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资源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2
/ 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资源管理

宋晓姣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水文水资源管理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水是人类的生命源泉,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打造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对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意义重大。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水资源的消耗,引发了水资源污染问题,当前社会范围内的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往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迫切需要在水资源管理领域引入一种全新的水资源管理思想,即实现人水和谐。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理念;和谐理念;应用

水生态文明建设及水资源保护利用关系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目标的推进与实现。本文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探讨了新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则及水资源保护利用策略。笔者认为,新疆干旱区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十分迫切,须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处理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采取法治保障、顶层设计、调整用水结构、节约保护水资源、水污染治理等综合措施,提高经济社会用水效率和效益,保障自然生态和谐健康的合理水需求,实现农业用水向经济社会用水和生态用水的战略转移,以水生态文明支持和保障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资源管理需坚持的重要原则

1.1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举措

新疆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管理性缺水、污染性缺水并存,为实现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保证自然生态耗水量,把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耗水各占 50%作为生态环境修复的基准条件来落实,限制经济社会引用水量和消耗水量,有效遏制“自然生态继续恶化的危险”,解决新疆水生态环境退化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

1.2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尊重干旱区的水资源禀赋,尊重绿洲寓于荒漠,并与荒漠并存的盆地平原生态格局。在超过千年的时间尺度上,干旱区的动植物已经适应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并繁衍生息,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例如, 有的城市不尊重干旱缺水的现状,盲目兴建超出当地水资源和环境实际的大规模水景观工 程,人为形成少则 1 km2 多则 3~5 km2 的水面,这在水面蒸发量高达 1500~3400 mm 的新疆无疑会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这样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显然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1.3处理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新疆脆弱的生态环境客观上迫切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良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就是例证。另一方面,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一带一路”战略核心区建设的大背景和新形势下,加快发展迫在眉睫。为了增强地方财力,依赖重化工、煤炭、矿产资源开发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变,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十分突出。解决好这对矛盾,就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从重经济增长轻生态环境转变为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并重,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

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资源管理策略

2.1强化制度法制的保障作用

建设水生态文明、保护利用水资源,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必须依靠制度法治,才能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在《水法》、

《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法规的框架下,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 和“四项制度”,细化指标体系,落实责任与考核制度,从法律规章、政策等方面完善水资源保护利用治理体系,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2.2高质量做好顶层设计

包括从调整经济结构、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水污染防治等多领域自上而下的系统谋划,从源头上化解积弊,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政府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就要保障生态水权,把钱正英等[3]提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耗水各占50%作为生态水权保障的重要目标来落实。应统筹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有序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重大水资源问题研究,修订和完善水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出台一系列水利规划,形成完整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

2.3调整用水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干旱区实际出发,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针对新疆农业用水比例过高的问题,积极稳妥推进退地减水计划,科学制订退地减水配套政策,解决退地人口的转移就业,完善补偿政策,确保退得出、稳得住。继续实施农业高效节水和特色林果节水灌溉工程,大力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和单方水产值。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降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土地开发的依赖,不断降低农业用水比例。积极推进工业和城镇节水、循环用水、中水回用,严禁发展高耗水、高污染项目。

2.4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落实新疆各年度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达标率指标。建立灌溉面积与灌溉水量双控制度,退减灌溉面积,大力发展滴灌、微喷灌等农业高效节水措施,切实降低农业用水比重。建立地下水取用量与水位双控制度,严格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加快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严格落实地下水禁采、限采要求,全面清理非法机井,限时整改完成,防止出现新的超采区域。严格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强化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加强节水型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建设,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2.5强化水资源保护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强化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将落实水资源保护利用措施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围,持续推进河湖系统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完成全疆重点县(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确定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红线,积极推进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和湿地等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维护绿洲生态环境。

2.6加强水污染源头管控

严格落实限制排污要求,加强入河(湖)排污口管理,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实现水功能区监测全覆盖。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登记及监督管理,全面清理违法违规设置的入河排污口。防止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从源头抓工业废水污染的防治,采用最先进的节水治污技术加强企业内部的节约用水、清洁生产和污染控制,重点加强石化、煤化工、纺织、造纸、热电等重点行业的水污染防治;提高工业园区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引进以色列等干旱地区发达国家先进的废(污)水处理回用技术,提高中水利用效率; 将城市污水处理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加强管网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建立和实施污水收费制度。

结束语

合理利用水资源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但是当前水资源应用管理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需在水资源管理中引入和谐思想理念,即结合地区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为各个地区提供水资源,并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注重各个部门的协调发展、统筹规划,最大限度提升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充分发挥水资源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小旭.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思想及和谐论理念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0).

[2]左其亭,马军霞,陶洁,等.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思想及和谐论理念[J].资源科学,2011(12).

[3]李金华.探究现代水资源管理的新思想及和谐论理念[J].科学与财富,2017(22).

[4]郑伟.分析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思想及和谐论理念[J].水能经济,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