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先学后教”,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以部编版八下历史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3

巧用 “先学后教”,提高初中 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以部编版八下历史第 16 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例

龚艳欢

宝安区凤凰学校


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正确的教学理念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面向每一个学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掌握学习的知识,从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非常值得提倡推广的课堂模式。本文以部编版八下历史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例,谈谈巧用“先学后教”,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作业前置,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设计有效的前置作业,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提前熟悉新课的内容,了解新知识,构建新课的知识体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新课重难点的把握。课堂中可以通过小组展示和全班展示,展示不同学生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再由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

以本课为例,通过布置以下前置作业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先学:

一是引导学生搜集史料,史料实证是历史五大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为了教会学生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史料,为了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教师要求每个班的学生分组搜集史料,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史料运用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强调学生对史料的搜集、整理、辨析与使用,这对于提高学生基于史料实证的历史理解能力、历史解释能力和历史评价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是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好的一个学习工具,它能将历史繁杂的知识点变得简单明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清晰、高效地学习历史知识,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能带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等方面体会思维导图的作用,抓住构建思维导图的关键点,为学生设计高质量的思维导图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灵活地运用。

三是引导学生明确本课课标,引领学生把握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掌握学习的方向。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学情与教学内容需要,制订有效的预习学案,让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预习作业中涉及新课的课程标准以及相关自学要求,教师可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然后完成这些作业。本课的课程标准如下: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概况,认识求同存异方针。通过课标的展示和解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课重点知识的初步认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应该达到的知识目标要求,带着课标有目的地学习,从而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时政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到:“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例如时政导入在历史课堂上很常见,教师由最近的时政特点导入新课,围绕学生的认知最近区域讲述,可以立即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课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认识的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本课的学习中,将当下的时事热点——疫情引入课堂,使学生初步感知本课的教学立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引入外交部长王毅的发言《谈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下的中国外交》(资料来源《学习时报》):

2020年是中国外交征程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一年。习近平主席以大国领袖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担当,密集开展元首外交。包括以“云外交”的创新方式,同外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会晤、通话84次,出席重要外交活动22场,为全球抗疫凝聚共识,为中国外交指引方向。外交战线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以团结抗疫为主线,迎难而上,主动应变,为国家担当,对世界尽责,同步抗击新冠肺炎病毒和国际政治病毒,为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全球稳定作出新的贡献。一年来,中国外交积极投身国内和全球抗疫,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我们积极推动国际抗疫合作。中国从一开始就本着公开、透明、科学、负责的态度,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携手抗击疫情。。……我们积极推进药物、疫苗研发合作和国际联防联控,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教师展示问题:结合材料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概括外交的作用。

学生讨论分析后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外交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外交的出发点: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克罗齐有一句名言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虽然引来了很多历史学家的批评,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他所说的不无道理。历史无处不在,我们现在发生的一切在将来也会成为历史,而历史中的很多事件与我们现在发生的时政都可以联系上,所以,用时政导入,还可以锻炼学生利用历史分析现实的能力,赋予历史学习的时代感,打破时空限制,建构知识框架,激发学生兴趣。

三、学生先学,培养自主能力

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先学”,为了减少学生自主学习的盲目性,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应当给学生授予自主学习即“先学”的方法,提前给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和内容,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实践来实现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任务,再次构建知识脉络。学习任务的确定应当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以提升学生认识历史、解决历史问题的水平为落脚点。在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本课的自主学习部分以问题链的形式,层层递进,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知欲:(1)近代中国的外交具有怎样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行的是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呢?(2)为打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中国是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中国的选择是一劳永逸的吗?(3)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这一政策是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的?(4)如果你参加了万隆会议,面对大会中的分歧,你该如何应对?假如我们采取这些方式,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吗?带着问题学生进行先学,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能动性。

在自学过程中,学生有两个方面比较难自主完成 :一是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二是理清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对于第一点 ,可以让学生在课本的疑惑之处标上记号,教师进行“后教”的时候再由学生提出,这样一来可以更加符合学生的学情,真正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对于第二点,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将事先整理好的知识体系以板书形式写在黑板上或呈现在课件上,通过罗列本课的知识结构 ,可以理清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学生完成自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的学生只要集中精力,是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学任务的,但是还有少数学生因阅读、分析和理解等能力较差,再加上学习基础较差 ,很有可能会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自学任务。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提前做出预判,在课前就要要求这些学生先对课进行自学,以弥补自己在课堂上的各种不足,并激励其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分析和理解等方面的能力训练。

四、史料研习,提升探究能力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到教学时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历史信息资源,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开展思辨活动,从而构建自己对历史的认识,理解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而史料不仅仅是印证结论的工具,更是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的基石。通过问题引领,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通过史料研习,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一:教师展示史料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于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他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谈谈它对国际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

学生讨论分析问题后回答。

教师总结:

  1. 为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提供了交往和沟通的基础,有利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能够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教师过渡: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又强调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习近平:“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坚。”

教师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都不过时,也不褪色。

小组合作二:教师展示史料

亚非人民曾经长期遭受侵略和战争的苦难。许多亚非地区的人民曾经被殖民主义者强迫充当进行侵略战争的炮灰。亚非人民不能不痛恨侵略战争...... 基于这些情况,保障世界和平、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并为此目的而促进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就不能不是亚非各国。现在,我首先谈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问题。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思考“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

学生讨论分析问题后回答。

教师总结:同:1、共同的历史遭遇 :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2、共同的现实问题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3、共同的愿望:促进世界和平。异: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本次会议还形成了“万隆精神”。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活跃课堂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史料研习,提升历史意识,深入挖掘历史。

五、教师后教,渗透核心素养

在教师后教这一环节中可以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选择最佳的讲授方法。对于学生掌握好的知识点少讲或不讲 。对于学生掌握差的知识点,就多讲、讲透,学生也要跟教师互动,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通过“先学后教”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调动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处于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和学生一起探究问题,分享经验。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受到激发,自主性也会大幅度提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薄弱之处设置探讨任务,让学生先小组交流讨论后各自发表见解,通过讨论交流扩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历史知识技能,又高于历史知识技能,反映历史本质与思想,是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先学后教”的方式以学生的先学为前提,辅以教师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更准确地掌握历史技能,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唯物史观引领学生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的背景,通过时空观念分析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理解冷战的世界对中国的影响,通过史料实证、历史解析等理解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为和平、合作而努力前进,从而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例如我们在学习“万隆会议”这一内容时,先跟学生介绍万隆会议的背景——二战结束后亚非近30个民族国家独立。获得独立的国家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想要迫切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在会议召开期间,帝国主义国家从中挑拨,渲染共产主义威胁,以混淆视听,给中国代表团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周恩来面对种种刁难,以出色的外交能力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许和崇敬。让学生感受到周恩来总理那种以理服人、落落大方、不卑不亢、以诚待人的外交才干和外交风格,进而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道路自信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这一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的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