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0
/ 2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姚迪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 四川 广汉 618300


摘 要:

十四五时期,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综合交通人才的培养是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的根本,为响应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号召,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 “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教育方针,根据民航交通运输专业特色及发展趋势,建设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教学内容,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支撑,为本科综合交通运输类课程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课程思政;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交通运输专业是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首批新工科建设专业,培养了全行业约50%的空中交通管制、航空运行控制和航空情报等专业人才,专业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航强国为己任,为民航培养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民航交通运输领域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良好的工程应用能力的民航交通运输复合型人才。《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一门讲授交通运输基本概念及作用意义,交通运输系统构成与特点,运输布局规划影响因素及原则,现代主要运输方式特点组成及发展历程,综合运输体系的概念及组成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可直接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是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需要学习的一门多元化教育专业课程。本课程具有系统性较强、学科交叉融合度高、内容涵盖范围广泛等特点,学生需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较多,要使民航特色院校的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产生兴趣、既懂又疑,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较高。随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深刻影响,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成果与理念,为了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能提升学生认识高度,扩展全局视野,既有差异又有综合的看待民用航空,系统把握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本质特征及发展趋势,获得能够运用“大交通”知识综合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合思政元素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课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2 课程思政建设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团队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以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民航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奠定思想基础为目标,充分挖掘课程既有内容当中的思想政治内涵与要素,有规划、有目的的进行教学环内容设计,在坚定制度自信,提高行业认同感;等方面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教导给学生。

(1)坚定制度自信,提高行业认同感。截止2019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3.9万公里,其中高铁更是从零开始,在十二年间营业里程达到3.5万公里[2],占世界高铁历程的60%;公路总里程达501.25万公里,在短短三十年内翻了近5倍,并且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络;中国民航颁证238座机场,运行超过350万个航班,编织起世界第二大的航空网络;我国超过3万公里的海岸线上,7个港口货物吞吐量可排进世界前十。交通运输系统正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凭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取得如此举世瞩目、其他国家无法完成的成就,使天堑变为通途,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在新时代背景下,交通人要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也要提升行业认同感,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凭借扎实的工程知识,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2)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我国国情异常复杂,只有充分认识中国发展的规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交通运输业亦是如此,运输需求有其自身的特性与发展规律,运输需求预测是科学开展线网规划、场站设计、运力配置、运输组织、运营管理的基础,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全面考虑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深刻认识运输需求变化的规律,科学选取适宜的预测方法,进行合理的运输需求预测,适度超前、合理布局,才能为交通设施布局与能力配置提供依据和支撑,使交通建设与实际运输需求相匹配,避免“拍脑袋”决策,造成运输服务效率低下、资源闲置浪费、改扩建成本高昂等现象的产生。

(3)坚持科技创新,把握进步方向。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回顾人类发展历史,科技革命对于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18世纪,英国人瓦特发明的改良蒸汽机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诞生,此后社会生产力、近代工业及交通运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825年世界上最早的铁路在英国建成,并迅速在全世界范围推广,交通运输业步入长达近百年的铁路时代。1840-1930年,是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世界各国工业化水平、生产力及运输规模得到显著提升,铁路运输网络大规模修建使得客货运输更为便捷,铁路成为陆上运输主要方式。1950年开始至21世纪初,以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等信息及新能源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结构变革,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城市化进程及公路运输高速发展,公路运输系统日趋完善,同时,喷气式飞机推动民航运输快速发展,铁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直至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当前,世界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时期,以“多种技术集成发展”为特征

[3],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相互融合创造了一场智能化、信息化革命,对运输需求的产生分布规律、载运工具的运输速度及载重量、运输组织结构等均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需要主动思考、勇于创新、积极适应,把握科技进步与综合运输发展的方向,才能堪当大任。

(4)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新时代下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式、为谁谋福利等发展价值观的树立指明了方向。从创新范围看,交通运输业迫切要研究的问题种类繁多,内容涉及到学科门类的诸多方面,需要将创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综合运输规划理念、设计方法、运输组织、管理体质、建设施工、养护维修、交通信息控制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创新。协调理念注重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及可持续性,运输网络能力是由点线面三个层面相互协调形成的综合能力,随着我国运输网络规模的逐年扩大,运输质量与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但受运输需求时空分布特征、基础设施设备配置及运输组织等因素的影响,运输网络能力利用不均衡时有发生,整体运输能力瓶颈已经显现,需要注重平衡性,进行协同优化。绿色范围看,交通运输发展产生的污染排放、噪声振动等需要注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开放发展理念强调开阔胸襟,内外联动,近年来我国五种运输方式发展迅速,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各自强调自身重要性,条块分割,行业壁垒等问题会影响综合运输效率,需要各运输方式合作共赢,有机衔接,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同时要具有国际视野,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共享理念着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虽然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但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密度仍有待提高,偏远地区出行条件仍需改善,地区间交通运输协调发展仍需推进。

3 结论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不断完善,由于当前各运输方式统筹融合亟待加强,迫切需要建设具有综合交通运输视野的人才队伍。为满足国家和行业实际需要,为民航交通运输专业学生设置《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课程,建设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其思想认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为本科综合交通运输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 交通运输部. 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21-02/24/content_5588654.htm, 2021.

  3. 王庆云,毛保华. 科技进步对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影响[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20, v.20(06):5-12+40.



作者信息

姚迪,1992年5月9日,男,汉族,山西运城人,助教,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综合交通规划.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