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5
/ 2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梁慧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脑梗死患者开展早期肢体功能训练的临床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将我院2019年5月-2020年6月内8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常规干预)和观察组(42例,联合早期肢体功能训练);观察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轻、肢体运动功能高,护理满意度高达95.2%,对照组仅有78.9%,P<0.05。结论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并改善预后。

关键词早期肢体功能训练;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护理满意度


大脑组织缺血以及坏死症状被统称为“脑梗死”,近年来环境变化、生活习惯变化等因素的联合推动,致使脑梗死发展成为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而患病人数逐年增多,疾病进一步加重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质量[1]。为分析对脑梗死患者开展早期肢体功能训练的临床价值,特纳我院2019年5月-2020年6月内80例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将我院2019.5-2020.6内8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男、女为20、18例,年龄52-85(68.33±10.52)岁。观察组(42例);男、女为22、20例,年龄53-84(68.63±11.33)岁。借助SPSS 22.0软件分析两组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干预:护理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床单、被罩等物品定期更换,确保营造干净、整洁的病房环境;定时按摩避免其肢体活动出现障碍。要求护理人员以患者实际认知情况为基准开展认知训练,强化注意力、加强认知训练。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开展定向训练,增强其记忆和定位能力。语言康复:以患者兴趣爱好为基准开展,挑选其感兴趣的电视节目播放,刺激患者视觉、听觉;同时保持积极沟通,提高患者主动说话兴趣和次数。

观察组:联合早期肢体功能训练:翻身训练:直至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隔2 指导其翻身1次,具体为让患者双上肢上举,下肢自然弯曲后用力完成翻身。床上被动训练:患者可自行翻身后外展其膝关节、踝关节,内伸和屈曲髋关节、肘关节及肩关节,依次进行被动运动。指导患者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上肢举过头顶起伸展肩关节作用。坐位训练:抬高床头后帮助患者坐起,在背部垫被褥后叮嘱其放松躯干肌肉,逐渐过渡至独立坐起。改善血液循环:根据患者受压部位具体看为主实施按摩,每天用温水擦拭患者身体,定期牵引患者四肢并揉捏关节及躯干,轻柔推拿患者肌肉部位。

1.3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情况[2]:采用卒中量表(NIHSS,0-42分)评价神经功能,0-10分记录“受损轻”,11-20分记录“中度受损”,21-42分记录“重度受损”。肢体运动功能借助FMA量表评价肢体运动功能,总分0-100分,评分和运功功能成正比关系。

护理满意度[3]:科室自制量表(0-100分)进行评价,总分超过90分记录为“非常满意”,70-90分记录为“基本满意”,总分不超过70分则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建数据库并借助SPSS 22.0软件展开统计,护理满意度借助“x2”检验并作处理,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设计“t”检验并处理,数据遵从正态分布原则,以“P<0.05”视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显著。

2、结果

2.1 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NIHSS分值较低,FMA分值较高,P<0.05。见表1。

表1: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情况

组别

NIHSS(分)

FMA(分)

时间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42)

35.26±3.23

10.23±0.23

33.27±1.12

62.27±2.22

对照组(n=38)

35.11±3.10

15.52±0.45

33.12±2.44

55.25±3.74

t

0.1804

4.6112

0.1205

12.4033

P

P>0.05

P<0.05

P>0.05

P<0.05

2.2 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分析:观察组高达95.2%,对照组仅有78.9%,P<0.05。见表2。

表2:护理满意度

组别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n,%)

观察组(n=42)

25

15

2

40(95.2)

对照组(n=38)

11

19

8

30(78.9)

x2

--

--

--

4.8407

P

--

--

--

P<0.05

3、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部常见疾病,研究指出,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情况,病情进一步加重极易对患者日常工作、生活造成直接影响,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重大压力。

传统的常规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但护理措施较固化,因此远期护理效果不佳。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属于临床优质模式,护理措施实际实施过程中从多角度、全方位的开展干预,确保护理措施更加完善且细致,有效提高脑梗死化妆呢肢体功能的同时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的同时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4]。此研究结果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轻、肢体运动功能高,护理满意度高达95.2%,对照组仅有78.9%,P<0.05。提示: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措施的开展,可有效促使患者肢体功能逐渐恢复,不仅可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也能提升其后期治疗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并借鉴。


参考文献

[1]付艳鹏.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006(031):81,83.

[2]郭显阳.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0,018(004):229-230.

[3]张丽新.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 18(03):286-287.

[4]吴凌云.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医技杂志,2019, 26(0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