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肠镜下行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的效果观察与临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5
/ 2

无痛肠镜下行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的效果观察与临床护理体会

尚启秋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102206

摘要:目的 探究无痛肠镜下开展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12月收录的280例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患者依据抽签法平均分为普通内镜下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的对照组、无痛肠镜下行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的实验组,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息肉完全切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息肉完全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以P<0.05。结论 肠息肉患者在无痛肠镜下利用高频电凝切除术将病灶组织切除的效果佳,不仅可以提高息肉切除率,且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且在手术过程中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治疗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无痛肠镜;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临床效果;护理措施



肠息肉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是指患者的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有隆起病变出现,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但是部分患者会出现腹部不适、腹胀、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典型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所以临床针对肠息肉患者应该进行科学诊治。内镜下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属于常用疗法,但是在普通内镜进行操作,会使患者产生不适感,在这种情况下,提倡在无痛肠镜下进行操作[1]。临床为了取得最佳的手术效果,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护理干预,通过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确保手术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数据为我院符合肠息肉诊断标准的280例患者,所有患者在近1年均开展手术治疗,入选的所有患者资料无残缺,主动于知情同意书签字,排除中途脱落实验、不配合此次研究、手术禁忌症、重大器质性病变、精神障碍、智力残缺的患者样本。将280例患者平均分为140例对照组、140例实验组,对照组男性与女性分别为72例、68例,平均年龄段(49.34±6.26)岁,平均息肉直径为(5.39±1.75)mm,实验组男性与女性分别为73例、67例,平均年龄段(49.35±6.27)岁,平均息肉直径为(5.41±1.77)m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相似性(P>0.05)。

1.2方法

入选的所有肠息肉患者均在内镜下实施高频电凝切除术,对照组在普通内镜下实施手术,即直接通过肠镜观察患者的息肉位置,之后利用高频电凝将息肉切除,实验组整体的手术方法与对照组不同,不同情况下是指向患者体内输注丙泊酚、依托咪酯,在患者完全无痛情况下进行手术。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护理:在患者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述内镜下实施高频电凝切除术的优势、步骤、流程、注意事项等,从而使患者对高频电凝切除术具有正确的认知,有效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主动加入到手术治疗中[2]。除此之外,在术前应该开展生化全套、血常规、凝血四项、感染四项、心电图、胸片等检查,告知患者于术前8-10小时进行禁食处理,并给予患者一定剂量的复方聚乙二醇进行服用,肠道准备至排泄物中无粪渣时进行检查。②术中护理:在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应该依据息肉位置来调整体位,密切配合医生进行相关工作,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一旦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告知主治医生。③术后护理:在患者手术结束后,应该在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结果,使患者做到安心、放心,除此之外,术后也要对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调护,术后饮食:根据息肉大小调整饮食,大概息肉直径5mm以下术后2h后可进流食,息肉直径5-10mm可根据情况术后6-8h后进流食,术后3-5天进行半流质饮食[3]。另外,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针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该进行对症处理。

1.3统计学方法

SPSS.23处理指标数据,结果指标通常包括两种类型,即计量资料数据、计数资料数据,前者后者分别选用的是t检验、卡方检验,结果表现形式依次为±标准差、百分比,P<0.05说明组间有差异。

  1. 结果

2.1两组患者息肉完全切除率对比

表1两组患者息肉完全切除率对比

组别

完全切除率

实验组(140例)

138(98.57%)

对照组(140例)

131(93.57%)

X2

4.316

P

P<0.05

2.2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对比

表2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对比

组别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创面愈合时间(d)

实验组(140例)

43.28±7.45

5.69±2.02

11.67±3.18

对照组(140例)

52.47±6.59

6.34±2.64

13.26±3.23

T

11.981

3.441

5.887

P

P<0.05

P<0.05

P<0.05

3.讨论

近几年,肠息肉的发病率与日递增,肠镜下行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属于常用疗法,传统于内镜下开展高频电凝切除术,会在侵入性操作下给患者带来不适以及疼痛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无痛肠镜下开展高频电凝切除术,在将肠息肉彻底切除后的同时,减轻内镜植入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临床为了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需要在术前、术中、术后配合科学护理干预措施,将息肉完全切除,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本文采用无痛肠镜下行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的实验组,完全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手术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无痛肠镜下行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宋陶兰. 浅析无痛肠镜下行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的效果观察与临床护理体会[J]. 健康大视野,2018(22):19.

  2. 邱丽娟. 浅析无痛肠镜下行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的效果观察与临床护理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3):173-174.

  3. ]张璋. 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1):47-48.

  4. [2]周荣伟,胥小运. 无痛肠镜在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19,32(13):4-6.

  5. [3]周明贵. 无痛肠镜下行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80例临床疗效观察[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11):1132-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