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护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5
/ 2

认知行为护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研究

张薇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一病区,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摘要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护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焦虑、抑郁负性情绪,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评价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和WHO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能够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认知行为护理;子宫内膜异位症;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前言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患者以盆腔疼痛、痛经为主要临床表现,甚至会造成不孕,患者常常伴随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本研究中采用认知行为护理有效改善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科就诊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纳入标准:1)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2)排除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等患者;3)能够正常沟通交流,自愿参与本研究。对照组年龄24-46岁,平均(34.7±8.2)岁;病程2月-2年,平均(1.24±0.47)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8例,高中或中专10例,大专12例,大学及以上12例。观察组年龄22-44岁,平均(34.2±8.6)岁;病程3月-3年,平均(1.36±0.52)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6例,高中或中专8例,大专14例,大学及以上14例。两组患者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1.2 研究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即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指导患者用药,告知注意事项等。观察组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认知干预: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了解程度,发放健康宣教手册,根据患者具体了解程度,可通过一对一交流、播放视频、举办讲座、公众号平台推送知识等方式进行该疾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2)行为干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引导患者通过宣泄情绪、写日记、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负性情绪,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3个月。

1.2.2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焦虑、抑郁负性情绪,SAS评分和SDS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越严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评价生活质量,总分8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和WHOQOL评分。

1.2.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分析,当P<0.05时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AS评分和SDS评分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 (x±s,分)

组别

时间

SAS评分

SDS评分

对照组

护理干预前

42.51±5.04

41.27±4.83

n=42

护理干预后

36.23±4.28a

36.11±4.07a

观察组

护理干预前

42.95±5.26

41.59±4.35

n=42

护理干预后

31.51±4.02ab

30.40±3.76ab

注:a:与本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相比,P<0.05;b: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相比,P<0.05.

2.2 WHOQOL评分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WHOQOL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WHOQOL评分比较 (`x±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

t

P

对照组

42

42.27±5.31

51.49±6.38

7.198

<0.001

观察组

42

42.05±5.04

59.52±6.80

13.376

<0.001

t


0.915

5.581



P


0.846

<0.001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的一种常见疾病,患者会反复出现痛经、盆腔疼痛、月经异常等症状,甚至会造成不孕并发症,患者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影响其正常生活和生活质量[2]。临床上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不高,患者心理压力大,由此造成负性情绪的出现。因此,探讨有效的护理模式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对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与常规护理干预组相比,应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护理干预后反映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SAS评分和SDS评分降低,反映生活质量的WHOQOL评分增加,表明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分析原因,认知行为护理干预一方面通过个体化、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纠正患者存在的错误疾病认知,另一方面可引导患者通过宣泄情绪、写日记、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负性情绪,从而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陆芸,施华. "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化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2019,32(5):123-126.

  2. 林莉莉,董小旭. 团体心理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应对方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 护理与康复,2017,16(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