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危险源识别与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2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危险源识别与安全管理

王明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11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建设和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建筑行业在新时期背景下稳定、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一直在不断加快,但是城市内部现有土地资源越来越稀少,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城市内部的高层建筑项目越来越多,施工范围也一直在不断增加。这种形势下,基础施工对应的安全问题逐渐受到重视,众所周知,在目前的高层建筑施工中,基础施工的安全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后期整个建筑的使用安全性、稳定性。因此,要结合现实要求,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实现基础施工危险源有针对性的识别,以此来保证安全管理对策的全面有序开展和落实。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危险源识别;安全管理 

1工程概况

本文针对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危险源展开深入分析时,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全面性、合理性,与实际工程案例进行结合,以此来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策。某高层建筑基础施工项目在规划和建设时,项目的总建筑面积在经过详细的统计后,确定为123422.05m2,地上的总面积和地下车库的总面积分别是104546.26m2和12783.31m2。除此之外,人防面积是3573.72m2,设备用房的整体面积在经过统计后确定为2518.76m2。该工程项目主要是由酒店以及酒店配套相互组合而成,酒店以及公寓式酒店主要是26层、23层的主楼。其中,单层的建筑面积基本上都是1122.92m2。

与该工程项目的建设地理环境和位置进行结合分析时,不难看出该工程项目所处位置的交通流量非常大,同时车辆以及行人数量也相对比较多。该工程项目属于高层建筑,自身结构相对比较高,交叉施工环节也比较多。需要投入的施工工期比较长,对该项目建设提出的要求也比较高,安全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2危险源识别以及对应控制对策

2.1行为错误控制措施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项目在规划和建设时,由于施工环节相对比较多,所以涉及的危险源也比较多。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对危险源科学合理的识别和有效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人员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众所周知,工程项目在施工时,所有施工环节都必须依靠人力来进行,所以人员安全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安全生产管理当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存在问题相对比较多的一个环节。在这一基础上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对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通过各种行政奖励或者是规范化管理等手段,尽可能大范围的实现安全知识的传播,以此来保证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能够得到强化,实现施工安全效益的稳定增长。

实践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要与对应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双方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能够落到实处。尤其是对于劳务分包或者是专业分包的施工人员而言,要对整个用工过程展开科学合理的监督和管理。在各分项工程项目具体施工之前,要对各分包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保证工人的整体受教率能够达到100%。无论是冬季或者是夏季,都要分别展开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活动。这样能够实现季节性的施工,避免受到季节气候条件的影响。对于特殊工种也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和重视,保证安全教育的有效落实。通常情况下,现阶段的教育形式普遍以书面考试和民工学校这两种方式为主,最终考核达不到合格标准的施工人员,不可以进入施工现场。只有施工人员自身的考核标准能够满足实际要求,达到考核标准体系的规范化要求,才能够准许其进入到施工现场,完成一系列的施工任务。另外项目部门还要不定期地对社区治安以及卫生管理等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邀请,其根本目的是保证现阶段建筑施工现场所有施工人员可以接受到专业的安全法制教育。同时还可以保证其自身的社会服务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以此来保证施工人员的法律法规整体认知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施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学会如何使用已经学习和掌握的法律法规、相关条例等内容,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避免各类危险源的发生。

2.2设备、设施以及机械伤害风险控制

与该工程项目的具体建设要求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在该工程基础施工活动具体展开中,在平时运输施工方面需要两台双笼施工电梯来完成垂直运输。同时还要配备三台塔吊,以此来保证各施工环节的有序开展。为了从根本上保证这些大型机械设备在整个安装以及维护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对应单位出具一定安装资质,同时还要保证安装人员自身具有丰富的经验,这样才能够保证这些机械设备在后续使用时的可靠性。对于项目部门而言,要与塔吊或者是施工电梯安装维护单位之间签订相关协议,将所有涉及的安装以及拆卸等各流程方案全部都编写在其中,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对总包以及分包自身的安全责任和义务进行确定[

5]。将这些内容全部都纳入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编制中,以此为基础有利于强调各方的基本责任,保证所有环节都能够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的规范化操作流程进行,以此来避免设备以及各类不同设施自身存在的缺陷问题,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各类机械设备伤害风险的有效规避。

2.3电危害及触电风险控制措施

众所周知,在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中,电力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电力资源科学合理的应用,有利于保证各环节施工的顺利实施,同时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但是在用电方面如果无法实现科学合理的管理,那么很容易就会引起触电风险,甚至严重时还有可能会造成现场施工人员自身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因此,要加强对临时用电的管理力度,对总配电柜进行科学合理地设置,同时还要在每一个楼层对分配电箱进行设置。对于各分包单位而言,要自己配备质量达标的开关箱,同时还要保证计量工作的有序开展,只有专业的电工才可以对相关设备进行操作。各种不同类型的用电设备在具体使用时,必须遵守“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基本安全原则,这样才能够避免出现漏电等危险事故。除此之外,在实践中还要加强日常的巡检力度,对于现场所有临时用电情况要进行严格有效的巡视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针对临时改道的线路要提前进行申请,项目部门要安排专门的电工进行排查和深入调研后,达到标准才可以实施,否则不可以随时对线路进行更改。只有实现对各类危险源有针对性的识别,从源头处实现对这些危险源客观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做好预防和控制,才能够实现对各类风险的有效规避。

3结语

在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安全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针。尤其是要以预防为主,提前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避免一旦出现问题时,无法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基于此,要实现对安全管理责任合理的分解,对符合现实要求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和应用,同时还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避免出现责任互相推卸等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高层建筑基础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落到实处。通过这种方式在实践中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把各类安全事故以及相关问题隐患全部都消灭在源头,避免高层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的质量受到严重威胁,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各类经济损失等问题的有效规避。

参考文献

[1]雷丽贞,邓朗妮,廖羚,等.基于BIM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危险源管理研究[J].广西科技大学学报,2020,31(2):54-59+67.

[2]赵尤蕾.高层住宅施工过程危险源分析及安全管理探讨[J].四川建筑,2019,39(4):3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