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8
/ 2

环境工程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探讨

候风芹

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夏津分局 山东省德州市 253200


摘要: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工作,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加强环境保护的必然产物。目前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并呈上升趋势,给人们的生活及生存带来了一定的威胁,负面影响日益凸显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共存关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环境工程建设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环境监测应用在环境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可以进一步推动工程建设的效率,提高建设效果,真正意义上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目前的环境污染现状。本文针对环境监测对环境工程建设的促进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建设发展管理对策分析

前言:

开展高水平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绝非易事,尤其是在我国长期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忽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影响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为了切实有效地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必须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作出合理兼顾,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整体优化。

 一、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内容和目标­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采样,运输、贮存等过程,测量方法­的统一以及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以及实验室的清­洁度、编写的文件等也属于环境临测质量控制的范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使监测获得的数据具有准确性、精密­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这五点是环境监测数据的基本要求,也是根­本目标。准确性指测量结果与客观环境要很接近。精密性指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平行性、重复性和再现性。在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获得典型环境数据­就是代表性。可比性指环境监测数据的采样、监测全过程可比。按预期的计­划取得系统的、周期性的或连续的环境数据就是完整性。

二、关于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的简要分析

        1.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确保环境监测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只有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升环境监测的效率。现阶段,由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上不完善,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没有形成约束力,导致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混乱,导致环境保护工作无法执行到位。

        2.环境监测现场质量监管力度不够

        现场监测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涉及内容比较多,且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例如环境因素和设备因素人员因素等都会为环境监测带来影响。现阶段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对于现场监测质量的控制力度非常不到位,同时也缺少一些先进的设备支持,这使得在现场监测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大的漏洞,影响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3.环境监测技术有待提升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物也出现了多元化。环境监测技术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要想提升环境监测的质量,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及信息的准确性,就必须要加强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尤其是近年来雾霾污染物愈发严重,传统的监测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的需求,在对环境监测管理中许多监测方法手段比较单一,没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其有效性和可信度也难以得到保障,家道成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缺乏时效性。现在都很冷的环境质量控制模式主要是利用对数据的比对,导致在质量管理工作局限于盲样考核和能力验证。

三、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对策

        1.强化质量管理

        环境监测的数据的真实性是衡量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标准,工作人员应当将数据质量当作是监测工作的生命线,认真做好质量监测的控制工作。在实际工作当中,有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实施工作,充分熟悉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以后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以此保证各项工作环节处于受控状态。设备应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监测设备使用方式不当、陈旧落后、维护不善都会对数据生成产生消极影响。为此,环境监测单位要对设备的使用行为作出规范;拨付足量资金用于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将设备的维护工作明确到岗位,落实到个人。除了工作流程和设备维护方面的优化之外,环境监测单位还要逐步推进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工作,对监测布点、采样、现场测试等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为了更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真实性,监测质量应当与责任连接,将数据真确性与绩效考核联系起来,这样就能有效地减少人浮于事的状况。

        2.注重队伍专业素质建设

        环境监测工作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一线工作人员,所以工作人员是否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将会直接影响工作质量。为了充分适应深化改革的背景环境,不断提高环境质量及污染源动态变化状况,环境监测单位应当建立起长效的内部人员专业能力培养体系,让工作人员在参加工作以后还能有持续提升专业素养的途径。考虑到当前的监测技术和分析方法安发展迅速,监测工作承担的工作压力也在日益提升,相关单位在培养专业能力时应当将重点集中于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上,以此提高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

        3.优化监测形式

        环境监测工作千头万绪,完全依靠人工实时监测很容易出现纰漏。为此,环境监测部门要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建立具有共享性的环境监测网络平台,将监测数据的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共享、数据交换和数据管理集成起来,以便工作人员调用和处理监测信息。

        4.做好应急能力建设

        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需要监测体系的支持,环境监测单位在完成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当适当兼顾应急能力建设。在应急能力建设过程中,环境监测单位应当从这几方面入手:首先是完善应急监预案,对成员、机构、职责等方面作出统筹,确保意外事件发生以后监测部门的有序运行;其次是强化装备能力建设和应急监测技术的演习,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所需的监测工作要求更高,装备强化与演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应急能力;最后是风险源数据库建设,工作人员只有在充分了解污染物特性、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才能做到从容应对。

5.优化质量管理程序,运用多种监管手段­

        与此同时,在环境监测的相关质量管理程序上要予以适时地优化和改­进,使质量管理程序能够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满足环境监测事业的­需要。在构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程序时,一定要注重整体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体现出整体最优化的原则。在监测和监管的手段上也要进行不断地发­展,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在监测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上也务必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对于新的环境污染物挥发性有机有毒­物。持久性难降解有毒有机物,生物环境安全以及激素类­的解决上只有保证了设备上的先进性,才能对这些污染物做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回。

        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已经拥有­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模式,但是,与国外的其它发达城市相比,­仍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为此,我们更要吸取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技术,创­建出一支支高素质的质量管理队伍,从而提高了环境监测的质量,为我们的­环境保护和科学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张亚琴.如何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3):98.

[2]牛春雷.环境监测工作中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相应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