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方为大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6
/ 1

各美其美,方为大美

张海栋

上海市第四中学 200030

1796年,英国天文学家马斯基林因助手测定的星体运行时间总是比自己短0.8秒,便认定其缺乏责任心而将其辞退。后来,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经过研究,发现这种“误差”是由个体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差异导致的。

世上并无两片相同的树叶,正是因为独特的个性,每个个体才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性格习惯不会完全相同,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用自己的思维评价事物,是下意识的举动。这就导致了许多误会,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大抵与此相关。

否认个体与个体之间客观存在的、难以磨灭的差异,就会导致一个又一个误会,惹出许多麻烦。在《圣经》中,上帝为了阻止人类建造通天的巴别塔,让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们说不同的语言,于是他们无法沟通交流,“造塔计划”也就此流产。人与人的客观差异和思考的局限,铸就了另一座巴别塔。

试想,天真稚气的孩童,肩负重担的中年人,饱经沧桑的老者,看到的世界怎会相同?也许,欣赏差异,尊重差异,方能消融个体间的坚冰,让温暖与爱照亮人间的每一个角落。

战国时期,蔺相如是唯一敢正面反抗秦王的文官,廉颇是屡次击退秦军的老将。虽然二人皆为赵国的功臣,但是廉颇却心生嫌隙:他忌妒年轻的蔺相如获得的名誉与财富,并多次在公开场合挑战蔺相如的权威。蔺相如并没有因此而记恨他,他认识到,自己与廉颇的年龄、官位、经历都不相同,在廉颇看来,这样一个“毛孩子”不用在沙场上浴血奋战,却能轻而易举地得到重用,自然是不公平的。蔺相如尊重廉颇的意见,欣赏他的勇敢与直率,二人齐心协力地辅助赵王,演绎了一段“负荆请罪”的佳话。

在快节奏社会中,欣赏差异,尊重他人的观念,理解他人的选择更是十分重要的。人口的快速流动,导致许多成长环境不同、生活经历迥异的人齐聚一堂。看似不可思议的选择,可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如果一个人以狭隘的眼光看待他人,那么在他眼中,与自己不同的,便是错的。他看到的只有灰暗与丑恶,而非温暖与光明。切勿从自己的角度任意评价他人,何不坐下来促膝谈心,也许你的寥寥数语,就可以他帮助他拨开迷雾,也许你们会成为伯牙子期般的知心朋友。

费孝通老先生曾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这个时代,求同存异仍是非常重要的,唯有欣赏差异,尊重差异,方能缔造一段段传世的佳话。


姓名:张海栋

性别:男

学校:上海市第四中学

学校邮编:200030

籍贯:上海

学历: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