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情境的创设与探究性问题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8
/ 2

小学数学学科情境的创设与探究性问题的研究

刘军玲

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学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20

摘要:依据新课程的教育指导,在数学的素养立意下,结合学生的培养目标及方向,教师需以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学习等为原则,以促使学生能够在此期间有效学习数学知识,并形成良好的数学综合能力,从而实现综合培养教育的目的。本文将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展开教学探究,推进科学化数学教育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情境创设;探究性问题

引言:

从现时代下对于小学教育的指标要求来看,其更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并在此期间特别提出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创新实践探究能力、自主学习等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情境创设+探究问题”的有效结合则能够得以满足这一标准要求。即在具有趣味的情境氛围下,引入具有探究性问题,让学生探索其中的知识,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1. 教学情境的创设

  1. 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的创设与建构能够更好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理解,在众多的教学方式中,亦是较为符合小学生成长学习规律的方式,因而在情境的众多构建创设之中,教师则可首选生活情境,以促使学生能够在其有限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并理解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掌握。同时,生活情境的创设亦能够促使小学生形成并产生问题,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从而推动其探究意识与能力的发展与落实[1]。例如,在四年级学习“三角形”这一部分时,则可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具有“三角形”特征的物体,进而让学生思考其中的相似之处,并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作用有哪些?它的特征是什么?你能举例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的现象吗?”等等,进而让学生发动其思维动力,联系生活思考关于三角形的现象,此时,教师亦可设立示范引导学生思考,比如,“在我们去影楼拍照的时候,常常会看到照相机的支架,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设计为三角状?”,进而在教师的启发下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此一来,学生则能够更好的感受数学并理解数学知识。

  1. 过程式情境

以往的教学中通常是以让学生直接运用数学公式解决数学问题,并没有引导学生推导公式的来源以及推导过程,而事实上,数学的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是以促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内容,并提高其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2]。因而教师在知识概念、公式等部分的讲授中,亦需要将推导过程给予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则可通过构建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一同探析推导,以在知识的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及探究能力。例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教师则可先构建具有趣味的情境内容——“临近节假日,餐饮店老板决定给自己的员工购买一身品牌运动装作为夏季工服,假如一身夏装328元,老板需要给21名员工购买,他需要给运动店付多少钱?”,进而让学生依据情境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在这一情境题目中,计算方式并不难,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探索“328×21”的计算方式,在此期间,教师则可通过问题引导、提示等方式带领学生思考探究,比如,“乘法口诀还记得吗?2位数乘以1位数怎么计算的呢?3位数乘以1位数又是怎么计算的呢?你能依据这样的方法探索3位数乘以2位数的计算方法吗?可以借助计算器辅助验证和探究。”,此时,学生在探索运算方法时则有了明确的方向,从而增加其知识推导效率,同时亦能够促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推导是以建立在原知识基础之上,并通过不断的实验、猜测、论证等过程,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如此一来,则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方法,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1. 自主探究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其能够通过自身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知识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则需注意给予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问题意识,以促使其对于探究知识的求知欲更加强烈,推动其更好的参与探究过程[3]。例如,在《观察物体》中,教师则可先通过构建情境,以促使学生在情境中增强体验感,比如让学生以4人一组,并以“麻将桌”的形式,分别坐在正面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进而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玩具模型,并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玩具景象与小组分享,此时,学生则会发现所看到的景象不同,进而产生疑惑——“既然看到的是同一个物体,为什么会不同呢?”,由此,学生的探究欲则得以被充分调动,进而以此为主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在情境中体味到数学问题的趣味,亦能够在乐趣中激发其探索欲,从而积极投入至思考探究环节中,并与组员分享交流中将知识信息有效获取,以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

  1. 实践应用

实践的培养是学生在学习期间需具备的重要内容,因而在情境探究的教学形式下,教师亦需要注重将其应用至实践活动,以促使学生在更为立体的“题目”中,发挥课堂所学知识,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过程,亦是探究培养的一种方式

[4]。因此,在这一类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设计实践主题时,则需构建具有开放性题目,以拓展并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其在探索的同时发展其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应用解决能力,推进其数学的学习更加全面的发展。

  1. 结束语

在情境的构建中可结合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一特征,构建具有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氛围,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更为有效的理解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小学生数学生活化的基本意识。在这一模式下,教师需注重情境教学问题的优化设计,并给予学生更多的可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从而实现高效率有效学习。本文主要以“情境的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实践运用”等为依托展开论述,除此之外,教师亦可结合自身实际构建教学模式,以将“情境+问题”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指导效果,增强小学生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国娜.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31).

[2] 李宏富.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研究[J]. 新课程(教研版), 2019, 000(008):150-151.

[3] 孔劲松.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2):177.

[4] 张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问题的有效性探究[C]// 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