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中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2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中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分析

董琳 郑永萍 通讯作者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麻醉手术科 650021

【摘 要】目的: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中的手术配合以及护理要点。方法:纳入84例患者,时间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序列号分两组,单数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双数为试验组,行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局有实施价值。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护理干预

口腔颌面部属于面部外观及口腔功能中的重要部位,存在解剖关系复杂、窦腔较多等特点,因此临床手术时难度会加大,且手术过程中会涉及耳、鼻、眼以及颅脑等部位,从而手术耗时较久,以致并发症发生率升高,且因部位解剖的特殊性,使得麻醉后对患者气道护理十分重要[1-2]。基于此,本文以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为例,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的配合以及护理要点,现将结果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次共纳入84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病例选取时间2017-2,截止时间2019-3;患者信息输入Excel表格,序列号分组(每组42例),单数序列号为对照组,对照组本组中男女比例为(24:18),平均年龄在(43.5±6.5)岁;试验组中男女比例为(25:17),平均年龄在(44.5±7.0)岁,两组患者从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限性(P>0.05),具有可比性。

    1.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试验组采取护理干预管理:以上述护理内容为基础,选取科室高年资医护人员建立优质护理干预小组,针对既往常规护理中的问题、隐患等,提出一系列解决对策,并突出护理重点环节,制定护理干预管理方案,依照方案严格执行:

  1. 拔管干预:保证麻醉过程的平稳,需对拔管时间准确把握,同时也是避免拔罐后出现喉痉挛、窒息的关键。因手术部位的特殊性,加之术后会出现组织水肿、颜面组织结构改变等因素,增加了拔管困难程度,因此拔管前应做好困难气道处理的准备。首先,术前对抗胆碱药物酌情使用,以将腺体分泌减少,同时在患者完全清醒状态下,将气管、口腔、鼻腔内分泌物、血液吸尽,之后将气管插管轻轻拔出。其中气管导管指征要素包含患者完全清晰,潮气量达到有效通气量,呼吸频率>10/min;咳嗽、吞咽反射、肌张力恢复。其次,颈、面部外伤易令口咽部结构、功能出现障碍,出现呼吸不畅、梗阻,此类患者应在术后延迟拔管时间,拔管时对创面渗血进行确认,以及减少口咽分泌物,保证不会造成呼吸梗阻。最后,口腔患者不能过早拔管,应确定拔管安全时再将气管导管拔出。

  2. 全面监测意识、生命体征:术后患者采取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护理人员对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变化、意识、口唇颜色等进行密切观察,对分泌物性质、颜色等践行观察,并观察是否发生出血症状,待患者清醒后观察患者面部说话。

  3. 呼吸道干预:引导患者将口腔渗血、分泌物吐出,但切记不可用力咳嗽,及时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理,吸净咽部、口腔分泌物、血液,吸管放在下颌龈颊沟初,不可过深,避免发生痉挛,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不能直观辨别手术部位时,应防范刺激,谨慎进行吸引。

  4.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沟通困难,加之术后疼痛,情绪易出现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需及时对患者情绪进行评估,术前术后做好健康宣教,术后利用简单授予、写字板交流等,了解患者需求,采取“明示”“暗示”等方式,帮助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住院时间;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 统计学分析

将患者信息输入Excel表格后进行分组。分组数据输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不良反应发生率以c2分析,住院时间以t分析,α=0.05为分界值,低于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时间

试验组住院时间为(12.45±1.56)d、对照组(16.72±2.41)d,试验组住院时间经统计分析提示具有优越性(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分析提示具有优越性(P<0.05),详见表1.

表1:比较两组不良反应(n,%)

组别

恶心

呕吐

饥饿

发生率

试验组n=42

2(4.76)

2(4.76)

1(2.38)

5(11.90)

对照组n=42

5(11.90)

4(9.52)

4(9.52)

13(30.94)

X2




4.525

P




0.033

3 讨论

由于部位的特殊性,术后患者口腔渗血、分泌物会明显增多,若患者为清醒,易出现误吸与窒息[3]。除此外,因手术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对麻醉的要求也较高,需实施严格的气道管理与围术期检测。而患者术后转入普通监测病房时,护理人员肩负着患者术后苏醒的重要职责,不仅需对患者各项生命指标、意识、术后出血等密切观察,还需进行严密的起到护理,及时发现问题[4-5]。结合本次结果显示,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由此提示试验组所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术后患者安全性,加快患者康复。

结合本次数据显示,给予护理干预的试验组,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较短。不良反应,试验组11.90%低于对照组30.94%,分析其原因,护理干预属于依据患者临床需求、病症等延伸的一项护理服务,可完全支持患者术后气道护理、生命体征、创口出血等护理需求,同时,依据护理干预护理服务,依据手术的特殊性,给予特殊性护理,最大程度降低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安全性。

综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口腔颌面手术外科麻醉中的手术配合,同时依据护理要点进行针对性护理服务,加快患者恢复,提高术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建丽, 刘玉坤, 任起辉,等. 行口腔颌面外科术患者术后感染病原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8, 028(003):440-443.

[2]孙晋虎, 李梦.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 口腔医学研究, 2019, 35(05):6-9.

[3]杨雅琼, 严佳, 黄燕. 颌面头颈外科术后气道管理困难的手术因素分析[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8, 016(002):153-156.

[4]李丽华. 女性患者颌面部损伤后的心理状态、心理需求及护理对策分析[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8, 16(05):69-72.

[5]库都斯·克依木, 陈一铭, 徐前,等. 34例下颌骨中心性癌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8, v.16(03):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