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故障统计分析及防控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2

输电线路故障统计分析及防控对策研究

柴正云

云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输电线路作为电力输送的重要通道,由于线路多暴露在野外,受自然因素、人为破坏等影响易发生线路跳闸故障,严重影响电力输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由于影响输电线路跳闸的原因众多,存在区域性的特点,通过分析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找出线路运检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输电线路故障防控工作十分重要。

关键词:输电线路;故障统计;分析

1 输电线路主要故障原因分析

根据故障原因分析可知,导致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为外力破坏、雷击、鸟害和设备本体故障。

1.1 外力破坏故障分析

电力设施保护区内大型施工机械违规作业以及超高树障砍伐管控不到位是诱发外力破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1.2 雷击故障分析

从往年雷击跳闸次数来看,整体上呈现降低趋势,主要是由于线路雷击绝缘水平得到提高,防雷措施得到有效运用。如在220 k V线路上安装避雷器、可控避雷针及耦合地线等装置;对山地等高接地电阻率杆塔进行石墨接地极改造,降低接地电阻;开展接地极开挖检查和隐患消缺;及时更换老旧绝缘子串等工作的开展,有效提高了线路耐雷水平,降低了整体跳闸率。

1.3 鸟害故障分析

从鸟害跳闸年度分析来看,随着近年来电网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鸟类在电力线路附近活动日益增多,由鸟类筑巢、排便引起的线路跳闸次数上升较为明显,在近年采取相关措施后鸟害跳闸次数下降,鸟害占比呈下降趋势。

从鸟害故障发生区域来看,鸟害高发区发生在人员稀少的河流、湖泊、水库及鱼池等水源渔产丰富和农田区域附近,鸟类迁徙的通道等为鸟害典型地域。在钟祥地区鸟害发生在南湖和汉江等水域附近,鸟类活动频繁;京山地区鸟害故障发生地点附近都有小水系和水库湖泊,鸟类迁徙通道内鸟在杆塔上筑巢和停留,容易发生筑巢树枝造成短路和排便造成绝缘子闪络。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流动外力破坏管控有待加强

供电部门通过采取技防措施、安装外力破坏在线监测设施、进驻项目宣传、安装警示牌和签订安全协议书等工作,组织外力破坏专班对现有外力破坏点开展不间断巡视,线路外力破坏跳闸形势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市政道路、公园建设等施工项目,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外力破坏防控形势依旧严峻,特别是固定外力破坏点未经安全培训的新进大型作业驾驶员违章施工,流动外力破坏流动性强、防控难度大已成为当前外力破坏防控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全方位封堵防控。

2.2 线路通道治理有待加大

超高树障作为树障跳闸的主要原因,存在树障砍伐协调较难、超高树障点分布广、涉及重要线路多的特点,部分户主漫天要价,阻挠电力部门开展通道清理,严重影响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在线路下方存在违章栽种高秆经济树种以及城市园林绿化等潜在隐患,与施工方多次协调无果,联合政府部门进行协商,取得效果不明显,隐患点依旧存在。对于新建线路和迁改线路,对线路通道一次性清理不完全,为后期线路维护留下树障隐患。

2.3 雷击跳闸次数有待降低

雷击故障多发生在多雷、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地区,需要针对线路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防雷措施。在线路运行中,未严格按照雷区图对线路采取差异化防雷措施,对于经常发生雷击事故的35 k V线路未采取有效防雷措施,雷击跳闸未得到有效防控;对于避雷线和接地电阻合格的雷击反击线路,未安装组合式防雷措施;对于可控避雷针和耦合地线等有效防雷措施未在220 k V易受雷击线路上进行全线覆盖。

2.4 鸟害防治措施有待完善

鸟害的发生具有季节性、区域性和重复性,但近10年来,鸟害故障一直居高不下,鸟区图未完善,鸟巢拆除不及时,防鸟措施需要进一步加以强化。耐张塔跳线安装防鸟刺等措施未有效落实,部分杆塔防鸟刺和防鸟挡板措施安装不到位,对绝缘子未起到有效保护。线路运维巡视对防鸟设施固定情况巡查不到位,出现防鸟刺脱落,防鸟挡板倾斜等隐患。

