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化常识教学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2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教学之我见

刘红云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 广东中山 528400

摘要:针对高中阶段文化常识教学的混沌局面,本文提出三个层次的完整应对策略:决策者应界定好概念并明确考察范围,执行者应尽力编写出一套全面而有趣的学习教材,学习者应该回归情境去体验生活化的知识。

“文化”一词涉及的内容几乎是无边的,正如余秋雨在《何谓文化》中所说:“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学生们为了备考而要学习的只是文化中极小的一部分“常识”,却因为学习范围的模糊不清而要面对浩如烟海的典籍资料。他们也许花了极大的工夫去学习文化常识,可考试中的一道偏题怪题就足以浇灭他所有的学习热情。现状就是:命题人看缘分——选哪个方面来考察,随缘而定;老师靠投机——准备什么样的资料给学生看,是根据自己的见识和对以往考题的研究,先行在心中做出主次优劣的阉割;学生凭性情——对于如此漫无边际而又只值几分的小题,要不要下功夫去学,就因人而异了。实际上,文化常识的教学已经沦为“鸡肋”,老师既不敢盲目花大量时间去备考(事实上也不知道往哪里用功),也不能粗暴地替所有人选定一个名叫“放弃”的路子。然而,文化常识的教学关乎民族文化的传承,关乎文化自信,也关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有识之士不得不“深思而慎取之”。

本文无意过多分析文化常识教学何以沦落至此,只想探讨一下面对现状我们应该何去何从,以引发同行的思考和决策者的注意。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决策者需要界定概念,分清本末,让“常识”一词明明白白,成为大家看得见的方向。

大家觉得文化常识漫无边际,这其实是误会。你可以说“文化”漫无边际,但“常识”怎能如此庞杂呢?从定义看,“常识”一般指从事各项工作以及进行学术研究所需具备的相关领域内的基础知识。作为后来人,我们怎么可能把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研究得那么清楚?就算能做到,又有什么必要呢?比如试卷中对古代科举考试的考察很频繁,我认为只要了解科举考试四个层级的考查方式(时间、地点、考察内容、主考人、晋级称谓、第一名的称谓等),就已经足够。曾见到有些试题竟然精细到殿试过后一甲和二甲的人数差异,或者考察“赐进士出身”和“赐同进士出身”的区别,这纯粹是强人所难!

高考命题对“常识”的把握其实还是很有技巧的,但有时也难免游离于边界之外,如2020年全国一卷文化常识题的几个选项: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转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关于“殿试”和“司农”的考察不算生僻,“主司”和“当轴”实在是极少听说的词汇,好在后面的解释有较多的字面关联,也在一定程度降低了难度。但无论如何,仍然会给备考者很不好的心理预期。老师可以选取他认为重要的、能称为“常识”的内容来教给学生,但是命题者如果随心所欲的话,老师们的努力就会白费,备考的有效性将遭到学生的强烈质疑,那么文化常识的教学工作只能长期陷于困顿。

因此,我们呼吁决策者(考纲的制定者和命题人)尽快界定文化常识的界限,明确指出考察的类别和难度,并给出适当的范例,以此减少基层师生在学习和备考时的盲目和无序。

二、执行者需要编订一套完备而有体系、正确而又有趣的教学资料,以此为纲领来指引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实践表明,一门学科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往往得益于有一套系统的教程,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一问世,研究古代哲学的人便有了可靠的依据;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当年风靡全国,迅速激发了众多青年对美学的热忱。系统性教程的出现,一般意味着该门学科的成熟。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决策者已经确定要持续考察文化常识,而且文化常识在语文教学中确实不可或缺,但是却没有人出面来整理一套关于文化常识的通行教材,大家一律在推脱回避,得过且过。

我们呼唤有志之士(尤其是教师队伍)来做这样的工作,只要做到以下两方面就行:一是要把几千年来文化各个层面的精华部分阐释清楚。作为大众普及版的读物,不必求深求繁,具体的思路,比如可以先由中华民族的地理、气候、周边环境分析出中华文明的认知特点和价值倾向(可参考孙伟平《家园——中华民族精神读本》);再进一步讲到各个思想流派的诞生与流传,分清诸子百家的主干和支流,讲明白儒家“以人为本,礼乐治国”和道家“道法自然,逍遥处世”的观念异同;再讲到儒家主流思想引领下的政治制度、官职体系、科举取士、礼法民俗、服饰器物、姓名字号等,以及道家思想(包括后来的道教和佛教)支撑下的天文地理、自然科学、节令历法、生活情趣、生死观念、艺术精神等——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国学知识大全”那样堆砌型的资料书,更要有清晰的脉络和内在的条理。二是行文方式要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能力和欣赏习惯。不宜有太多的考证或说教,而是介绍明白事物的来龙去脉,满足学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真正将陈年旧事“化腐朽为神奇”;也不宜有太晦涩的言辞,不要过于书面化的语言,如能带些轻松幽默的笔调那就更好。例如闻一多的《唐诗杂论》,高中生一般不会去看,但是有个笔名“六神磊磊”的自媒体作家写的《六神磊磊读唐诗》,却深得学生们的热爱,就因为他用现代化的视野和语言风格重新来诠释唐诗,打通了历史的隔阂。至于王力先生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学问很好,然而对当今的中学生来说,还是深奥了些。

三、求知者应该摆正态度,回归情境,在流动鲜活的文化生命体中汲取养分,而不是视文化常识为静态的死物。

作为求知主体的学生,也不能一味寄希望于别人。不可口的饮食未必没有营养,现在学不进去的知识在将来未必不能发挥作用,所以学习要理性。希望老师们能设法让学生明白:真正的文化常识都是在前人的平凡生活中自然应用的,都是后人从前人动态的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知识原本出于流动鲜活的生活,那么学习怎可脱离流动鲜活的生活?

反观现实,许多人把文化常识看作死的东西,当陈年古董对待,总觉得学这些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教条,无用而且无聊。殊不知,历史是当今的前世,当今是历史的延伸,两者本来就是一回事,我们学习过去的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明白今天的来历,也为了更好地珍惜今天的生活,不是逼迫大家发怀古之幽情,而是让大家明白自己的立身之处。这是人类文明的必然要求。试问你羡慕那些没有历史的民族吗?连自己的祖先过什么样的生活都不知道,也没有值得称道的灿烂文明,每天随波逐流,整个国家没有清晰的奋斗方向,那才是悲剧。

所以我们要懂得设身处地去体验历史,在动态生活中去学习知识。比如设想自己以现在高中生的年龄来到古代,会是什么情景——你正在寒窗苦读,还是在风尘仆仆地赶赴下一场科举考试?你此时的身份是一名秀才还是举人,你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还是双脚,你的衣服是麻布还是丝绸,你的前方是关中大地还是黄土平原?怀着这样的“穿越”思维,一步步、一点点把自己的身份合理代入到古代的现实生活中,用心去感受彼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用心去感受诗词中歌咏的那些悲欢离合,当一点一滴的体验终于汇聚成河,你的知识就成了完整的体系,你就学通学活了,顺便连那些诗词也读懂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文化常识教学这一现实难题,若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多方联动——要有决策者指明清晰的方向并严格执行,要有执行者勇于探索总结并尽快整理出一套切实可用的通行教程,也需要求知者主动融入异代的生活去体验真知。我们期待这样的时代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