。

  1. 拼音复习

由于农村师资力量的薄弱,致使大部分学生特别是教学点的学生一直到了高年级连a o e都还是一塌糊涂,这也给从事高年级教学的教师的教学带来巨大的困难。这些学生由于拼音差了,也就等于比别人少了重要的学习工具,于是在其它方面的学习也是寸步难行。教师在进行拼音复习时,因学生在这方面基础差了,无论你怎么复习,他们都是很难听进去了,除非你让他们尝试一些比较有趣的方法。这几年来,我从事的都是高年级的教学,在进行拼音复习时是这样做的——那就是对它们进行有规律的归类,比如:在复习字母表的读音时,帮学生这样归纳:

读本音的有:

A   E   I   O   U   X

也就是在声韵母中怎么读它在字母表当中也怎么读。

读加(ê)音的有:

B C D F G J K L M N P S T V Z

读加(a)的有:H R W Y

读加(iu)的音有:Q

然后再进行反复的复习、归纳,并强调根据记少不记多的原则,只要记住少的那几个就可以记住全部了。

又比如 韵母表,只要你仔细地观察,会马上发现这样的规律:

a o e i u u ü(六个)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九个)

an en in un ün (五个)

ang eng ing ong(四个)

上面单韵母、复韵母(特殊韵母er也归入这一类来记)、前鼻韵母、后鼻韵母的个数恰好符合数学乘法的一句口诀(六九五四),而单韵母一般都好记,复韵母由两个单韵母组成,前鼻韵母由单韵母加n,后鼻韵母由单韵母加ng。你看,这样一分析,既有趣又易记。

  1. 字词复习

字词的范围比较宽,难说得面面俱到。下面笔者只就比较典型的一些方法来谈谈一些看法。

1、笔画多、易错、难记字:记字的原则是“部件(块面)记忆法”,而不是去记一个字有多少画。很多学生就只简单地因为一个字的笔画多而记不住这个字怎么写,或模棱两可地写错,因为他在学这个字时根本没有深入地去分析字的构成部分是哪些。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有意识的引导。①字谜法:如“攀”字笔画比较多,看似很复杂,其实可以用字谜来记:“林中有个小鸟窝(指中间的两个XX),一只大手把它捉。”这样学生对这个字的写法就会了然于胸了。②对比法:形近字,特别是只有一笔之差的字,应着重进行让学生对比它们的细微差别在哪里,如“拨”和“拔”只有一撇之差,要反复引导学生对比发现。③块面解剖法:如“橘”字由“木”“矛”和“商”字的下半部组成,如有意识地这样分析,学生会很快记住。

  1. 句子复习

  1. 扩句

扩句的时候,学生往往不知道在哪里扩,或扩不全。其实,句子(指单句)按照成分的分析,有“主谓”或“主谓宾”两种形式,可以理解成是“谁怎么样”或“谁干什么”,扩句的时候可以在“谁”、“干”、“怎么样”和“什么”的前面进行修饰。

  1. 缩句

缩句是和扩句相反的句子变换过程。当句子比较简单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与扩句相反的方法抽出句子主干“谁怎么样”或“谁干什么”,我且把它叫做“找主干”法;如果句子比较长,很复杂,就可以先用“去树叶”的方法先删掉一些“……的”“……地”“在(由、从、向)……中(里、上、下)”“一个(条、张……)等学生易识别的表示修饰的成分,然后再用“找主干”的方法提炼一次,句子就会缩得彻底。

  1. 反问句和陈述句的转换

反问句和陈述句的转换是学生作业中的一大难题。笔者在实践中用过傻瓜公式法,也尝试过“提问回答法”。傻瓜公式法即把这两种句子的转换总结成公式,让学生去照样套用。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方法是:①删掉“难道”或“怎能”和语气词“吗”或“呢”,问号“?”改为句号“。”;②句子中有“不(指否定语气词,后同)”去“不”,无“不”加“不”。如“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句话套用公式就可以改成“这是伟大的可观。”傻瓜公式法对于一般的句子很管用,但对一些特殊的句子就不大行了,这要求学生会灵活处理。如“学习知识不学语文行吗?”这个反问句,套用公式,学生有可能就改成“学习知识学语文行。”虽然没什么大错,但读起来总觉得别扭。这时可以尝试用“提问回答法”,即先提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知识不学语文,行还是不行?”学生回答思考后回答“不行”,然后告诉学生就把“不行”的意思套改进去变成“学习知识不学知识不行。”就是陈述句了。

同样,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也可以用傻瓜公式法,只是方法相反而已。

  1. 引述句和转述句的转换

引述句和转述句的转换也小学阶段学生作业的一大难题,特别是转换后,句子中表示话语的内容部分的人称变化尤其让学生头疼。对于一般简单的句子当然也可以用傻瓜公式法,但这种方法学生对句子的人称关系实际上还没有理解;最好的是还是用提问提示法,先提问学生说话内容里的人称实际上指的是谁,转换后怎么称呼,然后再让学生改成那样的称呼,去掉双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就可以了。如“老师说:‘下星期请你们的家长来开会。’”这句可以先问:“这里的‘你们’指的是谁?”学生一定会理解成是说他们自己,然后再问:“你们称你们自己为什么?”学生也一定会回答为“我们”,那么“老师说:‘下星期请你们的家长来开会。’”这句话里的“你们”就应该改为“我们”了,最后按照标点符号的修改方法修改一下就完成了。

总之,由于中国语言文化浩瀚丰富注定了中国语文教学的繁杂性,但并不完全是无章可循。相反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语文的这个特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探索总结一些有意思又可行易用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在学习遇到的难题,这样学生就会取得长足的进步,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