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4

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的影响研究

陆丽萍

桂林市口腔医院 ;广西桂林 541000

【摘要】目的:探讨牙列缺损患者实施口腔种植修复对其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的改善。方法:纳入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时段内80例牙列缺损患者,以系统抽样法予以分组,常规修复40例(归入对照组),口腔种植修复40例(归入研究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口腔功能恢复情况、牙周袋指数和牙菌斑指数及并发症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2组口腔功能各指标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牙齿舒适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稳定性评分均更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牙周袋指数、牙菌斑指数、并发症率均更低(P<0.05)。结论:对于牙列缺损患者应用口腔种植修复,可增强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口腔健康的恢复,提高口腔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且患者满意度高。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rovement of masticatory function and languag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dentition defect,Methods :80 cases of dentition defect were included in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Grouped by systematic sampling, Routine repair of 40 cases (included in control group), Oral implant repair in 40 cases (included in the Study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oral function recovery, periodontal bag index, plaque index and complic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tudy group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oral func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differe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tooth comfort, masticatory function, language function and stability were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eriodontal bag index, plaque index and complication rate were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dentition defect,implant prosthodontics can enhance the treatment effect,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oral health, improve the oral chewing function and language function, and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is high.



关键词: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咀嚼功能;语言功能

牙列缺损属于常见口腔疾病类型,指患者部分牙齿缺失,致使恒牙牙列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口腔咀嚼功能及辅助发音功能,同时有损面容美观度,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牙列缺损的发生与外伤、龋病、牙周病等有关,其破坏牙列整体性,损害口腔健康,故需及时修复牙列缺损,以免发生邻牙移位倾斜,对合牙伸长等进一步导致邻牙龋坏、牙龈炎症和牙周炎以及咬合关系紊乱等并发症,另外余牙使用过度致使牙冠变短,严重的会产生颞下颌关节疾病。近年来,口腔保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口腔修复技术、口腔材料也逐渐发展及完善,对牙列缺损患者实施有效的口腔修复技术,改善其牙齿功能,对改善口腔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1]。本次研究以80例牙列缺损患者为样本对象,评估口腔种植修复的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时段内80例牙列缺损患者,以系统抽样法予以分组。对照组40例:男女21:19,年龄最小21岁、最大56岁,均值(35.52±3.24)岁。研究组40例:男女22:18,年龄最小22岁、最大55岁,均值(35.87±3.58)岁。两组样本基线资料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0.05),项目可行。

纳入标准:①参考《牙周病学》纳入病例均与牙列缺损诊断标准相符,缺失牙齿数目均为1颗;②经血常规检查各指标均正常;③研究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支持;④事先告知患者及家属研究内容及风险性,取得同意配合。排除标准:①凝血机制异常者;②临床资料残缺、无法配合及中途脱离者;③患有严重口腔疾病者;④心肝肾等功能严重不健全者;⑤意识、精神、认知障碍者;⑥处于妊娠及哺乳阶段的女性。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口腔修复,给予患者局部麻醉(肾上腺素1:10万、0.5mg与盐酸阿替卡因4%、1支),于口腔内黏膜下注射,清洁患者口腔内部、牙体及牙体周围等,清洁患牙牙体,清除牙结石、牙菌斑,拔掉残根,搔刮拔牙窝,一段时间后,预备牙体、排龈、取模,暂时冠制作,使用石膏灌模,加工厂模型上制作全瓷冠后口内试戴,对邻接及咬合进行调整,患者满意后口内粘接固定。叮嘱患者3个月后复诊。

研究组实施口腔种植修复,口外及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口腔内清洁、消毒、局部麻醉等操作均同对照组,于患者牙槽嵴黏骨膜用手术刀切开牙龈,做“H”或“L”型切口,剥离黏骨膜-骨面,对粘骨膜厚度进行测量,将牙槽嵴完全暴露出来,球钻定点后,先锋钻于牙槽嵴顶开始预备种植窝,通过扩孔钻逐级预备,确保孔径合理。然后对种植体予以检验,经合格后种入种植体,安装覆盖螺丝,牙龈软组织实施无张力缝合术进行创口关闭。在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并叮嘱患者日常注意口腔卫生,进行口腔保健清洁。在3个月后复查进行下一步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是①显效:修复成功,牙列外观恢复正常,美观度完好,咀嚼功能、发音能力正常,未出现并发症;②有效:修复成功,牙列外观与正常牙列相似,美观度良好,咀嚼功能、发音能力基本正常,未出现并发症;③修复不成功,美观度差,牙列外观变色,咀嚼功能受限,发音不佳,发生严重并发症[2]。有效率=(有效+显效)/40×100%。

1.3.2口腔功能恢复情况:于修复3个月后,通过随访评估检查患者口腔功能恢复情况,包含牙齿舒适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稳定性等,总分为10分,分值越高患者口腔功能越好[3]

