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的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8
/ 2

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的融合

陈欣鑫

景宁畲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浙江 丽水 3235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人们对于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关注度,也使人们对于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为满足群众生活的要求,在对城市进行建设中应将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相融合,应展示出公共建筑结构特点与园林景观的观赏文化性,从而提高城市景观整体建设要求,以绿色、生态为基本原则不断促进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的融合,以此有效提高城市园林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建筑绿色化发展。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公共建筑规划融合

引言: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应参考城市中的公共建筑,应利用公共建筑对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合理的规划,应加强公共建筑与园林景观之间的融合,从而摆脱工业建筑所带来的空旷感与孤寂感,可利用园林景观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促进公共建筑的文化内涵。在公共建筑与园林景观设计相融合时应做好绿色城市建设工作,应确保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的融合原则从绿化、交通、生态入手以此确保融合后的效果符合人们对于绿色环境的基本需求。本文主要针对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的融合进行探讨,对园林景观设计原则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融合对策,以供参考。

  1. 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融合的原则

1.1低碳原则

在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进行融合时应确保低碳、环保、绿色等原则,应实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类型及其所体现的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的建设中,公共建筑规划设计也应合理地进行,在融合时应遵循低碳环保原则。可充分运用当地自然资源以及目前城市规划发展趋势,在利用自然资源时需要注意自然资源的利用并不是越多越好的,因为过多的利用会导致城市绿地占用土地面积、水资源减少等。在利用时应确保利用效率,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应避免造成土地和自然资源的浪费与破坏。同时,每一块土地都应实现共享理念,可以将观赏、学习、保护、科研融为一体,从而促进自然资源再生再开发等功效[1]

1.2生态原则

在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的融合中都应该遵守城市生态原则,应对当地城市生态问题进行整体分析,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生态资源等进行综合考量。在进行设计与规划时应遵循生态经济学理念,合理将植物造景、植物栽培等作为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核心要素,在把握园林景观的要素,把握植物的生长习性时对公共建筑规划进行合理搭配,为人们营造美观和谐的生活环境,从而使园林景观与公共建筑都成为城市生态发展的主要要素。

1.3成本与标志性原则

在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的融合中应考虑到成本与标志性的原则问题。应将设计成本应尽可能的减少,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可考虑利用当地的乡土植物,其乡土植物养护成本以及水能消耗较低,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但降低了营造成本,也时养护人员的工作量较少。并且乡土植物有着较强的生长适应性且成活率比较高,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剪枝、落叶、花絮的情况相对较少,所以比较容易管理。为确保融合的标志性应根据当地城市的历史文化特点以及自然资源的利用为城市园林景观公共建筑融合营造出一定的文化特点。例如可利用当地特有植物模拟出各类动植物的形态与特色,展现城市的无限魅力与城市园林景观的特点,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以此提高城市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2]

2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的融合的途径

2.1提高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的合理性

在提高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的合理性时应在一定程度上把两者的融合程度达到一定的适配性。应利用公共建筑的结构形式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为达到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的合理性应注重挖掘、汲取地方文化元素和特色,使建筑物与景观自然融合。例如可将公共建筑规划与景观一体化,在对景观进行设计时应融合“山、水、天地、自然”等几大要素,让公共建筑空间和自然景观互为补充,唤起城市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共情的体验场所。可从公共建筑艺术化重构自然的角度出发,根据园林景观设计要点与公共建筑场地的区位、高差、地势等,并且将其相互融合使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2.2促进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的互动性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为促进与公共建筑的互动性可从最基本的景观建筑形式开始。例如在建设凉亭的时,应将凉亭与园林景观设计达成一定的互动,可具有多种功能,其互动特点在于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休息的场所,还可以促进赏花、点景目的的实现。并且应注重空间营造和美观景色的体验,应加强实用互动性,打造多元化空间,为人们提供丰富性、功能性的公共建筑。在进行公共建筑规划类型时应考虑现代和传统两种类型,其中传统的公共建筑一般配比当地乡土植物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例如凉亭在传统建设中一般普遍采用多边形状,顶部多有附属建筑,即单双层或多层所以这种建筑形式可与乡土植物进行融合。在现代化公共建筑规划中应考虑到其外观与人文内涵,应选择较好的建筑形式,其建筑形式应具有一定的性能或者是当地历史文化的特点,应强调人与

景观互动性与参与,应满足不同年龄段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以及生活质量的需求。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从全域考虑,在生态保育和景观控制上将公共建筑规划设计构想相融合,可采用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方法,把防洪需求、生态栖息地保护和景观建设三方面结合在一起,突出公共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的生态、自然、宜人的生态特征[3]

2.3促进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的协调性

园林景观起着人与自然的沟通链接作用,在对公共建筑规划时应达成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的协调性,并且应突出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理念。可根据人们对于绿色生态环境的需求,在进行融合时应突出自然环境特色,景观规划要与文化建筑完美结合,并将城市文化活动积极引入到公共建筑规划之中。可充分挖掘当地特有的空间资源、自然资源,彰显文化建筑空间特色。营造文化建筑与当地绿色资源的协调关系,从而创造和谐的城市建设规划环境。也可利用当地植物,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有了植物,公共建筑与园林景观的融合状态才能得到充分表现。在进行规划时应尽量保证景观植物的基本原则配置,应对生态系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不同季节产生的变化情况对景观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以便于有效地实施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在此基本之上再进行美观和全面性的考虑,通过合理的搭配提高城市园林景观观赏性的同时也降低了营造成本,创造出了和谐的景观效果,打造美观性与全面性并存的城市园林绿色景观。并且,在公共建筑规划中由于植物的构造在景观变化上都极为丰富。植物配置是景观设计中的软景体现,能更好的营造公共建筑规划空间。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于城市建设环境的需求,园林景观设计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对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与公共建筑规划相融合,可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特点与自然资源不断促进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为我国人们造就出一个个绿色美观的园林景观构造。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将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相融合后,不但强化了城市生态建设也满足了人们对于绿色生活环境的基本需要。

参考文献:

[1]程丹丹,袁犁.探析现代城市公共园林设计中的传统技法与文化传承——以甘肃省礼县综合公园规划设计为例[J].城市建筑,2016,(27):7,12.

[2]郝晓倩,张斌,张帅.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的融合[J].城镇建设,2020,(10):304.

[3]王诗语.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43(24):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