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浅谈以读促写,让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更有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2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浅谈以读促写,让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更有效

胡宗琴

安徽省芜湖市清水小学 241060

摘要:若将小学语文比做一叶扁舟,那么阅读和写作,便是支撑着扁舟深入学习海洋的舟桨,二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基于二者关系理解,探析写作教学方向,即最好的办法为“读写结合”。文章也将深度理解读写结合含义,从阅读中积累字词、阅读中汲取观点、阅读中学习框架、阅读中学习技巧、阅读中开展练习五个方面入手,以读促写,让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小学 作文教学 以读促写 对策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幸福表述的而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表现”。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度剖析、理解课程标准,为让学生知美、悟美、写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开辟作文教学新路径,从以读促写的角度,重新审视写作教学。

那么如何从以读促写角度入手,让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更高效呢?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的体会是:

一、阅读中积累字词,丰富认知,写出诗情画意

在语文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状况,学生们一写作,就唉声叹气、紧皱眉头,大家“如临大敌”,抓耳挠腮,他们在难什么?他们难的是写什么,遇到了素材匮乏这一大难关。

实际上,这是因为他们的肚子里没“墨水”,在写作时“无话可说”,或没有合适的语言文字能够最大限度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会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格外费劲、格外困难。而阅读,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最主要方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已有写作资源库,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积累优秀字词,写出诗情画意。

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其内涵丰富,别有意蕴。有的优美,有的朴实;有的直接,有的精简。教师让学生细细的阅读,深层的鉴赏,自然能够斩获丰富字词,支撑自己,写出优美文章。

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写作时加以积累、记录,将优秀的字词摘抄在“好词佳句本”上,通过勾画、积累、翻阅,来丰富素材库。同时要在阅读的过程中适当的做“批注”,即对一些好词佳句,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这样的行动恰恰是学生理解好词佳句、积累好词佳句的行为,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积极作用。

二、阅读中汲取观点,正确立意,写出真善实美

一些学生,在写作时缺乏清晰的立意。有时甚至会在立意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其道而行。导致文章缺乏正能量,违背了基本的写作原则。

为改变这一点,从立意层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教师就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以阅读中的正确立意,给学生写作立意以点拨。在大量的阅读中,学生能够实现视野的开阔、学识的丰富。学生能够认识到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在汲取其他作文中的观点中,契合自己的写作需要,进行正确立意。这样的文章不会跑题,从根本能够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如针对“困难”这一个开放性写作题目,学生们通过自己丰富的阅读,很容易能够将立意放在“困难需要突破”、“努力就能打破困难”、“困难并不可怕”上。而不是将立意放到错误的地方,如“困难会压垮我们”、“困难难以突破”。在正确立意的同时,学生会在大脑中搜索阅读文本中许多的人是如何突破困难。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如《史记》的编写,司马迁处于牢狱与折磨之中,却成就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样无数的阅读案例做支撑,学生们会让文章变得立意充实、变得端正正确。

三、阅读中学习框架,清晰脉络,写出清晰明确

在平时的语文写作过程中,学生们很容易出现随意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框架上。经常会出现,上面叙述一个故事、下面叙述一个故事的现象。导致整篇写作文章出现“东拼西凑”的色彩,衔接不到位,让阅读者读的混乱、读的迷茫。可想而知,这样的写作文本自然缺乏质量,整篇文章的框架自然十分不清晰。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阅读文本,其框架十分清晰,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范本。教师可以让基于阅读文本,让学生学习其框架描写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们进行文章脉络的梳理,通过这一活动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侧面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框架。

如在学习《观潮》时,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清晰的描述了观潮前、观潮时、观潮后的变化,脉络清晰,事件描述完整。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仿照《观潮》这篇文本,进行事件描述的写作模仿,让学生在写作时先列提纲、打草稿。这样能够让学生将所学习的写作结构转移到自己的写作活动中,学生不会再出现拿到题目,一头热,想到什么写什么的现象,写作质量自然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四、阅读中学习技巧,掌握写法,写出艺术色彩

当解决了上述问题,学生已经能够写出来一篇具有可读性的文章,但这篇文章“平平无奇”,缺乏亮点,很难唤醒阅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很难获取较高的分数。这是因为学生缺乏一定的写作技巧应用,文章缺乏艺术色彩,没有点睛之笔,自然文章质量不高。

因此,教师要注意在阅读中开展写作技巧教学。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能够让学生在理解和应用写作方法的同时,加深对文章艺术性的理解。

如“春天来了”这一题目,是小学阶段学生在写作练习时最常见的题目。虽然题目看似十分简单,但纵观学生的学生作文,到处都充斥着“类似性”的描述。如“小草绿了”、“柳树发芽了”···虽然这样的描述并没有错,但却让整片文章毫无特点可言。

在面对学生大同小异的写作活动上,教师可以基于文本阅读,让学生对比自己的作文和阅读文本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把握用词、描述上的差异,从而让学生理解各种各样的写作技巧。

这样学生在进行“春天来了”这一题目写作时,很轻松的就能够找准新的写作切入点。如利用“软绵绵、绿油油”等叠词替换原本的写作;如利用拟人、比喻,替换原本直白的描述。这样能够让学生的写作文本充满艺术色彩,也是基于阅读,进行写作练习的重要方式。

五、阅读中开展练习,仿写续写,写出精彩想象

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学的再多,都不如真正写一写。而写作的开端,实际都是由模仿开始。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阅读活动,开展续写、仿写活动。这样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真正的进行模仿,达到读与写的高度契合。同样,学生在模仿与续写的过程中,想象力无限发散,思维无限灵活。写出来的句子、段落,是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

如在开展《田忌赛马》阅读课文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基于阅读,抓住文章中的“留白”,让学生们思考,倘若进行第四次赛马的结果。学生们的兴趣完全被调动,大家思考齐威王与田忌的人物特点,展开了续写活动,成为了故事“编纂人”。在续写活动中,学生们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与学习,同时基于阅读文本,进行了随笔练习。相较于原本的强制写作活动,更有效,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也更到位。

总之,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意识的利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写作教学。这样能够发挥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契合关系,更进一步的提高教学效果,对减弱教师的写作教学压力、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教学效率,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宜静.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9(03):38-39.

[2]邢秀霞.读中悟写,以读促写——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尝试[J].中华辞赋,2019(02):67-68.

[3]苗娇峰.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9(15):74-74.

[4]张巧梅.以读促写,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19(1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