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及灭火救援战术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8
/ 2

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及灭火救援战术策略探讨

陈建武

河北省消防救援总队邢台市消防救援支队襄都区大队 河北 邢台 050001


摘要: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全面满足人们工作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增加了救援的难度。城市化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较大,推动城市发展建设,就要有充足的土地资源,高层建筑虽然有效保证了城镇化进程,但是,也滋生越来越多火险事故,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威胁到人们财产安全,高层建筑防火需要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灭火救援;战术策略

1火灾危险性分析

1.1火势蔓延快

高层建筑横竖空间贯通,井道多,通道多。发生火灾后,如不能第一时间扑灭,将迅速蔓延,猛烈燃烧。一些高层建筑历史遗留问题突出,如外墙采用易燃可燃保温材料,遇到烟花爆竹燃放、违规电气焊等极易引燃外立面,形成大面积立体燃烧。

1.2疏散难度大

一是体量和空间大,水平和垂直疏散距离长;二是人员集中,流动大;三是火灾情况下,人员心里恐慌,秩序混乱;四是疏散指示标识损坏;五是防火卷帘动作后,应急疏散路径陌生;六是常闭防火门敞开导致烟气窜入,逃生通道成为死亡通道;七是举高车往往存在登高作业面窄,举升环境受限等问题。

1.3火险隐患多

一是高层建筑往往功能复杂,人员集中,可燃易燃材料多;二是有的高层,往往出租给几十家单位使用,安全管理不严不统一;三是用火用电用气管理不规范。电气、燃气安全隐患往往难以发现。近年来因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电气设备故障等引发的火灾占到高层建筑火灾的40%。建筑内配套的餐饮,因用油用火用气用电不慎、油烟道未按期清洗,经常引发火灾事故。四是电动车违规存放、充电导致火情多发。

1.4责任落实差

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物业管理单位存在“重经营、轻安全”,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未落实,消防控制室无人值班、未持证上岗、不会操作,违规停用消防设施,日常防火巡查检查不到位或流于形式等问题较为普遍。部分管理单位或使用单位改变建筑原设计用途,导致人员密度和火灾荷载加大,安全疏散、防火分隔、消防设施设置等消防安全问题接踵而来。

2火灾扑救难点问题

在灭火救援中存在以下难点与瓶颈:

2.1现场变化多

由于建筑状态、高度、功能及起火点不同,呈现出情况复杂、差异迥大的火灾特性。如在土建施工、装修施工和投入使用不同状态时,火势发展、扑救难易、作战环境截然不同;高度在几十米、上百米,登楼行动、控制火势难易程度差异悬殊;不同的经营业态导致火情迥异;起火点在上、中、下时,灾情后果、战斗展开各有利弊。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采取不同的技战术措施对付不同的火灾。

2.2体能消耗大

扑救高层火灾对消防员体能素质要求极高,主要体现在:一是负重爬楼体力消耗大;二是高温烟气环境导致视线不清,心理变化,加之诸多障碍物影响人员拖拽水带等行动,导致体力消耗极快。

2.3有效供水难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固定消防给水灭火设施完好率不高,可靠性难以保障。受前期施工质量、材料选用及日常维修保养不及时、管理不善等因素影响,故障率高,必须考虑铺设移动供水线路。二是移动供水线路建立难,当前绝大多数高层综合楼、大型综合体外立面为玻璃幕墙,采用机械排烟开窗数量少,底部设裙房有进深等,导致外部缺少水带铺设面,而内部沿楼梯铺设水带,受建筑高度、楼梯形式限制较多,耗时耗力,难以快速展开。三是移动供水能力有限,受当前科技水平限制,消防车泵供水高度有限。

2.4通风排烟难

一是外墙往往采用玻璃幕墙,较为封闭,缺少窗户等自然排烟口,机械排烟未及时开启容易造成烟雾外排困难。二是通道迂回弯折路线较多,排烟散热渠道不畅;三是烟气沿井道垂直快速蔓延,烟囱效应明显,短时间内多楼层烟雾蔓延;四是受风力、风向导致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冲突,烟气回流,难以有效排烟。

