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学目标,搞好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5
/ 1

把握教学目标,搞好教学设计

岳景格

藁城区实验学校 052160

摘要: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活动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个活动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课堂上随时随地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可是,很多教师在开展各个教学环节时,往往过多地关注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完成自己的教案,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我的体会是要搞好课堂教学,就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计划 教学理念

  1. 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教学设计首先要关注、了解教学的对象,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于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知识可以略讲或不讲,从而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影响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而现代学生地学习起点有时远远超出老师的想象,比如:学生在学习“百以内不进位加法”时,许多学生在学习之前,都能正确算出答案,一些学生还能把算理清楚地表达出来。如果还按教材安排的起点去设计教学计划,学生就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学就做了很多的无用功。又如,在学习“元、角、分”之前,我调查了全班学生,结果发现,大多数同学不仅对元、角、分认识,还会使用、换算。全班50多名学生都认识元、角、分等各种纸币、硬币,或多或少都花钱买过东西;全班有42名同学知道一元=10角,一角=10分,一元=100分。如果把教学的起点定在“认识元、角、分”,显然不符合学生实际。为此,我把教学起点调整为“用元、角、分纸币、硬币换算”,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互相学习,用换币、买东西等游戏形式学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认知基础不同的学生都有提高,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科学设计教的过程。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和进行教学的主要资源。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的是活泼好动的学生,教学的重点、难点也会有所变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加工,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比如:可以改变教材内容的安排顺序、结合实际情况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设计例题或练习、重新组合教材等。比如:在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课前我让每个同学收集不同形状的物体,上课时,我指导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使学生初步形成各种物体的表象,再揭示立体图形的概念。这样整节课在教师的指导下顺顺利利地完成了。下课后,我觉得这节课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的,学生有点被动,课堂气氛也不够活跃。于是在2班上课时,我改变了教学方法,课前让小组同学把收集的物体混放一起,然后分类摸一摸各种物体,再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立体图形的概念。这样这节课学生学的积极主动兴趣很高,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学生基础,由于教师设计的不同,教学效果也就不一样了。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

  1. 明确每个环节的教学任务,拟定弹性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每个教师在课前都不可能百

之百预测课堂上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遇到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如: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了教学范围,或者课堂上学生对某个问题特别感兴趣而争论不休,不能按教学计划往下进行等等,因此,教师在教学前不仅要广泛的收集材料,精心设计出一套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以便应对一些突发的教学事件。各个教学环节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使教学过程弹性可变,这样,一旦在课堂上遇到“意外”时,教师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独立的、有个性的孩子,它是有计划的,又是灵活多变

的,课堂教学的成效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对教学过程的合理调控。教师只有具备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建康. 怎样搞好课时教学设计[J]. 凯里学院学报, 1998(3):73-74.

  2. 楼惠英, 华继良. 新课程 新的教学设计[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8.

  3. 赵坤媛, 王淑秋, and 王宝山.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大纲." 辽宁教育 Z1(1994):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