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分析与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8
/ 2

初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分析与探析

黄开案

南宁市邕宁区那楼中学

摘要:初中是学生完善自身学科知识架构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全面提高自身身心素质的黄金时期。初中教师会基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为他们带来更加优质的课堂教学内容,但厌学现象的出现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学生厌学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初中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每一名“学困生”的成因,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他们带来更加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指导,这样才能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同时为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带来更大的帮助。本文首先阐述现阶段初中学困生的主要形成原因,然后具体探究转化初中学困生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育;学困生;转化策略

引言

转化“学困生”是每一名初中教师肩负的重要教学任务,同时也是提高班级整体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教学背景下,能否有效转化学困生已经成为判定一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参考。初中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厌学现象对初中生造成的危害,同时通过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消除学困生的学习困境。这样才能为更多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未来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而实现这一目的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学困生的主要形成原因。

1.初中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造成初中生厌学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从影响度角度出发可以分为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与学校因素四个部分。首先是个人因素,这也是让学生变为“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日常的行为方式很容易受到自身情绪的影响,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十分抵触教师、学校与家长的管教。再加上一部分学生深受网络游戏、电影动画等娱乐方式的诱惑,便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在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物上。注意力的分散让这部分学生跟不上课堂上的教学进度,最终让学生陷入恶性循环成为常规意义上的“学困生”。

其次是社会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自身学习观念的主要因素。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初中生有了更多了解外界事物的途径。但他们的思维方式仍然较为稚嫩,很容易受到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例如“读书无用论”与拜金观念、超前消费观念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身的思想观念。在这种环境下,很多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最终成为了抗拒学习的“学困生”。

最后,来自家庭与学校的影响也是初中教师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来说,很多教师虽然关注学困生,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只是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这种理念是十分片面的,也无法真正有效地转化学困生。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并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来自家庭的负面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会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下产生自卑、孤僻、自暴自弃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初中生的学习,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

2.转化初中学困生的有效策略

2.1注重情感教育完善学生思想观念

为了更加有效地改善初中生的厌学现象,初中教师必须要从学生实际需求角度出发,给学生带来更加全面的教学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建立起更加成熟的思想观念,并且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首先,教师要带领学困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树立起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很多学困生不喜欢学习的主要原因,本质上还是对未来的迷茫,他们不知道学习能够带来怎样的改变。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自身的人生经验,站在学困生的视角为学生讲解学习的重要意义,同时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定连续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激励下,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当中。其次,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这不仅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在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教师就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2.2加强环境建设提高学生学习体验

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良好学习环境的方式,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学习体验。首先,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教师要让每一名学生都充分认识到,自己是班级集体中的一部分。同时教师也可以建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学生通过互相之间的互相互助,全面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这种更加对等的身份地位能够有效打消学困生心中的抵触情绪,从而有效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质量。其次,教师也可以通过家校共育模式,让家长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中。家长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为学生的课后学习工作提供更多的监督和帮助。

3.结语

综上所述,学困生是现代初中教学工作中不能忽视的一个特殊群体。初中教师要基于现有条件,积极探索更多能够有效转化学困生的教学策略。最终针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为他们带来更加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指导。这样才能有效转化学困生,同时实现现代初中教学质量的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完代才让. 初中学困生转化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189.

[2]吕培瑶. 初中学困生自我价值感、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5,1(14):116-117.

[3]刘海英,程琳. 初中学困生行为的心理分析及转化策略[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0):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