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 “四立”共育——新型肺炎背景下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6
/ 4

家校携手 “四立”共育——新型 肺炎背景下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 的策略研究

周萍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学院路 146 号杭州市钱塘外语学校 310012

内容摘要 学校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易暴发的人口密集场所。我国少年儿童由于地域差异、文化差异、家庭育子观念,学校教育理念存在偏差等原因,存在小学生对传染病相关知识、防控知识知晓率较低,自理能力缺失,劳动意识淡薄,良好卫生习惯未养成的状况。面对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的疫情蔓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升公共卫生品质是抵御新冠疫情最有效的“防护服”。本文旨在通过我校小学生卫生习惯的现状调查,分析其家庭背景、家庭育子理念、学生自身卫生习惯、学校教育策略等,寻找小学生缺失良好公共卫生品质原因,开展家校协作,共同提升小学生公共卫生品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策略研究。

【关 键 词】 公共卫生品质;卫生习惯;家校协作;“四立”共育


一、惑:新型肺炎引发卫生习惯养成“危机”

2020年年初,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卫生意识是否淡薄,卫生习惯是否养成,成为全世界人民所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二胎时代的到来,很多三口之家已经迎来了第四名家庭成员,甚至于第五名家庭成员。家庭以往的独生子女格局被打破,父母疏忽了孩子的卫生知识的传授,加之社会育人观存在一些地域,乃至性别上的差异,学校健康卫生教育制度不够健全,在这个特定的情势下,暴露出小学生对于传染病相关知识、防控知识知晓率较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劳动意识淡薄,存在一些不良健康卫生行为习惯,如饭前便后不洗手、随地吐痰、打喷嚏不捂鼻子等。

笔者通过观察、调研、家访、座谈,发现造成小学生对传染病相关知识、防控知识知晓率较低,自理能力缺失,劳动意识淡薄,良好卫生习惯未养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男女生表现也存在着一定差异性。家庭缺失正确育子观,学校健康卫生教育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家校未达成教育共识是主要原因。

二、思:寻找问题根源,确定实施目标探新路

(一)案例分析,发现根源。

60c975c20e6cf_html_806e71ae3c3654ac.jpg1父做子随镜子效应天气突变,不少小学生感冒了,咳嗽,鼻涕免不了。用过的白色餐巾纸被“抛弃”在校园里。一位父亲看到走出校门的儿子,抽出餐巾纸疼爱地为孩子擦汗,并随手扔在地上。儿子坐进小轿车里,吃着家长精心准备的水果,拿出餐巾纸擦擦嘴巴,随手扔到出了车窗,真可谓“父子连心”。

60c975c20e6cf_html_806e71ae3c3654ac.jpg2春游聚餐,强化教育:春秋游前,班主任总要花一节班队课时间,再三强调讲卫生的重要性,并选出卫生组长进行管理督促。老师们无可奈何地说:“不强调不行,学生没意识。要不停巡视检查,评选最讲卫生的春秋游达人。”

60c975c20e6cf_html_806e71ae3c3654ac.jpg3家里变样,甩手掌柜:孩子已经小学三年级了,洗脚还是由奶奶代办,书包妈妈整理,从来不参与家里卫生打扫。家长对老师说:“我们只要他学习好,劳动太浪费时间。”奶奶向班主任提出孙子每周一次的学校值日生工作可否由她代为打扫?

60c975c20e6cf_html_806e71ae3c3654ac.jpg4春日关窗,忍无可忍:春光明媚,可靠近走廊最尽头的班级却关门关窗,因为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如厕习惯,导致厕所臭气冲天。

结合上面四个案例,我们通过观察发现,造成孩子卫生品质缺失,公共空间卫生意识不强,良好卫生习惯未养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习惯养成=年龄增长?

家长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良好的卫生习惯会随着孩子长大而自然形成的。孩子现在乱扔垃圾,打喷嚏不捂鼻子是因为他们还小,还不懂事。

  1. 祖辈宽松>父母严厉?

家长教育理念上存在误区或分歧。祖辈隔代宠爱,父母做规矩,使得家庭对孩子同一卫

生习惯养成或评判标准不一、意见不统一,往往出现祖辈包办替代现象,这些让孩子无所适从,思想上产生混乱。

  1.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存在误区。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都需

要靠学校教育养成,教师教书育人,家长管孩子吃饱穿暖,不生病。家长过于依赖于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教育重要性,教育合力削弱。

  1. 学业成绩>卫生习惯?

