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创新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2

《大气压强》创新教学设计

熊三明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永安中学 湖北 咸宁 437000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大气压强》的内容,本节课的重要性在于承上启下,既巩固本单元的“压强”基础知识,也为进一步研究“流体压强”奠定基础。并且“大气压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链接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习物理积极性。

设计理念:中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期,他们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及生活经验,对未知事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握物理学科特征,综合锻炼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连贯性。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根据教材内容,共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大气压强的存在”,结合几个有趣又简单的小实验,让学生获得直观体验,深化理解,真实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二是“大气压强的测定”,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部分。基于“托里拆利实验”为载体搭建学习支架,通过微视频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融会贯通知识点;三是“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这部分知识学生非常感兴趣,贴近生活,活学活用,也能促进思维发散与创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观察生活小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了解经典的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实验方法——托里拆利实验;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数值、单位;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的工作过程;分析生活中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

2.过程与方法。掌握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开展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促进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实现知识迁移与内化吸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结合实验端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生活中的物理,形成综合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将物理实验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直观感知大气压强存在;调动学生主

体意识,经历“问题-思考-实验-结论”等一系列探究过程,掌握基础知识,了解大气压应用,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根本目标。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客观存在,但是由于看不见、摸不到,比较抽象,需要反复

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测定,利用微课视频展示托里拆利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测定原理,掌握测定方法。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激活思维

有关大气压强的实验内容有很多,教材中也给出了几个简单的小实验。在课堂导入环节,本节课着重开展“覆杯实验”:在玻璃杯里装满水,用纸片盖住杯口,不留任何缝隙,迅速倒置,观察现象并思考问题:水没有从杯中流出,是谁托住了纸片?“覆杯实验”操作简单,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结果发现实验现象与其预设有很大区别,纸片没有掉落,水也没有流出来,大家感到非常好奇,并初步形成假设:下方的空气托住了纸片。将杯口朝着不同的方向变化,实验现象相同,也表明大气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

【设计意图:趣味实验切入问题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参与欲望;通过观察、分析与讨论,学生初步产生“大气托起水柱”的意识,为下一环节深入探究托里拆利实验做好铺垫。】

(二)学生参与,直观感知

经过“覆杯实验”之后,能够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但是由于大气压强是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获得深刻体验。为了唤醒主观体验,设计分组实验——大气压扁矿泉水瓶。由学生动手操作,在矿泉水瓶中倒入热水,停留一会之后将水倒空,立即将瓶盖拧紧,观察瓶子变化,思考问题:为什么瓶子发生变形?为什么大气能将瓶子压扁?生活中还有哪些与大气压强相关的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实验,学生亲历操作实验的过程,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深化认知;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由浅入深地启发学生思考,综合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并能独立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提升自主学习意识。】

(三)多元方法,切入重点

通过多媒体课件回顾马德堡半球实验,了解发现大气压强的历史故事。在感受大气压强“威力”的同时引发思考:“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由此引出托里拆利实验,分析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具体方法。

分组做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学生很快就想到测量压力与受力面积,即根据公式p=F/S计算大气压。根据学过的压强知识,各组分配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包括弹簧测力计、注射器、吸盘等。操作时,大家发现由于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偏小,拉动吸盘的瞬间很难准确读取弹簧测力计的数值,教师与学生一起研究如何改进实验方案,使用装满水的瓶子来替代弹簧测力计,得出拉力大小。但是在实验操作时,无法确保完全排净吸盘里的空气,拉动吸盘的力度增加,受力面积发生变化,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最终实验结果有偏差。另外实验操作时,如果使用普通的自来水,水柱过高,无法操作;需要考虑哪种液体的密度更大,这就是托里拆利实验中选用的“水银”,那么托里拆利实验是如何操作、如何减少测量误差的呢?

由于托里拆利实验使用的水银有毒,无法现场操作,教师提前准备微课视频,以动画演示的方式操作,学生对照自己的实验过程,总结测定大气压强的基本原理。观看视频后,思考问题:①为什么要在1米长的玻璃管里装满水银?为什么要倒插入水银槽?②玻璃管是否保持竖直状态,玻璃管的粗细、玻璃管上方是否真空,这些条件变化会影响最终测量数值准确性吗?③为什么1米长的水银柱会下降?为什么下降到760mm后就不再下降了?

【设计意图:考虑水银有毒,无法在课堂开展托里拆利实验,改为微课视频形式,学生全神贯注地观看,并结合实验提出问题,总结测量大气压值的影响因素,综合锻炼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能力,由浅入深理解实验原理,掌握测定大气压强的方法。】

(四)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分析生活中有关大气压强存在的案例,如使用针管抽取药液、钢笔吸墨水、吸管吸出瓶里的饮料等等。

练习:屋顶面积为45㎡,大气对屋顶的压力有多少?为什么大气压力不会压塌屋顶?(P0=105帕)。

【设计意图:培养学以致用能力,运用所学的大气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