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旅游发展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5
/ 2

加强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旅游发展的研究

于海波 1 刘国鹏 2 王艺 3

(1. 南京 华璋 建设工程 集团 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1901;2. 江苏延泽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江苏 南京, 211800 ;3. 江苏开源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 江苏 南京, 211800 )

摘 要:现阶段,人们经常提及生态环境、生态旅游等概念。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湿地环境,大力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必然趋势,可以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本文将以湿地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并对我国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设提供一系列完善的理论性支持。

关键词:湿地环境;生态旅游;良性发展

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甚至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开始重点关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在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中,湿地的经济价值日益突出。发展湿地生态旅游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同时,要特别保护重视湿地生态环境,确保湿地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以下将介绍一些具体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1.当前湿地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

1.1湿地破坏严重

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气候丰富。在亚洲国家中,湿地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类型最齐全。湖泊、沼泽、盐沼、滩涂、水田总面积6000多万公顷。此外,中国的流域也很大,还有由岛屿和海岸线组成的浅海湿地。由于历史原因,湿地生态环境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开发利用不受控制,湿地调节大气循环、协调生物链的能力逐渐减弱。从南部的滇池到北部的长白山,经过长期的狩猎、围垦、污染、捕捞、农田等多种利用方式,我国湿地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面积大大减少,湿地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恶化,而生活在这里的珍贵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

1.2区域保护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的不断重视,越来越多的湿地保护区建成。从全国分布来看,一些省市的数量和面积都比较大。但是,一些省市在数量和面积上都不达标。许多生态脆弱或破坏严重的湿地尚未建成自然保护区,不利于时代的发展。比如,在华南经济发达地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较早,取得了很大的改善和良好的效果。但在一些边远落后地区,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对湿地保护区建设重视不够。

同时,许多湿地植被受到主客观因素的破坏,难以修复,无法发挥雨水的蓄积作用。湿地人工植被机械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景观效果好,但维护费用高,生长习性不适宜。因此,无法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作用,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1.3法律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尚不完善。虽然许多涉及林业、渔业、农业的法律法规都涉及湿地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专门的、细化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格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这为湿地保护划出了一条清晰、清晰、不可逾越的底线。践行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加强湿地保护,必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释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标志着我国湿地保护由“抢救性保护”向“综合性保护”转变。

2.湿地生态环境与生态旅游共生关系的研究

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湿地生态环境与生态旅游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共生关系。只要处于良性循环,未来就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共生关系的分析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共生视角。 湿地生态环境与生态旅游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但在发展过程中既相互支持又相互影响,这与两者的性质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它们属于资源,所以它们的共同发展可以称为资源共享。总的来说,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是我国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主要依靠,湿地生态环境是促进各项生态旅游活动的前提;另一方面,受旅游市场经济水平的影响,我国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必将提升我国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市场发展趋势和经济水平。良好的经济基础可以促进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湿地生态保护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

(2)产业属性。与目前中国许多不同行业的发展相比,只有旅游业的发展,湿地生态环境的利用才能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湿地生态旅游产业不进行生产加工,造成区域内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它只直接利用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这一产业属性的定位来看,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产业可以从根本上控制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同时提高经济水平,提高湿地生态资源的利用率。此外,湿地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必将促进其所在地经济的提升。地方政府可以进一步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3.湿地生态环境与生态旅游发展的可行性途径分析

(1)提高人们的湿地环境保护意识。从现状来看,我国不同地区对湿地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够。以江苏为例,湿地生态区主要包括建湖九龙口湿地、海滨湿地和盐城国家湿地公园等,这些湿地生态旅游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湿地生态保护意识较差。因此地方政府部门要正确认识到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当地的湿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为依据出台相关政策,从而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确保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得以实现。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加强宣传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尤为重要。

(2)投资融资及构建监督体制。目前,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发展的趋势,国内许多旅游企业盲目投资开发了湿地生态旅游的新线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了实现整个国内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实现预期的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中国应该出台相应的旅游企业投资融资政策,并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促进旅游市场有条不紊地健康发展,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3)完善共生运行的机制。通过不断实践,我们可以探索和借鉴国外的经验。研究发现,要实现湿地生态旅游的共生运行机制,首要任务是建立综合协调机制,从资源共享和统筹规划的发展来分析,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首先要树立湿地旅游的地方品牌效应,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生态旅游的服务质量,从而实现提高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在湿地生态环境下,可以多方面发展旅游业,包括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资源共享和旅游者的调整以及交通设施的建设。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会破坏湿地生态环境,浪费生态资源。因此,在旅游业发展中,有必要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这些补偿将用于湿地生态环境的阶段性恢复,从而保证湿地生态环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共生视角和产业属性的角度分析了湿地生态环境与生态旅游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发展我国湿地生态旅游产业的可行性方案,从而保证我国湿地生态旅游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我国生态旅游行业发展的同时能够进行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晏 舒.浅析基于生态理念的湿地旅游发展规划的研究[J].农家致富顾问,2014(4):51~52.

[2]杨主泉.旅游发展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桂林阳朔县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3):130~136.

[3]唐峰陵,许爱华.滨海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策略研究—以北海市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30(11):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