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探究性实验,激活初中生物课堂——以"探究蚯蚓的生活习性"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8
/ 2

巧用探究性实验,激活初中生物课堂——以 "探究蚯蚓的生活习性 "为例

何常华

四川省广安中学,四川省广安市 638500

摘要:通常情况下,教师贯穿教学过程把问题作为课堂主线,就是一般所讲的“问题式教学”。生物教师积极不断的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发现与生物学科相关的科学原理以及重要概念。在初中教学的课程中,生物是具备较强实验性的学科,灵活使用问题式教学在初中的生物课堂,帮助教师有效开展相关的实验进行知识探究,并且提高学习效果是本篇文章主要研究的重点,以“蚯蚓的生活习性”为主要例子展开研究探讨。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初中生物;蚯蚓;问题式教学

引言

通常都是讲解释科学原理、阐述相关的科学知识作为初中生物教材的主要内容。所以,一般情况下,初中生物课本过分强调了科学性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生物课本对趣味性的缺乏。这容易导致教师采取以往的教学模式——“满堂灌”的教育方法。考虑到依然有许多弊端存在于该教学模式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着更多的相关改进以及人们对此的质疑。新型的教学模式脱离了理论层面,直接趋向于教师日常教学。以后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初中教师一个人孤独的表演,而是教师与其学生之间来自灵魂深处的沟通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考察教师个人能力的教学水平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能够自主性的参与进“教学对话”。容易调动学生生物课堂学习兴趣以及参与度可以通过问题式教学的开展,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探索欲以及好奇心。开展问题式教学,通常都是把“问题”作为课堂教学中心,开展的活动都是围绕“问题”而创设的,因为初中生大都生物基本常识不够,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式教学方式,调动初中生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可以询问学生,“人要呼吸那么植物,植物也需要呼吸吗”,从而引入光合作用的学习;“有些动物没有鼻子,那么它们是如何呼吸的呢”,从而引入学生对动物器官的认知的学习。

如果进行课堂教学时,只是开展形式单一的问题式教学处理生物课程,并且初中的生物学科都建立于实验基础之上的科学课程。所以,将问题式教学与探究性实验教学进行充分结合,达到“强强联合”的教学效果。不仅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更能够促进学生“脑动”和“心动”,让课堂的主人真正为学生所拥有。接下来,将以“蚯蚓的生活习性”为探究例子,具体阐述如何运用探究性实验以及问题式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

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将探究性实验分为九个字项目,但是“蚯蚓适应的土壤生活的特点”与探究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将问题作为主线,且彼此联系九个探究性实验作为一个整体。并且教师在进行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时,需要对学生进行提问以及追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再进行总结,最终得到相应的探究结果,有助于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目标。

一、实例分析

(一)构建问题语境,使用谜语引入新课

教师对学生进行谜语提问:“两头尖尖相貌丑,脚手耳目都没有,整天工作在地下,一到下雨才露头。”同学们猜猜这是哪种动物。(A黄鳝、B鲫鱼、C、蛇、D蚯蚓)

追问1:同学们,从以上所说的谜面之中,你能获取哪些与蚯蚓相关的信息?

分析: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将本节生物课程主题导入,既充满了童趣,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够有效地直奔课堂主题—探究蚯蚓[1]。谜语的谜面之中都潜藏着一些与蚯蚓相关的生理特征或生活习性,这就是该谜语的最妙之处,为做实验做好铺垫。学生可能在刚看到谜语时,不是很容易立马想到蚯蚓,所以教师可以适当降低难度,给出四个有关联的选项,帮助学生进行思考、研究、分析,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出正确的选项。

(二)探索蚯蚓生存环境

教师提问:根据以上所说的谜语,同学们可以以此作为参考,推测蚯蚓常常所在的生活环境是怎么样的?(干/湿、阳光明媚/昏暗)

追问1:同学们课间都出去挖蚯蚓了,那么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蚯蚓一般在什么地方能够被挖到,为什么?

教师总结:较多的同学都认为,蚯蚓喜欢在一些潮湿且昏暗的地方生存,那么接下来我们通过三个小实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项目

实验1对温度的反应

实验2对亮度的反应

实验3对盐度和湿度的反应

结论

蚯蚓喜欢温暖的地方

蚯蚓喜欢昏暗无光的地方

蚯蚓不喜欢盐,喜欢湿地

分析:使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动手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生物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让学生在校园里亲自动手挖蚯蚓并且进行汇报[2]。经过教师多方面的追问以及引导,学生能够大胆的推测出蚯蚓经常生活的环境,并且能够通过小实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3]

(三)研究蚯蚓生理特征

教师:通过挖蚯蚓,我们见到了蚯蚓的外表,那么蚯蚓的外表是什么样的?

追问1:蚯蚓身上有许多分节之处,那么身体分节,对蚯蚓正常运动有什么意义?

追问2:蚯蚓的体表摸起来是粗糙的,而不是光滑的,这是为什么呢?(尝试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追问3:在蚯蚓的日常生活中,刚毛有什么用?

分析: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可以通过观察蚯蚓的具体外形。想要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得到有效提高,途径之一就是进行操作实验,在教师的提问之下,学生容易想到蚯蚓的体色可以使蚯蚓很难被天敌所发现,体色即保护色。蚯蚓的体形是分节形态,这样对蚯蚓的运动带来较好的帮助[4]。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究这部分内容时,初中学生很难把蚯蚓的运动与刚毛联系起来,所以教师要经过循序渐进地追问,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起蚯蚓运动与刚毛之间存在的联系,并且最终得出结论。

二、结束语

总而言之,巧用探究性实验,以此来激活初中生物课堂。不仅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技能,以此来对重要概念进行理解、应用以及推广。通过实验,探究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总结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都能得到明显的提高,这不仅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达成一致,也有助于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宋泉颖.巧用探究性实验带动初中生物课堂——以"探究蚯蚓的生活习性"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8,034(004):46-47.

[2]宋泉颖.问题式教学在初中探究性实验生物课堂的应用-以探究"蚯蚓生活习性"为例[J].中学英语之友: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11):116-117.

[3]宋泉颖.问题式教学在初中探究性实验生物课堂的应用-以探究"蚯蚓生活习性"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11):P.116-117.

[4]奚天雪.POE策略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9,035(00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