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学校品格教育研究及工作推进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2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学校 品格教育研究 及工作推进反思

王建

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小学 610200

摘要:拓展品格教育的研究对象由单一的学生对象延伸向与学生相关的所有人;开发和创新更多训练和巩固好品格的方法,提高吸引力,增强实效性;融合学校德育工作,探索更多好品格形成的新路径;分层评价品格教育的效果,全面评估对品格教育带来的增益。

关键词:品格教育研究; 教师教育; 立德树人

一、引言

经过近一年来,学校品格工作室在常规推进品格教育实践研究的同时也不断的在对品格实践研究的对象、方法、路径、效果和增益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初步找到了制约品格教育在我校持续向前发展的紧箍咒。现将我们的一点粗浅的认识与大家一同剖析,希望品格教育之路越走越宽,品格之花越开越艳,让更多人的人生因品格教育变得更加美好。

、拓展品格教育的研究对象,由单一的学生对象延伸向与学生相关的所有人。

我们在推行品格教育教育研究之初,把学生作为了单一的研究对象。我们认为:进行品格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让好品格支撑孩子好行为;只要我们重视学生品格的引导、培养和矫正,孩子就一定能拥有好品格,好人生。但也正是我们太专注学生个体发展却忽视了周围环境对个体巨大影响力,让我们的重点培养带来的收益越来越低。如:我们在进行“真诚”主题训练时,我们教育孩子要真诚的待人,我们从真诚的人讲到真诚的事,从古代讲到现代,但回过头来看学生实际的运用时我们发现:我们所做的这些训练是让孩子知道了这些故事,这些人物;通过对孩子的抽样调查,孩子对我们进行的这些教育的评价是:这些人,这些事是书上说的;爸爸、妈妈还有家人们说:你真诚会被别人欺骗;做真诚的人要吃亏……

面对这些来自孩子们的真实反馈,我们发现:培养孩子良好品格不单单只着力于孩子,我们应该让整个社会都应该参与到其中,让孩子融于“大品格”的环境,让孩子习得的好品行有实践的土壤生根发芽,有身边真实的榜样作为目前行的目标,有客观公正的声音告诉他是与非。

于是,我们开始调整我们研究计划,我们将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纳入到品格教育研究的对象上至校长,下至伙食团员工;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加强了与家长(包括学生家庭的主要家庭成员)的沟通和联系,做到整体联动,做到言传身教,做到尽量避免给予孩子开倒车的“社会化”言论影响;此外,我们还借力国家大力推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孩子拥有更多形成好品格的正能量场。

、开发和创新更多训练和巩固好品格的方法,提升吸引力,增强实效性

品格教育研究是行动研究,归集起来就是一个字——“做”。要做,做好,方法很重要。过去,我校品格教育研究能在学校得以广泛推广并迅速成为学校一张靓丽名片主要得益于我们过去所使用的常规方法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新鲜的,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方法真正成为了常规动作,吸引了减弱,实效性也大打折扣。为此,不断创新培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我们在进行“有序”主题训练时,常规方式就是有序的人、事、物……刚开始,学生还有兴趣,到后来巩固时期,刺激已经变得微乎其微。于是,我们开始尝试开发有序小游戏:独木桥,穿越黑洞,比谁快……让孩子在游戏中领悟有序(什么是有序,为什么要有序,有序的好处等)。

由此可见,正确把握孩子的年龄、认知等特点,有目的性的创新品格训练方法,对于孩子好品格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品格研究的我们必须明确这一规律,全面提高品格教育实效性。

、融合学校德育工作,探索更多好品格形成的新路径

国家教育方针明确指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它体现出德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品格教育研究不是孤立的德育研究课题,它是学校德育工作落地的重要抓手。

过去,我们在进行品格研究时,把品格教育研究当成一般性课题来做,把品格教育和学校德育工作分割开来做,我们专门设置品格研究行进路径,为研究而研究,典型的两张皮的做法。如:我们在进行“爱国”主题训练的时候,就教材而教教材,就活动而活动,忽视了我们进行品格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我们德育教育的目的的同归性——立德树人。经过反思和摸索,我们将品格教育研究和学校德育有机、深度的融合在一起,利用品格教育研究的实操性和学校德育工作的必须性开拓了爱国主题训练新路径。例如:同样是爱国主题教育,我们在原来教材教育:故事、人物教育的基础上加入了国庆节主题教育日活动,利用国庆节这个全民爱国教育主题日为背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这样融入式的品格教育不再突兀;同时,品格教育的实践性活动也让学校德育寓教于乐,丰富多彩且更具实效性。

、分层评价品格教育的效果,全面评估对品格教育带来的增益

品格教育研究作为一个研究课题的形式在学校中进行推行,全面、正确的看待品格教育的效果及其增益是继续深入研究和推进的保证(无效的研究必将是没有生命力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尤其是孩子德育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历程,我们要多层次的评价孩子的进步和发展,善于发现品格教育带来的点滴增益。如:我们在进行“专注”主题训练中,我们不能将完全习得专注所有品质作为训练是否有效的评价标准,而是可以将专注训练目标进行分层,对达成度进行分级细化,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如:上课听课做到了专注,回家看书做到了专注,观看一则通知做到专注等等对这些孩子局部的专注行为进行肯定性评价,这样既增加了孩子继续学习的信心又让品格教育的效果得到了肯定,同时也增加了教师、家长及学校、社会对品格教育持续关注、支持的动力。

在这里,我们还想特别说一说正确对待品格教育的增益。我们在评价一个研究是否成功时,往往更多的看待它的直接效果。但我们品格教育研究对象是人,人的发展有显现的也有内在的。如:一个孩子经过一段时间品格训练,学科成绩得到了提高,有时我们评价的仅仅是孩子学习成绩的进步,并没有去发现是什么带来这一变化:有可能是课堂的专注,有可能是学习上的惜时,有可能是懂得了学生的责任……这些变化,都有可能是品格教育带来的增益效果。我们要客观分析,看懂变化,持续巩固,不断创造新的增益,让品格教育助推孩子成长,让孩子的未来有更多精彩。

六、结语

四年的品格教育研究,带给我们不仅仅是变化、影响,还也带给我们诸多思考。晏子曾说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作为教师的我们都懂得“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道理。同样的优良的品格的种子,我们只有结合实际,让品格这粒种子在学生心中扎根,让立德树人更加落地生根,才能让结出累累硕果。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愿我们所有教育者都能撑一叶扁舟,向品格教育研究更深处漫溯——美好品格塑造美好人生!


参考文献:

[1]吕讯.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践行初中生“品格教育”的尝试与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6,(30)

[2]肖婷.中小学校品格教育实施策略研究[J].德育与管理, 2020, (11)

[3]童姗姗.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实施与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