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以九年级上册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2

初中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以九年级上册为例

刘淑萍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义乌实验学校 322000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积累的文化结晶,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是国民不可推卸的责任。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众多精美插图、优美诗词、经典故事等,其中蕴含多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教人诚实守信、敢于担当、和睦相处、平易待人等。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中华民族文明发展之内在需求,也是学生深入了解传统知识,构建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必要学习内容,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增加学生文化自信。以下就以九年级上册为例,分析初中语文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最新修订版)明确要求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优秀,从民族文化中汲汲取更多智慧[1]。初中语文不仅向学生传授基础语文知识,也担负有发展学生智力、向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明延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多项责任。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初中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可行性等,以九年级部编版上册教材为例,对学生课堂内外文本教学及作文指导深入分析,探索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新模式。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民族智慧的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积累,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的精神家园,对社会发展、进步起到指导作用[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验证、积淀后,逐渐形成独属于自己的文化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国家统一,国家主权不容侵犯;强调社会关爱,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注重个人人格修养的塑造,重视人精神空间的充实。

2.初中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

2.1在文本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本教学是初中语文教育之基础,课堂文本教学是向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阶段,其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还有待进一步深入[7]。可以选择合适的文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渗透,例如在《岳阳楼记》一课中,文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胸怀应为学生熟知。《醉翁亭记》中在学习基本文本之后,可以注重突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操。从《诗词三首》中学习到大诗人李白、刘禹锡、苏轼其作品中对儒家思想的体现,了解儒家的积极进取以及道家的旷达乐观,要教育学生从文本学习中了解更多作者身体所具有的美好品质,教育学生“胜不骄、败不馁”,教育学生要有伟大的志向,为国家建设献计献策,要有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在文本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引用一定的古文还要和近现代我党红色事迹结合起来,选取立意鲜明的文本,让学生构建各个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

2.2引导学生舍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所有文化都值得我们学习,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文化内容,如今来看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通过语文文本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向善,还要告诉学生舍弃一些不合理的文化内容。例如,在《范进中举》一课中,要求学生提前阅读课文,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去阅读儒林外史,了解传统文化中一些不合理内容,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此类问题。《儒林外史》中王玉辉鼓励女儿自杀殉夫,范进中举后疯疯癫癫,这都是传统文化的糟粕,是传统体制的弊端导致人们成为受害者。在《智取生辰纲》中,教师也要已引导学生要杜绝“抢劫别人财物”的行为,不义之财不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教师需利用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教会学生辨别是非对错,培养学生在辩证的角度看待“义”,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作出判断或选择。引导学生舍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是一项长久的工作,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只有提高学生阅读量,学生接触的多了,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可以利用教材后面的阅读拓展内容,引出诸如《艾青诗选》《水浒传》《傅雷家书》《聊斋志异》《世说新语》《泰戈尔诗选》等一系列优秀读物,不仅从国内传统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并从中认识到当时体制中存在的缺陷和隐患,结合国外一些著名作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比对中外优秀读物,自己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中华民族的独特之处,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3课内外联合展开多元化传统文化活动

单纯的课堂教学较为枯燥,即使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学生也可能提不起兴趣,不愿意参与其中。而通过课内外联合的方式,多举行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利用学生爱玩、好奇的心理,则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可以采用语文演讲比赛、辩论赛、班会活动、升旗仪式、开少先队员会议、放学总结等方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宣传,也可以利用教室内外的宣传空间,办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黑板报,在校园内宣传栏里张贴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报纸,加强针对学生的作业辅导,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补充。此外,可以为学生布置画手抄报、写好人好事感想、日记等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耳融目染中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认识到传统文化和自己的关系,自觉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关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进一步发展之必然,学生学习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增强文化自信,提高自身民族自豪感。作为初中教师,要积极探索部编版教材,在教会学生基础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发挥自身传统文化传播者作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血液中,濡养学生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张萦. 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为例[J]. 广西教育, 2019(5):94-95.

[2]温静.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导向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研究——以河北省内大学为例[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9(2).

[3]刘鹰, 汪园园, 彭超,等. 信息化背景下文言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和实践——以江苏省职教《语文》第五册"领略古典魅力"单元设计为例[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