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管理重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2

探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管理重点

刘学锋

37132519850123****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断推进带动建筑行业的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是建筑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达到规范要求,符合投入使用的标准,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实用性,­必须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开展重点管理工作。本文首先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特点,并总结了当前部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并据此提出了几点质量管理工作重点。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管理;管理重点

最近几年来,由于我国新型建筑工业的快速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作为现阶段建筑行业的重点施工方式,已经­被大量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应用到实际中,并取得良好应­用效果。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各个主管部门结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设计环节、施工环节与验收环节遇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规范与标准,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大范围应用起到良好推广作用。

1质量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工程质量监管的体系和机制不完善

­建筑工程领城立法的完善对提高工程质量,避免损害工­程质量的行为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主体的不规范行为以及隐蔽性不规范行为依然存在。如­招投标过程中的串标、最低价中标、工程转包等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安全,并影响了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存在重成本而轻质量的情况,不仅­降低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维成­本。因此各级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工程­进行惩罚或是出台相应的规定对此进行约束。此外,独立的­监督机构是工程质量行政监管实施的重要保障。监督机构隶­属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行使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的权力,以保证公众利益的实现。根据市场­和工程需要,监督机构可以依法对工程中违反相关条款和规­范的单位进行行政处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违规操­作的可能性,也可以树立一种模范督导的作用,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为了让监管机构的权力更合理合法,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应该讲一部分权力分割给独立的监管机构,保证监管­的效用。

­1.2质量监管部门缺少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意识,沟通低效

­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分为项目立项、项目准备、实施以­及项目运营维护阶段。在当前的环境下,质量监管主要是由­各级建筑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监理单位、项目管理单位、质监­站等承担,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监管工作只是在施工­设计审查、招投标过程监管以及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等。由此­可见,监督机构的监管职能只在前期和施工阶段起作用,而­对于投资决策阶段和后期的交付使用阶段,没有完善的配套­监督制度。从实际的监督工作观察看来,行政主管部门在前­期的监管过程中也没有进行内部的有效的沟通。例如横向角­度上看,在工程实践中存在明显的工程设计缺陷,但是由于­质量监督机构和设计单位没有实现正常的沟通,导致工程设­计缺陷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重视和解决,因此注重动态的监­管是十分重要的。在纵向角度上看,从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到各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及其与所属的质量监管­机构之间等等,也存在信息沟通不及时,各级责任不完善的问题。­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管理要点

­2.1合理选择相应的预制构件

­预制构件的质量,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故采购人员要遵守预制构件采购流程,明确预制构­件的采购要求,了解采购标准,尽量选择质量高、型号规范­的预制构件,保证施工现场中的预制墙板和现浇边缘构件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每个预制构件有正规厂商出具的合格说­明。预制构件运送完毕后,检验人员需要采取抽样检测方法­进行有效检查,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到施工现场。在检查­各个预制构件时,检验人员要重点检查构件的质量证明书,­了解预制构件的结构特征,包括其性能特点,并结合预制构­件的外观,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此外,检验人员还要­做好预制构件尺寸偏差检查工作,对构件的其他性能进行科­学检验,保证施工现场中的各个预制构件真正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2.2适当提升灌浆质量­

在开展灌浆工作的过程之中,管理人员需要结合施工­方案内容,全面掌握灌浆标准和要求。例如,在钢筋套筒灌­浆过程中,可以采用模拟灌浆方法进行灌浆,并结合模拟效­果,做好相应的检测工作,保证该灌浆方法满足施工需求之­后,可以开展钢筋套管灌浆工作。为了更好的提升工程灌浆­质量,施工人员可以按照下列施工流程进行灌浆:①在灌浆­之前,需要严格控制周围环境温度,保证周围环境温度不低­于5度,如果是在冬季进行灌浆,则务必进行加热保温处理­工作,有效提高灌浆速率;②结合工程施工要求,妥善控制­水、灌浆材料比例,保证二者的比例符合相关规定后,才能­够将二者进行合理搅拌,使得水与灌浆材料能够充分混合,­提升灌浆液的流动性能;③灌浆过程当中,专业的检验人员­需要全程实施监管,并做好记录工作;④严格控制灌浆时间,­已经配置完毕的灌浆材料需要在30min之内全部使用。

­3质量监管体系的构建

­3.1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监管­

明确建设单位的首要质量责任,建设单位是影响工程质­量最重要的质量责任主体,理应承担首要质量责任。目前法­律法规对建设单位质量责任的规约较少。建议应在立法中­明确规范建设单位的市场行为和质量责任,强调并落实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的首要责任。规范合同签订,在建筑业­交易过程中,建设单位一直处于强势地位,经常出现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权利义务不对等现象,应规范市场各方交易行­为,要求建设单位严格执行标准合同文本,可以增加、但不­得删减,打击“阴阳合同”问题。保障建设资金到位,针对­建设单位工程款付款不及时,参与方垫资承包问题,建议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预算中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列支监理­费、检测费等影响工程实体质量的费用,根据工程进度和验­收情况,管理好专项费用流向和拨付,研究推行第三方专项­资金监管制度。

­3.2施工单位­确保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机构完整,加强对施工单位项目­管理

机构人员配备的监管,确保项目管理机构组织完整,对缺岗、不履职的项目经理及重要岗位工作人员要及时处理,­对违反合同规定擅自变更项目部成员的施工单位给予处罚。­更进一步的,要建立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动态考核制度。对项­目部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杜绝一人兼多岗、缺岗等现象,­一旦发现,要计入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给予扣分、继续教­育、暂时吊销执业资格、罚款等惩罚,同时处罚本人工作单­位。结合国家“四库一平台”的建设搭建企业信用体系,规­范施工方行为,对盲目压缩工期、违法转包分包的施工单位­一旦发现,则要将其计入信用档案,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处罚措施包括经济处罚,以及资质降级、市场清出等­途径。调整建材和预制构件质量责任分配,预制构件和原材­料进场前施工单位应做好质量检测,必要时可以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预制构件质量检测工作。如果施工单位使用已­经具备质量检测合格报告、但实际质量未达到标准的建筑材­料或试件,而造成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构件供应商、质­量检测机构共同承担质量责任。落实保修阶段质量责任,项­目竣工验收后,现场施工单位须履行保修期质量安全责任。­针对质量确认责任鉴定、赔偿等常见纠纷,应大力推广工程­质量缺陷保险制度,规范质量问题鉴定步骤、责任范围、补­偿标准等,保证建筑产品保修期的质量责任落实。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装配式建筑的质量问题的准确识别有利于­该生产方式的顺利推广,本研究梳理的质量问题、表现形式、­问题产生原因,从组织、文化、流程控制、技术保障和信息­化协同管理五个方面提出了质量问题改进机制,可为现场质­量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制定措施控制和减少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谭伟.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管理探究[J].居舍,2020(13):144.

­[2]袁光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管理与验收[J].建材与装饰,2017(50):197.

­[3]徐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管理重点[J].工程质量,2017,35(12):1-4.

­[4]蒋勤俭,黄清杰,常双九,徐运博.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管理与验收[J].工程质量,2016,34(0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