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1

儿科护理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及效果分析

龙凌波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竹峪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达州 636362



由于年纪较小的儿童自身还未建立起健全且成熟的心智,生理上也处于较弱的阶段,无法对于自身生活实现完全自理,所以在儿科病房当中,护理人员不但要为年纪较小的儿童提供较为全面且周到的医疗护理工作,同时还要保证患儿能够在治疗过程中获得符合疾病治疗规定的休养环境,尽可能在整个护理操作中体现出人文关怀,将自身所学习到的所有知识应用其中,主动积极地在护理过程中付出情感,使患儿在各方面得到满足,这则更有利于其病情的恢复。
1如何在儿科护理当中体现出人文关怀
1.1尊重患儿的人格尊严和情感表达
即使年龄再小的孩子也是具有人格尊严的,很多未重视这一点的护理人员可能会在为患儿提供护理的过程中采取较为强硬的手段,导致患儿人格尊严受损,从而表现出不配合的情绪。低龄儿童的日常生活是非常需要亲情、友情的,而在住院期间他们不仅远离了小伙伴以及学校的老师同学,还同时承担着生理上的疼痛感以及心理上的恐惧感。每一个年龄层次的儿童对于自身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年纪较大的儿童可能会由于认知更为全面而产生悲观和自卑的情绪,而年纪较小的儿童由于恐惧感较为强烈,会有烦躁和愤怒的表现。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尤其需要注重患儿的情感表达,从他们的外在情绪表现发现其内在的情感渴求,从而针对性的给予关爱,从而满足心理上的需求。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患儿不仅仅局限于汉族,还会有一些其他少数民族的儿童,护理人员可以简单学习一些不同民族的日常用语,用孩子的家乡语言与其进行交流能够迅速拉近护理人员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达到满足其自尊心的效果。
1.2为患儿营造其喜爱的环境
从临床治疗中发现,如若能够为患儿营造较为温馨且受其喜爱的环境,往往能够达到更好的医治和护理效果。而治疗环境的营造首先要基于患儿的年龄特点,考察患儿所在的年龄段的大部分儿童均较为喜爱的居住环境,从而展开病房及走廊等处的装饰工作。保持治疗及护理环境的干净度和整洁度是最为基础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可以尽可能为孩子多添置一些玩具用于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使整个病房环境尽可能贴近家庭场所,尽最大程度消除孩子的恐惧感,减少其对于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抵触情绪。除了病房内部环境之外,儿科附近的医院走廊处墙壁也可以重新刷上孩子比较喜欢的粉色或者蓝色,在墙上张贴一些较为著名的卡通人物,使患儿更快的熟悉医院环境。
1.3尊重少数民族患儿的文化及生活习俗
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如若遇上不同民族的患儿,则需要深入了解该民族的文化以及生活习俗,从而将少数民族文化贯穿于护理行为当中。正确应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才能够避免在护理过程中产生矛盾。护理人员应该要积极主动的适应少数民族患儿的文化模式,满足其特殊要求,从而提升护理水准。有一部分少数民族的患儿长期生活在偏远地区,缺乏对于医疗卫生的认知,即使自身患上了某些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疾病,也对于服药存在排斥情绪,从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所以还应该要在护理过程中积极贯穿宣传教育工作,一定不要嘲讽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尽可能改变患儿存在的那些不利于疾病康复的不良生活习惯。
1.4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护理水准
医护人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护理水平对于在儿科护理当中体现人文关怀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医学的不断提升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社会群体对于医护工作者的自身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那么综合素质也应相应提升,不仅要求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过关,还应该要在其他方面增强自身素养。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在自身仪态仪表及行为举止当中体现出自身的人文素养,进而借助于专业的护理水准,让患儿及患儿家长建立起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
2在儿科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的效果探讨
从临床应用情况来看,儿科护理当中融入人文关怀之后能够非常显著消除患儿对于护理人员的排斥感以及对于医院环境的恐惧感,显著提升其疾病康复速度,建立起友好的护患关系,较大程度降低医院儿科医患矛盾及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将人文关怀融入儿科护理所获得的社会收效是非常明显的。医护人员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病房当中放置一些可被使用的娱乐玩具,以及播放儿童喜爱的卡通节目,此外还在医院的走廊当中悬挂一些立体的卡通图像,使整个儿科病房变得充满童趣,有效舒缓了儿童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急躁情绪,也能够使整个护理环境变得更加轻松、和谐。由于患儿的情绪被极大安抚,因此患儿家长对于医院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升。护理人员在与患儿及患儿家属交流的过程中,让患儿家属对于患儿的疾病又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有效降低了某些患儿疾病反复发作的几率,保障了患儿的健康,还可让患儿家属针对自身孩子的个人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护理手段,更有利于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
总而言之,在儿科护理当中融入人文关怀对于提升整个儿科的护理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能够加快患儿的疾病康复速度,消除患儿对于护理人员以及医院环境的恐惧感,构建起和谐的护患关系,并使其提高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相较于以往大大降低了儿科部门医患矛盾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