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8
/ 2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观察

俞艳红 黄慧 李美熹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 ,云南昆明 650118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在患者切口感染预防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行胃肠道手术治疗患者,共68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患者护理中,按照常规护理模式,为其中的34位患者提供术前指导、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等各项基础性护理服务,将其归为对照组,另外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为其余的34例患者护理,将其归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中,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另一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使得手术前、中、后各阶段的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护理内容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特征,将其用于胃肠道手术患者护理中,可降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更快恢复。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手术室护理;切口感染;护理满意度;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胃肠道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在患者护理中,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其中,观察组患者共34例,包含男女21例、13例,年龄最大不超过67岁,最小不低于40岁,对应年龄平均值为(55.34±3.58)岁,患者的疾病类型有直肠癌、腹外疝;对照组共包含男女患者23例、11例,年龄最大68岁,平均值为(55.84±3.64)岁,疾病类型与上一组患者相同。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的整理上来看,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模式用于对照组,具体内容包括:在手术前,护士需做好医用物品的准备工作,同时向患者讲解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手术大致流程等。术中护士配合医生的工作,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协助医生完成伤口的包扎。

将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用于观察组,具体内容包括: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并将毛发进行妥善处理。与此同时,对术中器械的清洁度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使用标准。之后,完成导尿、备皮等工作。为确保患者对抗菌药物能够适用,需要先展开药敏试验,之后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完成患者皮肤的消毒。另外,准备全层保护器和洁净袋,用来在患者腹腔打开后对切口进行保护。在患者胃肠道断端消毒时,使用的消毒药剂为聚维酮碘。在医护人员更换手套后,才能进行腹腔闭合操作,等到切口缝合后,需要对皮下组织和皮肤进行清洗,使用聚维酮碘来完成[1]

此外,手术开展前,护理人员可适当的向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护理,改善患者紧张、害怕等负面情绪,使其保持心态上的平稳,避免术中出现应激反应。另外,术中所使用的医用物品,必须经过消毒灭菌处理。与此同时,对手术中所使用的器械其功能特性进行检测,确保设备能够 正常使用。医护人员的活动范围必须在无菌区域,所接触到的物品也只能是无菌物品。若术中有人被仪器刺伤,应立即进行处理。

1.3观察标准

对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评估,若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其他不良现象,视为甲级愈合;若患者术后,观察切口皮肤存在小部分坏死或者血肿的现象,在没有化脓情况发生时,视为乙级愈合;若患者术后,切口处皮肤化脓严重,患者疼痛难忍,需要切口引流处理,视为丙级。另外,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2]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计量单位用x±s表示,t检验,计数单位用%表示,x2检验,当组间差异符合P<0.05的要求,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率较另一组明显提高,数值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1 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比较(n,%

组别

甲级愈合

乙级愈合

丙级愈合

愈合率

观察组(n=34)

17

15

2

94.12

对照组(n=34)

14

12

8

76.47

X2




13.658

P值




<0.05

2.2在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中,观察组患者满意人数共31例,对照组共25人,护理满意度为91.17%、73.53%,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2.3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为8.54±1.47d,对照组为15.87±2.63d,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1. 讨论

在外科手术治疗中,胃肠道手术极为常见,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手术毕竟存在一定的创伤性,手术期间切口暴露,多少还是会存在感染的风险,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多加注意。当手术切口出现感染时,患者的皮肤一般会出现红肿、发热等不良症状,若未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加重,会损害到身体脏器,等到全身性感染后,便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基于此,手术室医护人员必须拥有感染风险的防范意识,分析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诱发因素,具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事件的发生率降至最低,切实保证患者的手术治疗安全,以便患者身体更快的恢复。

在本次研究当中,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在胃肠道手术患者治疗前的准备工作中,展开了对医疗器械清洁度、功能特性的检测,与此同时,为患者提供了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这些准备工作的展开,既为手术的开展奠定基础,同样也是保护患者预防感染的重要举措。在手术过程中,涉及到了全层保护器、洁净袋的使用,消毒试剂使用了聚维酮碘,在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中,完成各项操作[3]

由本次研究结果的相关描述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切口愈合率较另一组均得到明显提高,组间数值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由此可见,在胃肠道手术患者护理中,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郭鹏威.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D].新乡医学院,2019.

[2]王世芳,杨先智,赵旋,母永亚,郑迪红.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前免疫功能及手术时间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7):4023-4025.

[3]刘雪.预见性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4):2332-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