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理论对幼儿公平分配行为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2

心理理论对幼儿公平分配行为的影响

姆勒地尔 ·吉勒克拜 1 ,任美玲 2

伊犁师范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 835000

摘要 分配公平性主要探讨人们如何平衡个体和群体的需要、何谓公平分配以及如何公平分配,是幼儿道德发展的紧要内容之一。学龄前儿童公平分配行为的发展非常复杂且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关系、资源不平等、情绪、心理理论等。其中,心理理论作为学龄前儿童理解自己及他人知觉、情绪、愿望和信念等心理状态的能力,是分配游戏中亲社会行为的社会认知基础。随着心理理论的发展,幼儿可能会更多地考虑他人的观点、欲望和情感,从而更关心他人的福利,这促使学前儿童做出与分配公平性有关的决策。


关键词 心理理论;公平分配;幼儿


1 引言

公平是道德心理学和福利经济学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们自古至今追寻的目标,人们对公平的感受对其行为方式以及心理健康都会产生影响, 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公平分配行为的发展非常复杂且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作为理解他人不同愿望、意图及知识等心理状态的能力,心理理论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主要指标。以往研究发现,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与他们的道德判断和亲社会行为有关。对学龄前儿童的公平分配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认识学龄前儿童的公平观念及行为。

2 幼儿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发展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ToM)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意图、信念、需求和情绪等心理状体的理解,同时通过这些线索对他人行为进行预测和解释,儿童心理理论水平的高低反应了他们对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程度。那么儿童的心理理论是如何获得和发展的?以往研究发现,10个月左右的婴儿会根据行为者的潜在意图分析其行动,虽然这不能等同于婴儿已经知道他人的意图,但这为婴儿社会性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到了学步儿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快速发展,该时期儿童内部状体语言的习得和假装游戏技能的发展使儿童能够展示对情感、偏好、欲望和感知的主观意识。心理理论里程碑式的发展是在幼儿3~4岁左右开始明白个体具有错误信念,对错误信念的初步理解可以帮助儿童对他人的意图和行为做出准确的判断,等到5~6岁儿童便能推测二级错误信念。之后到青少年期时,个体能够在交际情境中理解和使用他人的意图和观点,从而避免在模棱两可的情境中推断敌意,这可以让青少年避免在学校发生攻击行为。

3 心理理论具体成分对儿童公平行为的影响

心理理论包含了对他人意图、信念、需求及情绪的理解等不同的成分,这些成分随年龄的增长相继发展出来(王彦, 苏彦捷, 2008)。随着心理理论的发展,儿童开始更多地考虑他人的需求、愿望以及情感,这使得他们开始关心他人的福利,从而做出公平决策。那么心理理论这些不同的成分如何影响儿童的公平分配?

首先,情绪作为心理理论重要成分之一,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产生感知、表达和处理情绪的能力。研究发现,5岁儿童的情绪评分与他们随后的分享决策有关,如果他们预测与他人分享时情绪是积极的,那么在随后的分享任务中他们会表现的更慷慨;同样,如果他们预测不与他人分享时情绪是消极的,那么在随后的分享任务中他们会表现的更慷慨。并且这种有意识地回避负面情绪的行为可能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逐渐习得的,因为青少年和成人比儿童更多的采用分享来减少负面情绪。

其次,幼儿对他人需要的感知能力越强,做资源分配决策时就更倾向于公平分配。例如,Wu和Su(2014)研究发现,心理理论越好的儿童越不需要他人表达自己清晰的需求,就能自发的做出分享行为;以往研究发现,错误信念任务中通过的幼儿比未通过的幼儿更倾向于认为不平等分配是不可接受的。这说明了,心理理论能够帮助儿童更准确的感知他人的需求,是影响他们公平分配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根据不同的意图会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因此,对他人意图得了解也是影响幼儿公平分配行为的心理理论成分之一。在推断分配者得意图过程中,未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儿童比通过了的儿童更易将消极意图归因于意外违规者,同时会使用道德理由谴责意外违规者;此外,未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儿童比通过了的儿童更倾向于认为惩罚意外违规者是可接受的。由此可见,儿童对资源分配者意图的推断取决于他们对错误信念的掌握程度,没有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儿童更容易将负面意图归因于负面的分配行为结果。以往研究还发现了,资源分配的公与不公会强烈影响儿童的意图归因。

4 心理理论与儿童公平分配行为的关系

很多研究证实,即便是婴儿也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越来越多,如当他人有物质需求时为其分享物资、他人受情绪困扰时提供安慰、以及与他人合作实现共同目标等。研究者们认为儿童这种对公平、互惠等社会规范的理解以及对他人需求和情绪的关注表现了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心理理论作为儿童理解自己及他人知觉、情绪、愿望和信念等心理状态的能力,被认为是分配游戏中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社会认知基础。以往研究采用多种范式探讨儿童的分配公平性,如,第三方惩罚、独裁者博弈和最后通牒游戏等。在不同情境中,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会推动他们对不同公平原则的理解,从而促进他们的公平分配行为。

第三方惩罚是指当违规者的行为与自己的利益无关时,个体不惜代价对违规者实施惩罚。研究表明,幼儿在4岁左右便会对违反规定的玩偶进行第三方惩罚。幼儿对第三方的惩罚,反应了幼儿对公平的理解与维护。研究发现,当儿童以第三方的身份参与资源分配游戏时,心理理论任务中不通过的幼儿比通过的幼儿更倾向于认为不公平的分配方式是可接受的。这表明心理理论越好的儿童对他人遭受的不公平分配的容忍度越低,由此可以预估这会导致较高的惩罚施行率。

独裁者博弈是将游戏双方分为独裁者和接受者,其中独裁者决定在双方之间如何分配资源,而接受者没有拒绝分配方案的权利。在独裁者博弈中,独裁者往往会面临两难困境,即自己想得到更多的资源的同时也要考虑他人的需要。心理理论正好帮助儿童推断对方的愿望及需要,从而做出公平决策。研究也已证实,随年龄的增长,幼儿分给接受者资源的数量会增多,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心理理论越来越好,这促使幼儿更愿意做出分享行为。

最后通牒游戏同样需要将游戏者为分配者和接受者两方,游戏过程中由分配者提供分配方案,而接受者有权利接受或不接受分配者提供的方案。如果,接受者接受了分配者提出的方案,那么游戏双方可以根据方案得到相应的资源,否则,双方均无资源。在最后通牒游戏中,儿童心理理论是否会影响其公平分配行为呢?有研究通过让学前儿童完成最后通牒游戏,考查心理理论对他们公平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获得心理理论的幼儿在最后通牒游戏中会分一半的资源给接受者,而未获得的幼儿分给接受者少量的资源。这也就说明了,在最后通牒游戏中,通过了心理理论任务的幼儿比没有通过的幼儿更倾向于提出公平分配方案。

综上,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对他们的公平分配行为都有一定的影响,进一步考查在不同不平等情境中幼儿公平分配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能让我们为资源分配的内在机制提供更多可能的解释。










参考文献


王彦, 苏彦捷. (2008). 5至8岁儿童心理理论各成分的发展及其关系.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4(4), 639–646.

牟毅, 朱莉琪. (2007). 公平与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6(12), 1140–1141.

Wu, Z., & Su, Y. (2014). How do preschooler’s sharing behaviors relate to their theory of mind understand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20, 7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