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6
/ 2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方法探讨 魏建春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小南头联合学校小南头小学 037000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必须学习的重要学科,而计算能力就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不可少的基础技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算好,高年级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有待提高,造成学生计算能力不高的原因是由于小学生对计算不感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因此数学教师应该采取合适的手段优化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 数学计算能力 培养方法 探讨 

引言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个方面的内容。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此时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和专业知识积累都非常薄弱。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依据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推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举措,这也是我们侧重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理论支撑。

一、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首先,教师应从生活角度强调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数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其次,从提高思维能力的角度强调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思维性都非常强的科目,学习数学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是学生构建数学学习思维体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数学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最后,从培养耐心的角度强调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信息时代的诱惑太多,手机游戏、精彩动漫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这就需要学生专心致志、放下杂念,养成处事细心、有耐心的品质。

二、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 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改变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近年来逐渐成为主流,这样的教学理念对以往的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冲击性。但是还是有很多教师没有彻底改变教学理念,采用僵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长期使用题海战术的灌输式教学手段极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1. 执着于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

在小学生计算相关数学题目时,他们往往把做题的速度看得更加重要,这也主要是因为在小学,很多学生都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竞争性。这种竞争性几乎涉及了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虽然这反映了学生具备高昂的学习状态和饱满的学习热情,但是一旦这种学习状态和热情超出了合理的限度,也会引发一系列不良的后果。计算能力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体现。当教师给学生布置了相关数学题目用于随堂练习时,很多学生首先想的并不是这道题目的解答思路是什么,而是想着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计算,成为第一个做完这道题目的人。对做题速度的过于执着,很容易让学生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错误,进而降低整体的做题质量。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方法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计算习惯

高年级的小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培养后有了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基础,但是因为思维能力和行为习惯还没有定性,需要教师加强教学培养工作。在日常计算能力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找到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因素,再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改进不良因素。根据笔者长期的教学经验,通常情况下导致学生计算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正确认识到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在锻炼计算能力时投入的精力不够,并且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计算习惯也阻碍了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确定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原因后,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数学计算水平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数学计算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审题、打草稿、验算等、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发现很多学生的计算习惯较差,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引导:第一,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意识引导工作,让学生们明白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摆正学生的心态,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们认真进行计算能力的锻炼。第二,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在长期的培养过程中能够正确审题、按照步骤进行计算,例如在计算3600÷3×3时部分学生算成3600÷9=400,这就是分离审题不严谨的错误,教师要加强引导,避免学生在计算时出现因为马虎看错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将计算规范牢记心里,例如先乘除在加减、先算括号里的等。第三,要让学生养成做完计算后进行验算、核查,养成打草稿的习惯可以有效帮助学生降低犯错的概率。在日常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草稿本,进行计算时认真打草稿,便于在完成作业后进行检查核对,让学生长期保持这个习惯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因为粗心导致的错误。

(二)科学规划学生计算练习的数量和时间

计算能力的提升不仅仅需要学生个人付出努力,更需要教师科学安排学生计算的数量和时间。只有在尊重客观学习规律的前提下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才能节约成本提升最终的教学效果。首先是学生计算练习数量的安排,在安排学生计算数量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避免题海战术的盲目使用。尤其针对同一类型的问题不可以设置很多道数学题,而是选择各种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布置给学生就可以了。例如教师在不知两位数和两位数乘法这一部分的计算题时,可以采用三种题目方式:整十数和整十数的相乘、个位数是0的两位数和个位数非0的两位数相乘、两个个位数都非0的两位数相乘。这三种题目方式涵盖了两位数和两位数相乘的一般出题模式,学生通过计算这些题目便可以达到训练计算能力的目的。其次是计算时间的安排。在一天中,学生的个人学习状态会出现起伏。当他们精神状态良好时,整体思维比较清晰,学习劲头也比较高涨。而当学生经历了一天的学习工作后,会感到一定的疲劳,此时的思维意识相对混乱。考虑到这种实际情况,教师在布置给学生练习题目时可以对时间方面做出要求,例如当学生回到家中完成课后作业做首先要做数学作业,因为此时学生的思维是比较清晰的。如果把数学作业安排到最后,此时学生的思维模式相对混乱,学习心态也比较疲劳,而此时再进行数学计算,收到的效果可能就会低于预期了。

  1. 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实践性教学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更高。同时,借助实践活动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讲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针对实践活动的优化可以采用如下流程。首先,活动方式的选择,教师可以选择班内竞赛活动,并在课前将奖品准备齐全,用以提升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和团队协作意识。其次,教师可以将班内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加班内比赛活动,主要评比计算的正确率与速度。最后,教师可以按照难易程度划分几个不同层次的比赛题目,并通过层层赛选的方式,选出最佳团队进行奖励,并设置多个个人奖项,如优秀奖、进步奖等,以此增强学生计算学习的自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技能,对学生答题速度以及答题准确率的提高等方面皆具有较强的推力。对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晰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并通过优化实践教学和创新教学手段的方式,有效提高数学计算教学质量,为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玉.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20(22):76-77.

[2]王春霞.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133.

[3]凌昌猛.浅谈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2019(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