教师教育理念存在误区。部分教师“分数至上”学科本位思想严重,加之社会上部分家

长以学业成绩衡量老师水平,导致教师对不可量化为具体指标的软考查项目——卫生习惯不够重视,学校健康卫生教育发挥的作用和效果不够理想。


(二)基于实际,确定目标。

我们研究目标旨在达成以下几点:

1.多方协作,形成良好氛围。家庭、学校、社会面对小学生卫生习惯而引发的系列问题,应联动协作,形成合力,积极构筑学生阳光成长的绿色空间,家校氛围和谐健康。

2.科学引导,树立正确观念。引导家长、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正确、科学的育子观,进行有效行为规范引导,家校形成合力。

3.活动浇铸,熏陶文明素养。以主题教育活动浇铸,熏陶学生的文明素养,通过组织活动,树立公共空间及个人卫生意识,提升公共卫生品质。

4.制定制度,激励培养习惯。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范本,结合学校和家庭实际,分年段制定卫生行为规范准则,培养习惯、有效激励、树立榜样、带动整体。


三、行:新型肺炎背景下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一)立规:健全规则铭记心

1.环境建设是推手。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离不开环境建设,学校把卫生硬件设施建设、校园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作为主要内容来抓。建设卫生室,特聘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管理;绿化美化校园;改造厕所;调配四色垃圾箱;添置卫生行为习惯宣传教育牌匾等,让环境成为会说话的教师。同样家庭也应该注重环境建设,如配齐四色垃圾桶,家庭设立居家防疫区,卫生设施齐全等。

2.巧用阵地来宣讲。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晨会、主题队日、班会、板报等宣传阵地,开展以培养学生良好卫生行为习惯为主题的宣讲、督促、评价活动。同时也在每周一期的班刊上进行讲卫生小标兵评选,进行卫生知识普及,使师生、家长都受到教育,同时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孩子在校劳动讲卫生情况。

3.创编儿歌重防控。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家长和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一些生活中的卫生习惯养成情况来创设情境,创编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系列卫生知识、习惯的儿歌、三字经、微课。如打扫卫生、使用公筷公勺都可以成为孩子创作的题材内容。

教师通过“云”课堂,为学生、家长推出一系列有关防疫卫生的科教短片和连环画,教育学生学卫生知识,通过学生亲手经历,改编、创编出三字经、儿歌童谣,来鞭策自己和家人伙伴一同做好防疫卫生。家长和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增长卫生知识,在榜样示范的引领下掌握、养成一些防疫知识和技能,持之以恒,好习惯也就养成了。

4.约法三章严执行。班主任带领学生根据班情,从学生实际问题出发,制定与学生良好

卫生习惯养成相关的班级卫生公约,让公约成为班级同学共同努力的方向。“我爱我班,“疫”同公约”。通过严格执行、遵守班规加强学生自律,构建温馨快乐健康的集体。同时学校对班级、个人卫生内容进行分项量化考核,强化训练,养成习惯。

学校要求中高段学生回家主动召集家庭成员开一次家庭会议,制定家庭卫生公约,要求

人人遵守;低段学生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每周洗一洗个人小内衣、小袜子,对于基本卫生习惯,家长给予评价反馈。

(二)立行:严格训练化于行

1.活动熏陶营氛围

A.“三季”活动渗透

我校一直坚持“三季”课程贯穿于小学生六年之中,通过这个综合性拓展型课程开设,将卫生知识巧妙融合,通过实践操作,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不少学生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体验后,增长了见识,动手能力强了,劳动卫生意识强了,服务他人意识强了,卫生习惯也在不断培养中。如“学农”体验中,孩子们必须自己学着梳辫子,洗澡,打扫卫生,为同学服务。在毕业季职业体验活动中,不少学生长大的志愿是当一名医生,让更多的人增长卫生知识,也为更多人接触病痛折磨。

  1. 广播班报辟

学校的“小浪花”广播站、电视台的启用,班报的出刊,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也创设了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校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安全之窗”、“卫生角”等栏目向学生、家长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安全知识,以及一些卫生保健方面的常识。

C.专业学习增见识。

为了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普及爱国卫生相关知识,掀起爱国卫生运动新高潮,学校根据各年级实际情况开展“爱国卫生月”有奖知识竞赛活动。有最基础的传染病等卫生知识,有小公民健康素养,还有疫情防控知识等方面题目。活动以赛促学,吸引众多学生积极参与,家长也十分感兴趣,也很关注。通过该活动的举行,激发教师、学生、家长学习健康知识、践行健康行为的热情,提升师生、家长的健康素养水平,助力打造健康钱塘美好校园。

2.游戏绘本促发展。

根据小学生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巧用绘本游戏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有效地针对孩子的某一个阶段或者某种现象、某种行为进行疏导,对于不良心理进行干预。

