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2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探讨

易情情

温州市双屿小学,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在我国小学阶段,由于音乐成绩没有纳入到考试范围内,所以大部分的学校和教师对音乐教育没有过多的关注,一些音乐教师的专业性也不强;但是在我国新课改的环境下,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音乐教育中包括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等,这种状况要做出相应的改变,要加强音乐教师的重视程度,要积极探寻培养当代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引言

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还在运用传统的音乐教学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探索新的教学形式,转变当前的教学理念,将音乐教学中的教育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促使学生产生积极自主学习音乐的兴趣,体验音乐中的魅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深入理解新课标,转变音乐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和学生一提到上音乐课就没有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最让教师和学生头疼的是音符的学习,一上音乐课就要面对各种不熟悉的音符;有的学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让我记住这些音符是不大可能的,这些音符太难了”,上音乐课就像是上刑场一样难;这种现象非常的常见,因此音乐教师要引起注意,对这种现象认真的思考;在长期传统的音乐教育环境下,音乐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非常单一,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教学方法单调,死板,和音乐的艺术性是相违背的;在音乐教育中许多音乐教师将重点放在音乐技能和方法的传授上,对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培养所忽视,更注重的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情感所忽视,使得音乐教育失去本身的意义,这样的现象对学生的独立性,情感体验、审美观念、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音乐教师要改变过去的这种认知,明确音乐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它是学生基础素质教育中的一种;通过音乐教育中的艺术体验,真实的反映出人们的思想情感,促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去感受音乐教育中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变现能力和鉴赏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认识生活,感受生活[1];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其身心健康的成长;基于此,我国的音乐教师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出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促使每个学生都能个性的发展,利用创新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用心去创造能力,使其养成人格健全的个性。

二、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要想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了解,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和学生成为良师益友;当前的教学中一大批的年轻教师进入学校,这些青年教师在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上要比岁数相对较大的教师占一定的优势,容易和学生成为朋友并且和学生共同学习,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他们的心情,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加深了解学生,提升学生的信任程度;通过一定的交流时间,会对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的情况进行掌握,并帮助他们找出解决困难的方法,久而久之,他们也会更加的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让学生消除对音乐教师的畏惧心理,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让学生对自己只有尊重之心,没有害怕之心;音乐教师要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付出更多的爱心去关心自己的学生;其次将音乐的美充分发挥出来,让音乐走出教师,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创作中,大胆的尝试创作,运用现代化技术展示音乐图片,或者教师为学生进行示范性的演唱,引导学生感受到音乐教学中的美;演示教学的方法最为直观,可以带给学生真实,具体生动的体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挖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拓展学生的思维;音乐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示范音乐教材的演唱内容,再根据音乐课本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示各种乐器,然而在进行演示之前,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研究,明确教学的目标,为示范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演示教学的同时也要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欣赏,促使学生深刻理解音乐主题;在演示的过程中还要对作品中重点和难点部分突出演示,有利于学生更深的理解;还要鼓励学生将自己对音乐的意见进行表达,并且做出合理的总结和评价,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融入多媒体技术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开拓音乐视野

在过去的音乐教学中,播放音乐的时间基本占去整节音乐课,讲解的内容非常少;这样的形式会让学生产生音乐课就是播放音乐,听音乐的错觉;学生对音乐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和各种音乐器材的认知非常的陌生,学生没有失去了解的兴趣[2];但是在当前多媒体的融入中,体现出不一样的教学效果,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还可以给教师减轻教学上的压力;还会加深学生的记忆印象;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可以将乐队的表演形式充分的体现出来,让学生了解音乐指挥的作用和风格,体会音乐的情感,以及认知各种乐器,各种民族服装等,在真实的音乐场景中,丰富学生的听觉和视觉;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的难度,学生也会静下心来去倾听音乐,感受音乐,并积极的参与到音乐课堂的学习中;基于此,学生对音乐课程也会产生不同的思想情感,加深音乐的理解,真正的实现欣赏音乐的目的;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让学生在基础音乐的学习中去享受音乐,学习音乐,并且积极的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让学生的音乐基础更加的稳固和扎实,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音乐素养;所以音乐教学形式一定要灵活,丰富音乐课堂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多样化,趣味性,使学生开开心心的去学习音乐中的各种技能和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实现素质音乐的教学目标。

结语

总之,音乐教师要想进行有效的音乐教学,不但要创新音乐教育的方法,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还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去真正的了解学生,并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出谋划策;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正的感觉到教师的关心,进而积极自主的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去感受音乐教育的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婷婷.谈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J].新课程,2021(15):175.

[2]苏晓燕.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J].当代家庭教育,2020(34):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