3 主要防控措施

3.1 强化线路通道管控

加强流动外力破坏防控,深入施工项目部宣传,强化外力破坏专班对外力破坏点巡查力度,加大外力破坏行政处罚力度,利用外力破坏在线监测装置实时监控,实现外力破坏可控在控]

强化线路通道治理。建立超高树障台账,安装超高树木警示标志牌,建立定点联系和沟通协商机制,对超高树障逐步清理,持续推广“树种替换”线路通道治理方法,提前介入新建线路通道清理,实现线路零隐患投运。

加大外力破坏防控宣传。强化线路通道巡查,在鱼塘、湖泊、水库安装警示牌,对线下大棚做好宣传告知,清明及农忙时节加强扫墓和秸秆焚烧等山火防控,对穿越居民区的线路对附近居民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宣传。

3.2 开展隐患差异化防治

根据鸟类习性和迁徙的周期性,提前开展鸟巢拆除和防鸟设施安装,对靠近河流、湖泊和鱼池等位置的杆塔,加大巡视频次,对存在鸟粪污染的绝缘子及时进行更换,特别是位于耐张跳线串等防鸟薄弱部位,在鸟害高发区应及时予以补装。严格落实鸟害分区图和完善鸟害防治台账,对位于鸟害高发区的线路对防鸟措施安装情况进行梳理落实。

3.3 加大新技术运用

利用无人机搭载可视化设备和倾斜摄影雷达对线路关键部位进行巡查,弥补地面巡视的不足,实现设备“立体化”巡视,利用无人机自主巡视技术开展线路树障测距和图片采集,提高线路巡视效率。在验收阶段,利用无人机进行精细验收,提升人工巡检和验收的效率和质量。

利用现有的分布式故障监测系统、微气象在线监测设备、地质变形在线监测装置及视频监控装置等在线监测设备,对线路运行环境进行监控,为防舞动、防覆冰、防火提供指导,对位于塌陷区线路地质沉降进行实时监测,提升线路智能化水平。

利用激光异物清除仪和喷火无人机设备,对线路异物进行快速及时清理,降低人员登塔清除异物与带电导线过近的安全风险,缩短作业时间。

3.4 强化电缆运检管理水平

常态化开展缺陷隐患排查,利用红外测温设备对电缆本体、电缆接头、线夹连接部位及避雷器等附属设施进行检测,对前期不符合标准的电缆线路进行电缆标准化建设,对电缆进站采用金属抱箍固定或者架空电缆进行改造。

对冷缩型电缆终端,在施工时要做好安装工艺现场监督,加大对电缆终端头进行带电检测,及时发现电缆伞裙、主绝缘等局部过热等电压型致热隐患,及时更换处理存在隐患的电缆终端头。

建设专业化的电缆运检管理队伍,从电缆故障检测、电缆施工和验收及电缆运行维护等方面提升专业人员技能水平,科学有效开展电缆运检工作。

3.5 细化线路运检管理

理顺线路运维检修管理思路,化繁为简,让班组将精力用在线路运维检修上。完善PMS数据台账和线路图纸档案管理,切实做到线上台账真实可用,线路技术资料可阅可查。

强化输电专业人员技术管理水平和责任心培养,开展实用性强、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增加现场督导检查频次,加强作业过程施工质量管控,对不按要求施工的、定检未落实到位的要及时予以纠正落实。

对外部施工人员实行考核淘汰制度,对每次定检和检修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考核,多雇佣责任心强、专业技术扎实的施工人员,对责任心不强的人员淘汰出检修队伍。在施工与验收队伍选择上,尽量避开同一支队伍同一组人员。

4 结语

由于各地区地理区域、人文气象等因素各不相同,输电线路跳闸原因和分布也存在差异,根据故障原因对电网运行风险进行分析,从源头上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确保电力主网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陆佳政,周特军,吴传平,等.某省级电网220 kV及以上输电线路故障统计与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6,42(1):200-207.

[2]胡毅,刘凯,吴田,等.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高电压技术,2014,40(11):3 491-3 499.

[3]巢亚锋,李勇,徐志强,等.架空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现状分析及建议[J].湖南电力,2017,37(2):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