  1. 卫生能手PK

寓教于乐的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教育方法,既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又能使其长知识、增才干,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教育,逐步改正自己的行为,对他们身心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充分发挥班队课时间、综合实践课时间,开展以卫生能手PK赛为主题的活动,使孩子们在身心愉悦地接受挑战任务的同时也学习了卫生知识技能。

老师、家长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走进社会,保洁护路,公益宣传,通过角色扮演,讲卫生小故事、值日生评比等系列丰富活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1. 创意设计来代言

我们常说讲卫生光荣, 不讲卫生可耻。引导孩子们用喜欢的形式设计卫生卡通代言人,摆置在校园、家庭每个角落,如厕所里的小浪花卫生代言人偶鞭策学生如厕文明,讲卫生;四色垃圾桶家园外的小浪花卫生代言人偶又在告诉孩子们垃圾要分类,不随地乱扔垃圾等等。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卫生标语,激发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投入到讲卫生的行列之中。

3.承包区域予实践。

划分区域给不同年段的学生实践操作机会,做到“学校事人人做”。家长也可以在家里安排好值日表,让孩子主动参与到清洁打扫活动之中,增强“我是小主人”意识,从而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相信通过教师、家长坚持不懈地引导,“学校是我家,教室是我家,清洁靠大家”的理念在每一位学生幼小的心灵根植。

4.无言身教做榜样。家长、老师是学生直接效仿对象,在仪表示范、卫生习惯,应做到言传身教。家长扔垃圾会分类,打喷嚏会捂鼻……这些文明卫生习惯无时不刻在影响着子女。当在校值日生工作时,老师一边指导学生,一边身体力行,做示范;看到地上纸屑,主动弯腰检起来扔进垃圾桶里;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一擦;桌椅不整齐,排一排……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行为中受到熏陶。当妈妈带着孩子漫步在公园里,看见地上有一张纸,妈妈捡起来的举动就是给孩子上了最生动的社会课。“细节创造完美”,我们成年人应该言传身教,用细节教育、感染孩子,成为孩子的一面明镜。

此外这次疫情中,教师、家长中涌现出了逆行英雄,他们也在用自己的大爱为孩子们树立榜样,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也在感染激励着孩子前行。

5.学科跨界巧融合。找准各学科教材中相关卫生知识与习惯的切合点,全学科教师进行教育引导,并为学校卫生行为规范手册的制定提供素材。

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围绕“怎样做值日”进行学习,在五年级上册讲到了如何制定班级公约,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卫生教育的抓手。再如数学学科,将垃圾分类很巧妙地融入解决问题之中,也为孩子们上了一节生动的指导课。通过多学科教师的有效合作,以“学科+德育”的形式创建,打破严格的学科边界,学生在构思、分享、创造的过程中,提高创造能力和综合素养,让学习回归生活,让课程助力抗疫,引导学生自然完成从居家抗疫到复学抗疫的心理转换,接受防疫时期学校特殊的学习生活方式,变“要我做”到“我该做”。

6.成长记录来体现《家校联系手册》、家庭评价表、值日生记录表、期末学生素质报告单都是我们学生成长记录的最佳载体。做什么事都贵在坚持,小学生年龄小,持久性不强,更需要我们借助这些评价记录单来鞭策激励学生坚持做好每一点,坚持每一天。

(三)立思:且思且行且成长

1.参与设计融元素。一间厕所能折射出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正如案例四中学生由于如厕习惯尚未养成,所以导致环境恶劣。无论是学校厕所,还是家庭厕所建造、装修都可以融入儿童元素,倾听孩子意见,悉心打造孩子心目中的理想厕所。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让孩子拥有独立的卫生间,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布置、整理,通过这些操作也是培养学生卫生意识,养成卫生习惯的好途径。学生还可以参与校方一起设计厕所。当孩子们看到自己参与设计的厕所,凝聚着自己智慧和心血的厕所,定会加倍珍惜、爱护。对于自己爱的作品,怎么会出现前面案例中的“春日关窗,忍无可忍”的尴尬现象呢!

2.如厕细节来引领。小便槽里的樟脑球、台盆上的洗手液、张贴洗手方法步骤卡通画、有长度刻度的卫生纸、宣传标语画槽……让厕所成为打卡之地。同学们用自己灵巧的小手绘制装饰画,编注标志语,引导教育同学们要讲究厕所卫生,做好厕所文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用心打造良好的、有品质的“厕所文化”,使之浸润心田,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促进健全人格培养,受益终身。

3.学生校长管理行。儿童也有表达意见的权利。让学生更加自由、方便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为学校、老师建言献策,也是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好方法。学校设置“校长学生助理”岗位,邀请高段学生竞聘上岗参与管理,发现不良如厕行为,自觉抵制并劝阻,化被动为主动。同时发现拥有良好卫生习惯、品质的最美学生,进行表彰宣传。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定期参加学生校长助理的会议,吸纳他们的意见,真正做到真教育,让教育焕发活力。

