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多元需求的高校特色一流专业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2

服务多元需求的高校特色一流专业建设研究

刘金龙 刘北佳 尹振东 侯成宇 杨柱天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1

摘要:要想建立一流的高校必须得有一流的学科,而一流学科创建的基础是一流的专业建设,好的专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对于一所高校来说,在国家最新教育政策的支持下,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集中一切优势致力于一流专业建设中,对于教研水平的提高、人才的培养、高校实力与知名度的提升都极大帮助。这里就国家对于一流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学科发展的趋势、学生能力的培养、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四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多元需求;高校;一流专业建设

前言:致力于高水平、高质量高等院校,与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建设是国务院于2015年发行的对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的方案,这一方案又被称为“双一流”,这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国家大学建设的指导性方案。从根本上来说一流高校的建设需要一流的学科,而一流学科的培养又依赖于一流专业,而建立一流专业又需要从国家对于这一专业的需求、高校内学科建设的发展、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1. 特色一流专业建设,需符合国家长期发展的需要

高校的作用在于培养社会建设需要的人才,因此进行一流专业建设时,需要从国家的需要与社会的发展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结合国家战略计划设计一流专业建设方案,比如近几年大力提倡的“一带一路”计划,以及“中国制造的2025规划”。高等院校要从国家一段时间的总目标、总规划着手,结合自身特点以及专业发展前景的前提下,完成一流特色专业的建设规划。

以新能源为内容的工程学为例,新能源的研发与国家的战略部署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我国传统能源量的减少,对于新能源的研发需求变的越来越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新能源的崛起势必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力的强盛有着直接且关键性的影响。随着国家战略文件的出台,势必将新能源的研究与发展,以及对于这一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用以满足未来国家发展对于人才与能源需求。培养出的人才将投入到众多研究机构、企业,以及从国家到地方的监管部门等等。

工程学专业随着对于人才的培养,诸多专业人才将走出校门,步入社会融入工作,其表现与工作待遇势必让这一专业的影响力得到扩散。在国家战略部署的有力支持下,新能源技术研发专业必将蓬勃发展,促进其逐渐成为高等院校的一大特色学科。

  1. 特色一流专业将有利于学科的发展

在高校内,专业是学科的基本组成部分,特色一流专业的积极发展将促进一流学科的建造,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内提升高校的发展速度。为了避免高校建设、学科培养中出现过多雷同,学校需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传统的优势学科中寻找积累与沉淀,结合本院校的师资优势,经过积极调查、总结后,再投入到特色专业的建设中去。当然首先要关注这一学科是否适合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的需要,只有符合发展的趋势,专业建设才能快速繁荣。

当下众高校对于特色专业的建设都处在同一起点,不过各个高校的特色与特长有所不同,可以让特色的新兴专业与传统的优势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在促进特色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让传统的学科融入新鲜的血液,达成共同成长的局面。

还以新能源为例,它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新能源的研发与利用,不过它还会同经济学产生许多的联系,在教学中经济类学科可以把多年间对于经济研究的经验用于新能源开发与推广的研究中,这也就是能源经济学。重点在于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新能源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这一项工作经济类学科都可以进行,让学校内的新能源研发与经济学科建立联系,以各自的优势进行合作与交流,使得新能源专业与经济学科的共同进步,有助于特色专业与传统学科集群化的建立与发展。

  1. 特色一流专业的本质任务在于学生的培养

特色一流专业的本质任务在于人才的培养,只有培养出高素质人才,走出校门后能顺利融入工作中,并且通过工作得到满意的精神与物质的反馈,一流专业对于学生的培养工作才算初步完成。高校教学中,专业建设需要从对学生的培养目的出发,设定培养的节奏与计划,并且需要对于专业课程做科学的设置,结合本校的师资情况给予学生最好的教育阵容。除此之外还要关注教育改革,社会在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专业建设中不断接受社会需要与学生个性特点的反馈,制定出能积极促进学生专业与能力提高的教学计划,培养特色专业的一流人才,将为国家经济、技术的迅猛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高校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是评定专业水平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满意也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就业过程是否顺利、工作中所学知识是否实用对于专业水平的评定也有极大影响,再者便是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都是评定一个专业是否优秀的重要条件。

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期间,可以给学生一些便利条件促进他们专业能力的提高,比如开方便之门让他们直接进入一些科研团队,对于本专业的研究有了更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再实际接触中有助于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便于对以后的发展有了正确的规划。同时还可以用小一些小的科研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的人才。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毕业学生在工作中的反馈,不论是正面反馈,还是负面反馈,对于专业建设的发展都将有积极作用,正面反馈可以继续发扬,负面反馈则需要在教学中做出修正,对于专业建设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1. 特色一流专业培养的人才,需要适合社会需求

不论是高校培养的人才多么优秀,如果这些人才不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不论其专业能力有多高,就业过程不顺利,不能让所学的知识有用武之地,不能让学生在工作中获得能力提升和丰富反馈,这一专业必将不能被评定为一流专业。

对于人才培养尤其是特色一流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是能满足于社会对于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需要,在这些人才的参与下加速本专业的发展步伐。不过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是在不断变化的,尤其是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互联网、大数据以及新能源等等新的市场与行业需求在不断的扩大,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特点。所以特色专业需要全力做好对于人才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兴行业人才缺口也在不断加大,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的职能部门,对于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不过每个单位对于人才要求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这就要求特色专业在对人才的培养中做到全面性、专业化的培养。也要做好不同单位与部门对于人才需求的调查,在人才的培养中做到凝练核心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促进人才教育的不断深化。培养高质量、高水平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快速发展以及不同机构与部门对于人才的不同需求。

结束语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双一流”策略将成为大学建设的指导策略,也为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道路。各高校要顺应时代的需要,从本校实际出发,致力于特色一流专业的创设中来,为国家的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在专业建设中需要从社会需求出发,并与自身优势学科进行有效联系,在促进特色一流专业建立的同时,带动传统专业的发展的同时,全力以赴培养优质学生,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资料

  1. 陈超群.高校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模型的构成——基于区块链的模型运行机理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20(11):41-44.

  2. 张晞,顾永安,张根华.地方应用型高校一流本科专业推进策略——基于江苏20所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调研[J].中国高校科技,2019(11):58-61.

  3. 黄分霞.“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7):137-139.

基金项目: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基金项目“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研究与模式实践”(2020CCJG004),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电子信息类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2020-YB-24),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立项“电子信息方向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EI4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