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5
/ 2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朱振华

浙江省义乌市香山小学教育集团 322000



摘要:问题意识是思维发展内在驱动力及学生展开高效学习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仅有助于提升其学习热忱、强化学科探究意识,更对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增进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问题意识;

前言:

问题意识是锻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质疑精神、批判性看待问题等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而小学数学作为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自然也要求小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扎实的提问能力。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并强化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问题意识,应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要日益沉思的问题。

  1.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总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大量灌输理论知识、概念等,对其在教学中核心位置的体现不够重视。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由教师自行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翻阅书本或资料进行解答,该种方式使其无法找到需求提出问题的机会,学生是否内心存疑被完全忽视掉,对其问题意识的培养漠不关心,只在乎所要讲授的内容能否全部完成,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达到教师要求。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该种“制砖机式”的学习状态中,自然也不会自行去发现问题。此外,部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完全没有质疑,而绝大多数畏于教师在课堂的完全主导地位,不愿提出内心的疑问。又因数学教学任务繁重,导致教师无法兼顾学生内心的想法,更不能营造出良好的提问氛围。大部分教师依旧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讲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及学习状态缺乏了解。同时,部分学生不愿提出问题是怕所提问题过于浅显而羞于提问。不管是何种原因,教师应对教学理念做出改变,应从传统固有的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如不能转变教学理念会将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材与教师预定的范围之内,无法解脱,长此以往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及培养产生一定的阻碍。

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问题意识

问题从疑惑中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学生的认知平衡被打破时,其内心急于寻求心理上的平衡状态,会自发产生问题,以提问的形式向外界寻找解答。该种认知冲突而产生的困惑,实际上最能够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提问动机。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不平衡,以此使其问题意识被激发出来。例如,在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情境视频导入教学,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原有的认知,判断故事人物的做法是否合理,继而依据结果与学生原有认知产生矛盾的方式,来引发疑惑,使提问意识不断形成。如,在教学中,教师引入故事情境视频:“小兔子有6颗糖果,小象比他多10颗。但是二人关系很好,所以小象打算分一点糖果给兔子,好让自己的糖果和兔子一样多。”对此,教师暂停故事播放,师说:“同学们,小象给兔子多少糖果比较合适呢?”部分学生基于直觉认知经验,不假思索地认为:“多出几颗,就给几颗。”师:“呦,你们跟小象的想法好像一样,那我们来看看结果是怎样的吧?”视频中,小象给了兔子10颗糖果,但是他发现糖果不但没平分,反倒自己的糖果还比兔子少了10颗。视频结束后,大部分学生充满疑惑,并将自身的疑惑提出。生1“为什么小象最后会比兔子少了呢?”生2“如果不是少几个给几个吗?那要怎么分才会相等?”这时教师抓住时机,以学生的问题为基准,引入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创设该种具有认知冲突的故事,不仅有效地提高学生情境代入感,而且当直观性的认知与故事结果之间发生具有张力的矛盾时,更使得大部分学生因百思不得其解而产生的强烈的提问动机,进而使教学变得更具高效性。

三、精心创设问题,发展问题意识

设置逻辑严密、关联性强的问题链,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被有效调动,引起对学科知识强烈的求知欲。倘若教师能够提供巧妙地设计课堂问题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既能有效增强课堂趣味性,又能引导其层层深入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问题意识。例如,在学习“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在教学伊始并没有直接向学生解释新知识的计算原理。而是引导其先观察已学知识和新知之间的差异;再通过问题链的方式,层层递进,培养其探究新知的问题意识。如,课堂导入部分,教师列出两个式子:(1)2/13+1/13=?(2)2/9+1/6=?学生借助已学知识,能够很快算出(1)的答案;但对(2)中的答案却无从下手。于是教师便以问题链方式进行引导,师说:“这两道题有什么区别吗?”生:“(1)中分母是一样的;(2)中分母则不同。”师:“第二题你们觉得主要难在哪里?”生:“难在分母不同,不知如何运算。”师:“那有没有办法让(2)变成你们能理解的样子?”生1:“可以化成小数计算。”生2:“可以通分。”师:“这两种大家都算算,看哪个更方便?”生:“通分方便,化成小数除不尽,不精确。”师:“很好。现在大家能不能归纳一下,以后遇到不理解的新知识该怎么办呢?”生:“先问自己问题的难点、疑点在哪里;再思考有没有办法把它变成我们会的题型”通过问题链的方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数学知识中,启发其日后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也可借鉴该方式促进自身的学习,发展自身的问题意识。

四、开展探究活动,强化问题意识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能有效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教师还可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精心设计活动主题,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现实问题进行探讨、整合及探索。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讨论问题的形式,实现增强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时,由于本节知识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行寻找本组主题展开活动。同时,为确保活动过程的有效进行,教师主要引导各小组成员在制定方案时,应当注重列出本组活动的问题列表,以保证活方案的可行性,再依据方案展开实践。如,以班级学生阅读情况为小组主题,并将该主题的统计类别分为个体阅读的时长和全班学生阅读的书目类别两类。对此,提出:全班同学阅读的书目一共有多少种?每种数量多少?占比多少?每个人的日阅读时长为多久?一周阅读几天?根据该问题对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已学知识,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合。最后再以图表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这种将学科知识迁移至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展开探究的方式,对增强学生问题意识来说,裨益极大。大部分学生反馈本次探究式活动不仅有效夯实数学基础,增强了其数学应用意识,在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列表的过程中,组员间的激烈提问氛围和思维碰撞的过程,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思维得以良好的发散,进而使教学更具实用性。

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并非一蹴即至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内心实际需求及个性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对问题进行创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日常教学中逐步形成问题意识,以此激发其问题动机,发展和强化问题意识,进而使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生数学课堂问题意识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少芳.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教师,2021(04):55-56.

[2]韩佩佩,马海洋.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2):138-139.

[3]臧翰林.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