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地区规范化压力性损伤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5
/ 2

恩施地区规范化压力性损伤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陈元杏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 445000



摘要目的探讨恩施地区规范化压力性损伤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规范化压力性损伤管理,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压力性损伤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规范化压力性损伤管理体系,有助于减少患者压力性损伤事件的发生,提升其生存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利于在恩施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压力性损伤;规范化管理;护理质量

目前,压力性损伤逐渐成为一种较为严重的慢性并发症类型,情况严重者能够危及生命,同时对压力性损伤患者治疗期间的费用也相对较高,促使家庭及政府负担加重[1]。医院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已被公认为是能够有效预防的不良事件,并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对患者安全进行管理的重要目标[2]。本研究通过在恩施地区实行规范化压力性损伤管理体系,以便降低医院内压力性损伤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男56例,女40例,年龄30-74岁,平均(43.7±10.3)岁,其中呼吸衰竭者22例,颅脑损伤者42例,胸腹腔复合伤者32例。对照组(对照组选用20197之前的病例,回顾分析)男58例,女38例,年龄32-75岁,平均(44.1±10.1)岁,其中呼吸衰竭者18例,颅脑损伤者44例,胸腹腔复合伤者34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且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该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准许。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具体为: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分区管理,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及护理组长对各区域内患者进行管理。

1.2.2研究组采用规范化压力性损伤管理,具体为:(1)成立相应的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该小组成员主要包含护士长、造口伤口委员的核心成员以及专科护理人员。依据院内的具体情况制定并修改相应的压力性损伤管理制度、流程,并落实相关人员的具体职责。(2)对护理人员进行同质化培训,依据国内外最新的压力性损伤临床防治指南的有关要求对护理人员开展在职教育培训,并定期对有关培训内容进行考核,以便达到同质化要求。(3)对电子信息支持系统进行统一规范,将Braden量表相关的评估内容进行规范化整理,确保采用该量表评估的准确性,以便护理措施的准确及有效实施。(4)压力性损伤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护理人员采用Braden量表对患者进行入院后的风险评估,之后随着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每周评估,对于高危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而对于已经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则由相关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会诊处理,护士长应对其评估的准确性及相关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有效审核及监督。(5)结果的质量监管,科室内相关负责人员应定期对患者的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相关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等进行有效监督。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定期对相关数据及调查内容进行分析及汇报,以保证其落实的有效性。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分表依据健康宣教、用药指导、人文关怀及服务可及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得分为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护理满意度相对较高。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1.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研究组压力性损伤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临床指标(x±s)

组别

例数

压力性损伤事件的发生率(例,%)

护理满意度评分(分)

对照组

96

18(18.8)

84.9±6.5

研究组

96

4(4.2)

95.6±6.9

X2

/

4.619

11.598

P

/

<0.05

<0.05

3讨论

医院内的获得性压力损伤主要是指患者在入院初始皮肤完整,但在检查或者出院时发现其存在压力性损伤情况,该情况的治疗费用能够高达几千甚至几万元,加重患者家庭及社会负担,造成医疗资源消耗的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降低[3]。因此,积极预防医院内压力性损伤情况的发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对患者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目标,压力性损伤护理是临床干预期间的重要内容,国家在对医院进行相关评审时,也将压力性损伤的护理工作作为对医院护理安全工作进行评估的重要内容[4]。经本研究显示:研究组压力性损伤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通过采用规范化压力性损伤管理体系,能够显著降低其风险事件的发生,患者满意度相对较高,有助于护患关系的显著改善。采用规范化压力性损伤管理体系,能够定期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压力性损伤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并对高危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而降低其风险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采用规范化压力性损伤管理体系,有助于减少患者压力性损伤事件的发生,提升其生存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利于在恩施地区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于杰,孙忠人,李洪玲,等.艾灸促进压力性损伤组织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2):80-87.

[2]Mann J R , Wieschhoff G G , Tai R , et al. Tibial bone stress injury: diagnostic performance and inter-reader agreement of an abbreviated 5-min magnetic resonance protocol[J]. Skeletal Radiology, 2019(8):1-10.

[3]陈娟,陈文君,李仕君,等.集束化干预策略对预防老年高危压力性损伤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18,047(007):1005-1006.

[4]蒋琪霞,王桂玲.压力性损伤预防敏感结局指标的监控方法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9,32(01):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