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硕士研究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6
/ 3

新时代高校硕士研究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路径探析

王丹丹

锦州医科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硕士研究生是国家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政治信仰状况如何,会对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新时代高校硕士研究生加强政治信仰的时代价值出发,结合新时代高校硕士研究生政治信仰存在现实的问题,进一步探讨新时代高校硕士研究生政治信仰教育现实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硕士;政治信仰;路径


社会无论如何发展,信仰都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新时代,坚定、科学的政治信仰将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的精神保障。习近平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硕士研究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政治信仰如何,会对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应该在硕士研究生的政治信仰教育方面加大力度,切实增强高校硕士研究生政治信仰的影响力。

一、新时代高校硕士研究生加强政治信仰教育的时代价值

1、有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坚定的政治信仰。高校硕士研究生大多数都已经是成年人,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独立的思维能力,但是由于他们接触社会较晚,缺乏社会阅历,容易迷失自己,对于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不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并做出合理的选择。高校硕士研究生是我国培养的高质量人才,对他们进行政治信仰教育,使其认清是非,政治立场坚定,做出正确的抉择。同时通过对硕士研究生加强政治信仰教育,帮助学生自觉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通过现实问题的解决,让硕士研究生真正的感到中国的强大,社会的巨大进步,进而提升政治信仰教育的说服力。

2、有利于研究生加强自身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由于平时忙于科研工作和实验研究,再加上政治有其自身特殊的性质,因此硕士研究生对政治的关注度不是很高,虽然他们也关心国家大事,但是受时间、精力和专业的限制,他们关注的往往是自己感兴趣的或者和自己利益相关的政治时事,无法形成从专业的视角去分析和研究政治的能力。硕士研究生要加强自身建设,政治素质的健康发展必不可少。通过对他们进行政治信仰教育,重点关注硕士研究生针对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发表意见和看法,结合课程思政,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所学客观独立正确地思考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提升个人的政治素养,有利于研究生自身建设的加强和提高。

3、有利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高校硕士研究生是高素质人才,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对他们进行政治信仰教育对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结合高校研究生的生活实际和国家发生的大事,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强他们的理论自信,使他们真信真学真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个人的学习和社会,成为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践行者,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增强研究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增强研究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通过国家面对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所表现出来的制度优势给予研究生们高度的自信,坚定他们的政治信仰,自觉成长为有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添砖加瓦。

二、新时代高校硕士研究生政治信仰存在的现实问题

1、政治信仰教育主体容易出现偏差。新时代,面对政治多元化、科学信息化等国内国际多样化的发展态势,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政治信仰容易表现出易动摇性和不坚定性。一方面,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西方对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未停止过,通过利用网络、电影、图书等各种形式传播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思想和思维方式,进行文化输出,高校研究生已经成年,具备辨识能力,但是在商业和市场的影响下,容易对西方的价值观念、思想潮流产生兴趣,影响高校硕士研究生树立科学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声音也造成一定的影响。高校硕士研究生会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产生怀疑,给思维正处于活跃期的他们带来不利的干扰,政治信仰容易出现偏差。

2、政治信仰教育教育内容不够丰富。一方面,目前使用教材更新速度慢,跟不上研究生的变化。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涉及到政治信仰教育的内容与研究生本科阶段学习接受的内容重复的较多,对高校硕士研究生来说没有新鲜感,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政治信仰教育内容与实际结合还存在相脱离的现象。高校硕士研究生思维比较活跃,对社会热点和国家大事都比较关心,但是由于他们的价值判断还不十分成熟,他们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在教育内容上将社会热点问题和国家大事,政治、文化前沿的东西引入政治信仰教育内容当中,让他们参与进来,谈论或者发表自己的意见,教育效果会更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高校的教师或教育主体在政治信仰教育的过程中有时会对这些热点问题有意避之,不能够正确的帮助高校硕士研究生解决现实的问题。

3、政治信仰教育方式不够与时俱进。第一,高校硕士研究生接受政治信仰教育的主要途径仍然是大班授课和党课教育,这两种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忽视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没有突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优势;第二 ,理论教育没有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授课模式大多数时候采取“填鸭式”教学,缺乏说服力,这就需要调动高校硕士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将课堂所学的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第三,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手机新媒体。传统的教育方式容易让研究生产生抵触情绪,伴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广泛发展,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有时缺乏吸引力,不能走入他们的内心。