2.5灭火保障难

一是通讯盲区加上火场嘈杂导致通讯不畅,指令难以实施执行;二是器材保障如空气呼吸器、水带难以及时保障。

3高层建筑疏散逃生的有效措施

3.1对消防电梯进行有效利用

要想快速逃生,就需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设施设备,当前,大部分高层建筑不但建设客梯、货样,还配备消防电梯,如果出现火灾事故,消防电梯则会启动备用电源,通过备用电源的使用,发挥了消防梯功能,保证了人们快速逃生。消防电梯也不仅是火灾时使用,日常使用主要是工作人员使用,有一些高层建筑也作为客梯使用,充分发挥了电梯的功能,提高了使用率。

3.2对辅助安全疏散设施有效利用

高层建筑对消防条件的要求较高,建筑完成后,均要配备齐全的消防设施设备,这样,才能确保消防功能的实现。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备是最为主要的设备,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引导人们快速逃生。相关单位需要做好日常的检查工作,保证各种设施设备性能良好,要充分确保救生绳、求生软梯及救生袋等辅助安全疏散设施齐全,完备,日常做好宣教,使人们能够熟练使用各种设备设施,掌握操作要领,这样,如果出现了火情,即使救援人员未进入现场,人们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借助设施快速逃脱,保证生命安全。

3.3保证通道的顺利疏散

高层建筑是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一些高层建筑还是商业集中区,日常不能占用各种通道,保证通道畅通,人们逃出起火房间后便会进入通道中,如果通道不畅通,则会影响到人们的逃生。要确保人们能顺利跑到具备防烟功能的楼梯间或楼梯间前室,这样,就能够等候消防人员进行救援。如果人员较多,则需要进入现场的救援人员快速制定路径,让人们能够通过一个好的路径快速撤离,消防人员可以使用醒目标志设置到疏散各个出口与通道,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顺着标志前行,要保证烟雾较浓区域不迷路,人们依然可以看到各类标志。如果通道堵塞,则需要救援人员在现场快速清理出一个通道,使人们通向逃生的位置更加通顺,确保后续人员疏散顺利,为人们提供充足救援等候时间。

3.4混合疏散方式的有效利用

发生火险的时候,消防人员一定要将全部人员进行安全疏散,方法的选择很重要,良好的方法能够快速进行疏散,保证人们安全,可以使用混合型方式使人们快速逃离火场。较为常见的疏散方式便是被动疏散及主动疏散两种形式,被动疏散主要是利用好消防梯架设、外墙绳索、楼顶直升机及登高平台车对被困人员进行疏散;主动疏散则是采用电梯分区疏散及楼梯疏散方式,让人们能够根据标志的指导,主动离开现场,相关的救援人员一定要以火情为指导,有效指导好人们的逃生路径,不能形成忙乱的局面,避免现场失控,影响到救援的效果。疏散方式的选择需要地面指挥统一指挥,救援人员要根据整体的部署,全面做好整体的设计与规划,要提前制定疏散规划,现场做好方案执行。要注意的是,现场的控制需要冷静处理。

4结语

高层建筑不断增加,需要全面做好火灾的预防,全面实现防控结合。要在第一时间内做好救援与逃生,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做好高层救援工作。高层火灾发生时,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快速撤离和科学救援,要充分制定合理的科学方案,充分利用好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以现场情况为根据,科学做好救援工作设计,全面提高逃生救援水平,消防救援队伍要多方着手,做好地面指挥与现场救援的结合,对被困人员进行有效疏散,通过全面对策,控制好火灾现场,确保民众财产生命安全,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于法勇.高层建筑疏散逃生与灭火救援措施[J].消防界(电子版),2020,6(08):41.

[2]李文威.探讨高层建筑疏散逃生与灭火救援[J].今日消防,2020,5(03):54-55.

[3]孔德刚.高层建筑疏散逃生与灭火救援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20,6(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