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教《小石潭记》中领悟到的作文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2

在执教《小石潭记》中领悟到的作文教学

丁秀猛

陕西省紫阳县双安镇中心学校 725300

摘要: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中,学生的写作素养占据半壁江山。由此,作文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课程标准总体目标提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味。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其实每一篇课文都是作文教学的范文,从文学大家的谋篇布局,文字运用中汲取力量。仿段摹篇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还有利于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教者静心反思,部编版所有文选,都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本文就以《小石潭记》这一文言文教学为例,简要总结个人在文言文教学中领悟到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键字: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文言文教学;作文教学

前言

初中作文在语文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检验学生语文综合知识以及锻炼其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语文作文的实际教学中,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这应该是广大一线教育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语文老师们利用日记、周记、每单元的专题教学等来落实“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这一目标,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效果很不明显,质量也不够高。我在执教《小石潭记》这一篇课文时,特设计了仿写游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获得了写作上的惊喜。

一、初读课文,明确写作对象

写好一篇文章首先应该让学生思考的是为什么要写作?写了什么?而不是如何写作。只有学生明确写作目的,才能找准写作方向。为此,我在指导《小石潭记》这一文言文时,首先就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把握作者写作目的,明确写作对象。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师:读一篇文章,我们通常要回答三个问题(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的?)请大家初读课文,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自由朗读)小石潭的特征(水尤清冽 全石为底 青树翠蔓 鱼戏潭中 竹树环合)

师:这些景物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幽静 清幽

师:请大家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该段落情感主要体现在那个字上?

生:(默读第一自然段)乐

师:第一段有五乐,闻水声为一“乐”,请大家找出其它四乐

生:见小潭 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 青树翠蔓

初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领会表层情感。引导学生明白作文要有明确的对象,写作对象是寄托情感的载体。


二、抓准关键词,把握写作情感

一篇好的文章不仅需要架构好的框架,好词好句的润色,更需要突出的情感,情感应当贯穿整篇文章,是作者创作的主要原因。要想指导学生写出一篇好文章,我们语文教师势必要教给学生情感抒发的方式。所以,在指导《小石潭记》时,引导学生明确作者写作目的后,我就带着学生更深入地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句,通过把握重点词句来找准作者整篇文章传递的思想情感。

师:再读课文,在文中找到能体现作者情感的“窗口”段落。

生:(默读课文)第四段

师:请大家齐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三个字。

生:(齐读第四自然段)凄 寒 怆

师:因为“清”,所以“去”,这么幽深静美的小石潭为什么会给作者凄冷忧伤之感而不能久留?(为什么写)

(出示介绍背景: 柳宗元参与王叔文的政治变革,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是荒凉僻远之地,司马是有职无权之官,对于一个有着经世济用理想的中国读书人,这是极为悲惨的境地。所以旷野中无人问津的小石潭触动了柳宗元那颗孤独忧伤的心。)

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文章先以“乐”字为基调,为后文真实情感做铺垫,便于学生理解文章思想情感的婉转曲折。寻幽观景,暂的快乐,望景思境,凄从中来。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袁枚曾评论:凡做人贵直,而作文贵曲。柳宗元就是这样“曲”中作文的,他通过小石潭的景象曲折为自己的“孤独忧伤”服务。帮助学生梳理了阅读方向,明确作者架构文章的思路,同时鼓励学生在后续自主写作中借鉴和学习这种写作方式,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三、反复品读,学习写作方法

写文章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基础,也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巧。几乎所有文章都会采用多种写作方法和技巧,比如写景文经常会用移步换景、借景抒情、比喻、夸张、对比、环境烘托等技巧。要想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我们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和方法。《小石潭记》这一文言文中很多方法和技巧就值得学生借鉴。

师: 这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写景的?

生:移步换景

师:请大家跟随作者的脚步,齐读作者的寻景之乐

生:(齐读)

师:作者立潭观景,请大家阅读第二自然段,看他首先观的是什么景

生:鱼、光、影、石(感受水的澄澈透明)

明确:写游鱼,由面到点,静动结合的写法;写水,侧面描写;写情感,衬托。

师:观水求源,请用修辞手法品读第三自然段

生:(阅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溪流比喻成北斗七星、蛇行,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溪流逶迤曲折的特点。

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溪岸比喻成犬牙差互,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溪岸山石嶙峋的特点。

师:作者立潭西望,心情也恰似这溪流曲折缠绵,无法言说。(通过喻体和境遇分析)

师:回到窗口段落,请大家齐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凄清,并感受语言特点

生:(齐读)感受音乐美

明确:整散结合的句子不仅具有节奏感强,音乐美的特点,还适合描摹千姿百态的景物,抒写曲折缠绵的情怀。

师:我最开始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认为最后一自然段应该删去,他与前文存在矛盾,你认为呢?请说出你的理由。

生:(阅读思考)不能删,名人大家的作品自然有他的道理

生:不能删,(结合作者背景)歌词写到:人多的时候最寂寞,笑容也寂寞。与前文“寂寥无人”形成矛盾对比,衬托出作者寂寞孤独。

师:寄情山水情何寄,自古英雄多寂寞。名家之所以是名家,他善于“曲”中作文,前文的“乐”结尾的人多,通过对比将他孤独忧伤表现的更加强烈,最后请大家齐读课文,用心体会他曲折含蓄的情感。

通过引导学生默读、朗读、自主阅读、齐读,循序渐进地带着学生找出了文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通过对比赏析,既让学生学习了对比、衬托、比喻、移步换景等写作方法,同时也深化了学生文本认知,感悟文章传递的思想情感。


四、现学现用,读后输出

“光说不练假把式”,在阅读中习得的写作技巧也需要加以运用才能内化成自身的能力。所以,学习完《小石潭记》一文后,我还给学生设置了如下作业:游览一处风景,或者设计一个情景,写一篇游记。(要求:1.移步换景与定点观景相结合;2.抓住特征,细致描绘;3.情景交融,景中传情。)

现学先写,学生完成作业积极,而且质量较高。学生有的写成现代散文,有的套用写成文言文,都充满感情,景物描写绘声绘色。通过交流修改,学生的写作方法明显提高,特别是用文言文写的同学,能主动辨别文言词语运用的正确性,主动探究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教者很欣慰,将这一篇文言文上成了激励学生主动了解文言词汇的课,也上成了一节成功的作文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中国青年出版社1964年版《古文选读》.

[3]王连海.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8(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