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6
/ 2

高校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杨东明

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摘要:在高校金融专业中,落实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结合当前时代发展与金融业的实际情况,对高校办学理念、师资、课程以及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从而真正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针对高校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2020年1月8日,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知道金融与科技推动是时代进步的两大车轮,而决定金融、科技人才的重要因素则是高校教育。这样的背景下,高校金融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审视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不足,立足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理清思路、找到方法,最终培养出时代召唤的合格金融人才。

一、现代金融创新概述

(一)现代金融创新的内容及方式

一是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交易的对象,它是随信用关系的发展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金融工具创新的水平代表了其金融发展的水平。

二是对于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市场创新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借助金融工具创新拓展出更多的业务,从而创造出新的金融市场。

三是金融制度的创新。金融制度创新是金融组织和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的制度性变革,这种制度性变革能够建立全新的市场机制,使得金融市场能够向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二)金融创新推动时代发展的意义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已由高速发展转向为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其发展,金融创新能够进一步优化社会经济结构,促进相关企业和行业的转型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性的发展路径。同时,进行金融创新能够在金融行业建立起新的秩序,使金融行业始终向着良性方向发展,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二、高校金融专业教学现状

(一)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在中国新经济金融业高速发展的形势下,高校金融专业的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之后步入社会,走上职业岗位,只有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综合能力,才能更快地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当前高校金融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针对金融市场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对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优化,导致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课程内容与当今金融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不相适应,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后难以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变化,最终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使得学生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也成为高校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制约因素。

(二)办学经费、课程和师资力量制约金融专业教学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视角,高校在进行金融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办学经费来源、课程建设和师资力量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教育经费问题一直制约且决定着教育的发展,高校实际发展中不得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情况几乎是常态。同时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材内容没有紧贴时代的脉搏和金融行业的发展演变也是常态。此外,师资力量也严重制约着金融专业教学的发展,具有理论功底的双师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严重短缺,这都导致学生在走入职业生涯岗位后,难以适应职业岗位的发展需要。

三、高校金融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路径选择

(一)结合金融专业制定明确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金融专业的就业前景来看,可借助金融与计算机、数学模型等相结合的方式尝试解决存在的问题。金融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学生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解决金融相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的分析各类问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构建高校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关注高校金融专业的特点。其次,还要关注当下社会发展对于金融专业的人才需求,通过两方面的结合制定出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来说,学生在进入大学一年级阶段一直到学生大四毕业实习时,都需要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教育。一般情况下,在大一学年,学生需要打牢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专业的实际情况,第二学年需要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每一个阶段分清教育教学的重点,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重组课程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型金融课程体系结构

从高校金融专业的课程来看,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内容涉及金融投资分析与理财方向、金融管理与投资方向、金融工程与风险管控方向。教师在落实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跨专业跨学科的相互渗透。在原有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开发创新教育特色课程和综合模拟实践平台,实现金融专业课程和跨专业学科的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具体来说,优化课程内容实现重组,需要教师对不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老旧内容进行删减,同时根据行业发展融入新的知识体系和内涵。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样才能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优化进而构建完善的创新性金融课程体系,培养适应经济社会未来发展需求的高综合素质人才。

(三)立足创新型人才组建高素质的教师专业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在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的过程中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一是对现有的教师队伍进行培训,注重教师的金融理论水平和金融专业教育实践经验的交流。二是通过对外招聘,引进具有金融相关经历且可从教的专业教师。完善教师成长体系和甄选标准,组建高素质的教师专业队伍。

(四)构建国家与社会等多方结合的办学模式

公办、民办是目前高等教育两种主要的办学模式,这里大胆提出国家与社会等多方结合的办学模式。首先建立完善的高校教育评价体系,包括学术成果及转化、就业率、人才输送率、社会价值贡献度等指标,然后根据体系评价结果引导、配置教育资源,去除简单依据体制、地域、人为等因素所导致的教育资源低效分配,真正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在教育领域的效率与公平,从而保证长期、持续为国家发展输送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时代为国家发展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而在正确的高等教育模式下,为国家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事关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文探讨了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也给出了作者的朴实观点,供参考。

作者简介: 姓名 杨东明 出生1975年8月 ; 性别 男; 籍贯 四川江油; 最高学历 硕士研究生 ;中级职称 ; 研究方向 :教育、金融、管理、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