4.益行毅举助他人。学校在不同阶段根据学生的卫生习惯形成情况,确立强化训练点,班级、学校、家庭多方协作、强化训练。一系列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活动的开展要贯彻落实到整个学期的始终,使学生的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反复强化中定型。任何事贵在坚持,学生也可以通过“21毅行”打卡制度来督促自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坚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等。在“毕业季”职业体验活动中请学生参与卫生保洁阿姨的一日体验,通过岗位体验,体验职业的辛苦与幸福感。

5.针对差异巧引导。在本文前,我们分析过其实男女生对于卫生习惯的养成也存在着一定差异,我们在进行卫生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因材施教,扬长补短。男生在卫生细节上欠缺,我们可以有意识多给男生一些这方面的锻炼或者开展相关的活动。女生在毅力方面缺失,则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6.防微杜渐逐改善。

春季是流行性感冒的多发期,孩子们感冒时所用过的纸巾有很多的病菌在,孩子又习惯放在抽屉里,这样就更容易病毒的传染。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与现象,请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解决。学生通过商讨,想出好办法,把课上产生的垃圾在下课时及时扔到垃圾桶里,学生提议新增一个班级服务岗位(桌椅整洁管理员)在大课间、午餐前、放学后进行抽屉的检查,并及时反馈。此外教师也可以将一些桌椅抽屉整洁的照片拍摄下来,请学生猜猜它们的主人是谁,或拍抽屉脏乱的照片,改进后的照片对比,学生喜欢哪一个。春秋前、开学前、大扫除前都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如何高效完成任务,让孩子们有了真正的说话权,同时也在不断完善班级卫生公约,使得孩子们的卫生意识越来越强,卫生习惯越来越棒!



(四)立心:多元共建聚合力。

1.驰援逆行寻价值:以新型肺炎疫情中英雄谱、专家讲座等作为生动教材,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做好个人卫生,讲究公共卫生,珍惜生命。

2.创设机会重激励。在我们的教育中可以巧用肥皂水效应,用赞美的话去激励学生改掉不良的习惯,使得孩子获得自信心。采取群体激励与个体激励相结合,如卫生文明示范班评比,营造浓厚的授奖仪式激励氛围;如评比每周一星(卫生之星),利用周一升旗仪式进行表彰宣传最美浪花娃等。创设家庭扫除日、“今日我当家”等,学生参与时有机渗透卫生知识、卫生行为习惯教育。挖掘、发挥家长志愿者职业优势,带领孩子参与学校、社会相关活动,激发其自豪感,并激励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家校形成合力。


3.卷入研究齐开发学校、家庭、社区、医院等多方力量联动起来开展新型肺炎背景下小学生公共卫生品质的提升策略研究,开发相关课程,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而聚心合力。如医院可以为小学师生提供医疗技术支持,指导学校开展健康工作,特别是对新冠疫情防控、青少年视力防护、学校健康讲堂建设等方面提供帮助。党建搭台,业务唱戏,深入践行“大健康”理念,“医教社家融合”创建党建新品牌,打造儿童健康综合体。


四、反思与展望

(一)家校联合,优势叠加

在学校推进新型肺炎背景下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以来,融合了学校校医的力量,全体教师的加入,家委会的加入,社区医院的指导,这种多方联动组合,发挥了优势,组成了研究的后援团队。不仅仅停留在邀请专家讲座等短期活动效益上,还探索更灵活的机制,特别是在医院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推广跨界组合,发挥导师特长,设计更有创意的活动,更符合儿童发展的需求。

(二)与时俱进,更新技术

在后续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学习,提升研究的教育理念,将研究向纵深发展,多方面体验、感知,凸显童心教育,基于儿童特征的活动设计,完善卫生室建设,针对医务人员到校条件有限的现状,可以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技术支撑,助力研究工作。进一步开发卫生习惯养成的校本研修课程,提升课题实施的趣度、效度与深度,提升课题的品质。

面对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的疫情蔓延,让每个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升公共卫生品质,穿上最有效的“防护服”是我们社会、学校、家庭的使命与责任。


60c975c20e6cf_html_6aeddd6552c81746.gif【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职业体验教育的指导意见》http://jyt.jiangsu.gov.cn/art/2019/3/28/art_61418_8290613.html 2019.3.28.

[2]高军.从客体关系理论看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误区[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3]刘维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与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周萍

单位:杭州市钱塘外语学校(学院路校区)

邮编:310012

职务:副校长

联系电话:186571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