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教学质量提升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8
/ 2

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教学质量提升方法探讨

赵小慧

府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719499

摘要:现如今国家和社会对教育有了多样化的需求,这使得许多学生逐渐开始选择职业型相关的教育,从而进入中职或者高职院校学习。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中职院校,目前社会对中职院校机电专业实训教学的关注逐步增多,而实训教学相关的因素也对其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中职学校应当重视机电专业实训教学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并改善问题,同时教师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教学质量;提升方法

引言

在传统的机电教学模式的应用中,由于教师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应用存在着不科学之处,这就必然会影响课程教学的效果。只有创新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水平。

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加入创新案例分析

传统的课堂大多采用的是单纯的讲授、演绎、归纳等教学方法,穿插少量技能实训的教学模式。采用这一教学模式,学生仅能掌握基础教学内容,教什么学什么,学生缺少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改革教学模式,结合专业特点,引入项目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技能。比如在专业课程模块的教学设计中加强对创新思维训练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体现探索性、启发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教学环节或问题,教学过程序中重点项目任务教学法,以项目为引领,将创新活动融入项目学习全过程。针对机电类专业课程特点,在设备或系统安装后可加强对系统整体调试的要求;在设备或系统的维护环节可以设置故障加强学生对系统维修排故能力训练。在控制系统学习环节可以安排设计类的学习任务。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小组PK、展示评价,让学生打开思路、相互启迪,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通过观察工业机器人的结构,提出相应的机器人结构和控制方法改进措施,并指导学生自行设计一些小型的教学机器人模型,参加各级别创新比赛,在整个的过程中,教师在实践案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再如,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以“消防机器人爬行足设计”为主题,来学习曲柄存在条件与急回特性,对机器人进行功能能分解,分析搭建需求,找出关键点,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制定出创新路线。以积木式机器人为载体,使书本上的机械机构可见、可触、可实现,实现了从传统课堂向创客空间的转变,在实践案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能。

二、开发和应用教学软件和动画,增强课堂吸引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机电专业教学软件不断涌现。学校应该结合信息技术的优点,提高课堂趣味性,增强仿真实训的真实性、有效性。第一,开发和应用机电专业仿真软件。一方面,机电专业一些课程的实训有一定危险性,如焊接实训、电路连接实训等。应用仿真教学软件能够避免理论学习后直接实训,保障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仿真软件可以实现学生多次练习。如液压回路等仿真教学可以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代入感,通过多次模拟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第二,开发和利用合适的教学软件。学生长期面对同一种教学方式容易产生懈怠心理,教师如果适当使用一些新颖的教学软件,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雨课堂、希沃白板等软件都可以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希沃白板等软件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给予学生游戏冲关的真实体验,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雨课堂等软件可以实现学生在线答题,学生根据即时反馈,能较好地完成知识的总结与梳理。无论是仿真软件还是课堂教学软件的开发和使用,都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从实用性出发。教师需要谨慎选取仿真软件。目前,很多仿真软件不能适应教学需求,违背了仿真的初衷,为了仿真而仿真,教师应该丢弃此类仿真软件。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慎用课堂教学软件,在一节课里使用多个教学软件有时反而会使学生眼花缭乱。

三、中职院校要注意对实训教学设施设备进行完善

实训对于中职机电专业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所中职院校的实训教学设施设备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而在如今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中职院校必须要重视实训设施设备的具体情况,如此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和需求。这就要求中职院校要对机电专业实训设施设备进行积极的投入,同时对已有的教学设备进行充分的维护保养,一旦发现现有设备已经不在使用期限内,就要及时更新换代。只要在学校具备完善机电专业实训设施设备的情况下,教师就能够更加良好地讲授实训课程相关的内容,使得学生可以接受更加专业的教学,从而提升其在实践中正确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钳工实训时,首先要对需要用到的设备进行检验,如车床的标准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有没有安全隐患等,确认没问题之后再指导学生正确操作。而学生在操作时应当对理论知识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更加专业地操作,进而保证实训练习的有效性。

四、优化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单元模块设置

要明确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本要求。所谓一体化,不单单是指要同时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更重要的是要保证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时效性。这就要求中职机电专业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优化和改进课时设置和教学安排。第一,要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根据机电专业课程的难易程度,将其拆分为不同的教学单元,在每一个教学单元设置标准化的课程模块,明确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要求,根据教学目标来设置小课题,实现对理论知识的细分,在此基础上安排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实践操作课程,让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课题学习,就能够进行实践操作。或者是直接将课题的研究搬到实验室之中,在实践中总结和归纳相关的理论知识。第二,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设置层次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任务,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

总之,机电教学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的观念,并通过多元教学模式的积极优势,使学生高效地学习机电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并促进学生良好地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辉.中职学校机电教学探索[J].科普童话,2020(05):15.

[2]安中锴.信息化在中职机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9(36):158.

[3]厉广彬.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机电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8(2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