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下实验教学的优化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3
/ 2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下实验教学的优化路径探析

潘雪芬

浙江省仙居县城峰中学 317300 浙江仙居


摘要顺应教学改革的深入与素质教育的开展,新时期的高中化学教学应当不断转变思路、与时俱进,紧扣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广泛的教学实践中积累扎实的经验,不断探索更科学、更合理、更高效的教学手段。实验教学作为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每一名学生认识化学现象、掌握化学原理的必经之路,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展开优化和改善,从而全方面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就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提出了相应的应用措施,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提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优化路径。


引言: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数学、英语等学科不同,十分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在学习中联系生活知识,或在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具备一定要求。而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教师运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开展更直观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具体地认识化学现象,变书本上抽象的理论内容为实际可感的感性认识,对学生深入掌握化学知识内容具有深刻的益处,也能够在丰富有趣的化学现象中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课堂参与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由此,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对学生操作实验的能力的培养放于重点地位,并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的配合,让高中化学课堂更加高效,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


  1.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验教学

高中化学中的实验教学具体可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操作实验两种情况。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普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有极高的重视,再加上化学实验本身在操作上便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便只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在观看中对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的步骤有一定的了解,这种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为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亲自体会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化学原理的过程,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化学知识与化学实验技巧,对于学生形成科学探索的素养也十分有利。当学生实验的结果与教材的结果存在偏差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并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实验偏差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第一参与者,从而显著提升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设计实验时也要注重实验的实用性与趣味性,确保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1. 在实验演示环节以身作则,亲身示范

多数学生在初三阶段才接触到化学实验,还是以简单实验为主,在升上高一后,许多化学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可能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对许多实验的具体操作也不熟悉;另外,由于部分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学生容易对实验产生胆怯心理,从而不敢亲自动手,种种因素导致高中化学中的实验教学环节无法充分理想地开展。因此,教师在化学实验的演示环节,应以身作则,以最规范的实验操作为学生亲身示范,在传授给学生化学实验技巧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钠及其化合物》一课时,教师可以就钠与水的反应方程:2Na+2H20===2NaOH+H2↑做实验:让适量金属钠浮于水面,熔成闪亮小球,小球会发出“嘶嘶”响声并到处游动。这个实验便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于金属钠的量须严格控制,如钠量过大可能会有烧杯炸裂的危险,而钠在水中产生的声音也会让部分学生产生害怕的心理,从而不敢动手操作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教师便要以身作则,将实验中所要注意的事项和重点向学生阐释清楚,并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之后再引导学生规范地进行实验。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能够对钠的性质产生最为深刻的印象,也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实验技巧,有效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率。


  1. 将化学实验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化学中的许多实验其实并非枯燥乏味,而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具有生动有趣的特点,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开展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实验,让学生理解化学实验并不只是课本上枯燥的反应方程式,而是充满无穷的魅力,能够让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主动性被有效提升,让学生对化学现象产生不竭的探索欲望。

教师平时在生活中要对可以拿到课堂上做实验的化学现象进行广泛、有效的发掘。例如,可以依据碱遇到石蕊变蓝、酸遇到石蕊变红的化学原理为学生展示“白纸开花”的魔术;水壶中的水垢可以被醋软化,是因为水垢主要构成成分为碳酸钙,和酸发生了反应...这些很利于教师引入到课堂实验中的生活素材,教师要不断地积极挖掘、灵活运用,让课堂中的实验环节更加生动有趣。


  1.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探索

部分化学实验的步骤在课本上已经有了清晰的展现,许多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因此没有兴趣。由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手段,对化学实验进行一定的情境设计,从而带动学生积极实验、主动探索,让学生始终处在活跃的课堂状态中,最终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

如在教学《乙醇和乙酸》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环节:在浓度70%的酒精中浸泡一块棉质手帕,在手帕被浸泡均匀后,教师将手帕取出,并用镊子将手帕两角固定,放于火焰上点燃,对学生提出问题,猜测手帕会燃烧吗?基于生活经验,大多数学生应当是猜想手帕会燃烧的。但实际的实验结果却是手帕的火焰熄灭了,而手帕完好如初,或者提问学生,把固态的冰醋酸加热成液态,滴入蓝色石蕊试纸能否变红?学生想当然认为能,却忘了液态不等于有水,醋酸有水才能电离,酸性的本质是氢离子,而不是醋酸分子,忽略了微粒观,通过制造认知冲突,造成愤悱状态,这样的现象在学生中造成了一定的震撼,学生便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另外,问题可以说是科学探索进步的源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勇于提问的问题意识,并主动探索、解决问题,让学生“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思维能够在化学实验中积极地发展。


  1. 鼓励学生设计实验

目前的高中化学实验大多是教材中设计好的内容,虽然具有规范、直观的优势,学生只需按照固定的操作步骤,利用固定的实验仪器动手操作、验证结果即可,但这些实验也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学生化学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勇敢地设计实验,亲自探索一些自己存在疑惑的化学现象,并对结果进行验证与总结,这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能够对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起到培养的作用。教师在试卷讲评中发现一些值得进行实验的试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就题目设计实验,推动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思维的全方面发展。


  1. 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刻反思

在化学实验中出现实验失败的情况是难免的。学生做实验也并不仅是为了完成课本上规定的教学任务,而是能够在实验中发现许多课本上没有细讲的知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的过程,学生应对自己做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进行深刻的反思,不断查漏补缺,让头脑中的化学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因此,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不断就实验中的问题进行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学生出现实验失败的情况时,教师要悉心地帮助学生回忆实验操作中漏掉了哪一个环节,在这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下次出现同样的问题时不会再重蹈覆辙。对这种实验反思意识的培养,也是学生化学能力培养中重要的一环。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中,实验操作能力与知识理论储备同等重要,化学实验能够在对学生课本知识内容展开形象直观的展示的同时,让学生深刻了解许多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许多实验技巧的操作步骤,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化学应用能力,让学生成为核心素养下的具有多种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邹丽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6:97.

  2. 杨雅媗.提高高中化学实验能力的几点做法[J].《考试周刊》,2018:180-180.

  3. 陈素怡.如何做好高中化学实验[J].中文信息,2018:148.

【作者简介】潘雪芬,1974年5月,女,汉族, 浙江省仙居县,本科学历,从事高中化学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