4、政治信仰教育合力效能不足。一方面,缺失家庭政治信仰教育。家庭是每个人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树立会在成长过程中留下深刻印记。当前由于学业竞争压力较大,大多数家长往往关注于他们学业学习情况,物质生活方面尽力满足研究生的要求,对于学生精神层面的要求满足不高,有些家长还会为学生灌输不利于研究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观念,影响他们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研究生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对个人政治信仰教育的要求降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但随着人们对金钱、财富的追求与渴望的程度逐渐增强,人们的精神生活容易被忽视,出现理想信念淡化、信仰的缺失等现象。目前高校在校的硕士研究生都是90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面对物质利益、就业工作压力的时候,大多数硕士研究生会追求高收入的职业和稳定的生活,信仰容易出现偏差。

三、新时代高校硕士研究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现实路径

1、优化高校硕士研究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环境。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时代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是高校进行研究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高校硕士研究生进行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研究生能够结合当前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最终帮助研究生养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并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另一方面,优化高校硕士研究生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环境是高校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活、研究朝夕面对的地方,景色优雅的校园环境可以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塑造人的道德素养,因此,充分利用图书馆、校史馆、校园景观设备等所蕴含的赏心悦目的正面影响对硕士研究生价值观念、品德品行进行正确的导向作用;同时开展形式丰富、主题向上、充满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弘扬主旋律的活动引导研究生增强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帮助研究生找到自我价值、人生价值,进而润叶细无声地对研究生的信仰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2、充实高校研究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内容。一方面,将政治信仰教育与课程思政紧密联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议要求,开好开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将政治信仰教育与课程思政相融合,让研究生在学习专业课、做科研的过程中自觉地接受政治信仰教育,达到随时随地接受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将红色基因教育贯穿政治信仰教育的始终。红色基因教育可以增强研究生的家国情怀。通过将红色基因教育与政治信仰教育相结合,以红色文化为主要载体,借助参观、游览、体验等形式,给高校硕士研究生带来视觉的冲击以及心灵的震撼,爱国热情逐渐升高,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越发坚定。

3、丰富高校研究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方式。首先,实现“互联网+”与政治信仰教育的深度融合。疫情期间,“网课”飞进了千家万户,云端课堂打破了教育的围墙。政治信仰教育也要更新教育方式,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借助新技术推进政治信仰教育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云共享,实现政治信仰教育走进内心,走进生活;其次,将社会实践与政治信仰教育相结合。政治信仰教育不能单纯依靠课堂教育,还要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研究生没有接触过社会,有些时候容易理想化。通过让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研究生有机会接触社会,同时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身的能力,了解国家目前发展中的情况和问题,再运用自己的所学解决问题,提升研究生自身的价值感以及民族自豪感,有助于研究生政治信仰的树立;最后,将榜样力量的引领作用与政治信仰教育相结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校硕士研究生心智已经成熟,进行政治信仰教育要注重身边榜样的引领熏陶作用。疫情期间,在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身边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让抗疫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身边的榜样讲述自己抗疫的亲身经历,研究生在与榜样的近距离接触中,润物细无声中对其进行了政治信仰教育。

4、重视高校研究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合力效应。第一,重视高校硕士研究生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高校硕士辅导员肩负着对研究生日常管理的教育任务。辅导员对研究生政治信仰教育重视程度还要加强,多开展一些和政治信仰教育相关的活动,让研究生在活动中满足自我需要,加深对政治信仰教育的理解;第二,重视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的先锋模范作用。高校硕士研究生大多数都是本科学生中的优秀成员,党员的比例比较多,通过特色党日活动,让研究生树立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意识,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第三,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的主流意识正确健康,父母的政治信仰坚定科学,家庭氛围和谐向上,充满正能量,会对研究生树立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追求起到帮助的作用,最终通过家校形成合力的作用,进而影响其政治信仰的树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6.

[2]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李克强作出批示[N].人民日报,2020-07-30.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作者简介:王丹丹(1982,7-)女,汉族,锦州医科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系2020 年度锦州医科大学党建研究课题“融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0JYDJ-ZD0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