1.3.3对比2组治疗后牙周袋指数、牙菌斑指数。

1.3.4观察2组并发症率:修复体脱落、牙龈出血、口腔炎症、疼痛等。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4.0软件处理文中数据,t检验为计量资料以60c3282acce84_html_5aa60326d483b589.gif ±s表示;χ2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P<0.05为统计学有差异。

2结果

2.1临床疗效

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n=40)

17

14

9

31(77.50)

研究组(n=40)

21

217

2

38(95.00)

x2

--

5.164

P

--

0.023

2.2口腔功能恢复情况

治疗前两组口腔功能各指标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牙齿舒适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稳定性评分均更高(P<0.05)。详见表2:

表2 口腔功能评分对比(60c3282acce84_html_dc1e9e583df62143.gif,分

指标

对照组(n=40)

研究组(n=40)

t

P

牙齿舒适度

治疗前

6.62±0.18

6.51±0.47

1.382

0.170

治疗后

6.65±0.57

8.63±1.22

9.099

<0.001

咀嚼功能

治疗前

6.56±0.85

6.75±0.73

1.072

0.286

治疗后

7.23±1.12

8.13±1.47

3.080

0.002

语言功能

治疗前

7.36±0.71

7.42±0.83

0.347

0.729

治疗后

8.26±1.47

9.45±0.29

5.023

<0.001

稳定性

治疗前

4.55±0.62

4.48±0.19

0.682

0.496

治疗后

5.791±1.06

6.49±1.54

2.638

0.010

2.3牙周袋指数、牙菌斑指数

研究组较对照组牙周袋指数、牙菌斑指数均更低(P<0.05)。详见表3:

表3 牙周袋指数、牙菌斑指数对比(60c3282acce84_html_dc1e9e583df62143.gif

组别

牙周袋指数(mm)

牙菌斑指数(分)

对照组(n=40)

2.87±0.62

0.78±0.24

研究组(n=40)

2.25±0.25

0.32±0.14

T

5.865

10.470

P

<0.001

<0.001

2.4并发症率

研究组较对照组并发症率更低(P<0.05)。详见表4:

表4 并发症率对比[n/%]

组别

修复体脱落

牙龈出血

口腔炎症

疼痛

总发生率(%)

对照组(n=40)

2

3

3

3

11(27.50)

研究组(n=40)

0

1

1

1

3(7.50)

x2

--

5.541

P

--

0.018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患者的口腔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各种新的材料层出不穷,进而各种口腔修复技术不断发展及进步,因而,绝大多数患者都想接受较好的缺失牙的修复方式。牙列缺损作为一种常见口腔疾病,一方面因牙体组织移位产生咬合障碍而影响牙齿咀嚼功能,导致牙周组织受损,如治疗不及时,致使更多的牙缺损,不仅会丧失咀嚼功能,影响口腔健康,同时在一定程度加重患者胃肠道负担,消化功能受损,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4]。另一方面牙齿在口腔发音中具有重要作用,牙列长期缺损会破坏牙齿生长平衡,上下颌咬合关系不良,缺损位置牙齿移位,逐渐增大牙缝,导致发生牙周组织病变的风险加大,同时还会影响牙齿美观度[5]

口腔种植修复是一种成熟的修复技术,是在牙齿缺失位置植入人工种植体,一般经过3-6个月的骨整合期,种植体与牙槽骨紧密结合,通过机械连接的方式进行上部牙冠的修复,因而患者牙齿结构和功能得以恢复。人工种植体主要成分是纯钛,生物相容性高,且骨结合效果佳,经种植修复后可以保持与天然牙结构一致,无异物感,是很好的固定修复方法。而活动义齿修复需要金属卡环在基牙上进行固位以及黏膜支持固位的形式,长此以往会产生牙龈萎缩等一系列问题。固定义齿修复需要磨除邻牙一定量的牙体组织,影响原有牙齿结构的完整性,后期可能产生基牙龋坏等一系列并发症。在有效提高患者口腔功能的基础上,口腔种植修复不影响患者基牙及邻近牙齿,并发症风险低,且可恢复良好牙齿外形美观度,故患者接受度较高[6-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口腔功能各指标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牙齿舒适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稳定性评分均更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牙周袋指数、牙菌斑指数、并发症率均更低(P<0.05)。由此可见,相比常规修复方法采取口腔种植修复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有效改善患者口腔功能,且牙列美观度更高,更加符合患者需求[8]

综上所述,针对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可促进牙齿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修复美观度更高,故可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为玲.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32):35-37.

[2]郑少平,车德平,许凌云.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J].当代医学,2020,26(27):162-163.

[3]曹雪,朱桃燕,孙应明,陶睿,薛陆峰,王飞虎.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功能改善情况的观察[J].河北医药,2020,42(07):1032-1035.

[4]罗静,姚严琦,徐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及舒适度分析[J].贵州医药,2020,44(02):229-231.

[5]张若珍,马雯丽,王弦.用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治疗牙列缺损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03):115-116.

[6]赵林帆.口腔种植修复在治疗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02):3-5.

[7]罗江华.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咀嚼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江西医药,2019,54(10):1261-1263.

[8]杨婕.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及治疗满意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12):1979-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