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思考经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8
/ 2

关于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思考经验分析

周 继凯

新疆阿拉尔上游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阿拉尔 843300

摘要:利用农田水利工程改变我国农业靠天吃饭、受大自然制约的历史成为了可能。但很多实践表明,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受到了制约,很大因素是由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并且一定程度上存在逐利倾向,施工质量受到很大影响,从而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和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体现。所以必须在建设过程中对农田水利工程质量全方位进行管理,坚持质量控制的原则,规范和强化各参建单位的质量控制职能,最终达到工程建设目标。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质量保证体系,以保障农民的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经营主体;对策建议

引言:目前,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越来越多的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对以往的运行管理、建设活动和投资造成了显著的影响。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参与方式,针对其存在的诸多问题给出有效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以及充分发挥其功能效益提供保障。1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必要性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为农业发展服务的重要基础,包括灌溉、排涝、除涝等。对旱涝保持和农业高产具有重要影响。在新时期,农田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有以下要求:第一是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土壤、水文、气候等因素的区域差异,使旱涝灾害和土壤盐化广泛存在。新时期农业水利人员要实现农业产值增长,必须进行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确保农业约束的有效消除。二是提高农田水利建设质量,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中国的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新时期,我国重视“农业科技”的基础性、前沿性和公益性保障。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来看,对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田水利建管问题

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相关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其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1配套政策与立法滞后

目前,关于小农水建管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较早出台的法律法规考虑较少,刚出台的《农田水利条例》还需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定。此外,部分地区存在强迫农民土地流转的情况,加之土地流转不规范、流转合同条款不完备、缺乏地方配套政策、流转程序不完善、缺乏纠纷调解仲裁机制、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在土地流转后较低等,使得土地流转频繁发生纠纷,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土地上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或者投资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2.2参与建设管理意识不强

土地承包期限的分割对农村土地流转期限产生制约,其最高期限为30年。农田水利设施的受益年限普遍较长、工程投资高,受土地流转时间限制新型主体不愿投资参与水利建设。此外,由于参与流转的土地未能集中连片,这大大提高了升级改造农田水利的难度。同时,部分灌区农田水利工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水利设施配套率低、建设标准不高、老化失修且大多超过使用年限,维修改造投入的资金多且带来的后期收益不高,影响了参与建设管理的积极性。

2.3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并且精准农业灌溉、高效节水灌溉等现代农业对农业供水服务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此外,现阶段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存在科技水平低、规范化程度不高、经营规模小、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尤其是较小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无法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为完成水利建设目标必须有社会化服务的指导。然而,农村劳动力中仅有1.8%的农村技术性人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力量受技术水平、经费等条件限制还比较薄弱,服务成效有待进一步提升;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薄弱且无法专业性的、高水平的指导较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性社会服务组织的服务费用往往超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单独承担范围。

2.4参与水利建设领域不均衡

目前,对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但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各农业产业投资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民间资本更倾向于投入既有工业供水、养殖、生活功能又有灌溉功能的综合性农田水利工程,或者养殖、蔬菜、林果等农业灌溉效益较好的产业。而传统的农田水利经济效益不明显、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明显不足。2012年,为鼓励农田水利建设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参与,水利部下发了引导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实施细则,在政策的落实上各地方政府存在一定差异,且对于不同农业产业该政策也没有区别对待。

3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质量提升策略

3.1合理规范资金投入

在传统开发模式下,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为保证水利建设的规范化,必须重视农田开发过程中资金的合理投入,一方面从政府层面对农业投资和农业水利建设成本进行预算,确保专项维修投资的合理和充足,从而保证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效率。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水利建设落后的地区,建设工作难度大,资金需求相对较高,容易给政府投资预算带来压力。一旦地方政府投入有限,应从国家财政角度进行资金支持,进而实现区域农业水利基本建设的规范推进。此外,合理规范金融机构,建立农田水利建设免费、低息的信用管理制度,加强水利建设和社会融资等是解决水利建设资金不足问题的有效手段。

3.2加强水利制度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重视水利工程的规范建设,从国家对工业和农田水利建设的制度保障上进行宏观农业。例如,在农业发展方面,中国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对优化休闲农业布局,丰富多彩的农业类型,发展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休闲农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从政策的实施情况来看,宏观指导是水利工程的主要应用特征,对区域性和特定水利工程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就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而言,常年干旱地区、频发洪涝地区对盐渍地区水利基础设施的要求各不相同,只能根据具体的建设内容、更严格的农田水利建设标准来制定,确保与实际工程建设有较高的匹配度,才能实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平稳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构建现代水利体系

保证水利建设、应用模式和农业发展的高度匹配,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在新时期,为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基础施工效率,保证水资源利用质量,农业水利工作者必须重视现代农田水利应用结构的有效构建。一方面,在申请过程中,要明确水利设施的产权,由政府主导,由基层水利机构保障,由农民担保,作为规范申请的依据,实现水利设施的有效建设和使用。另一方面,确保农田水利与应用环境的有效整合。灌溉设施不仅可以满足农业灌溉的基本需要,而且可以在发电和工业生产中连续使用水能,从而增强水利基础的综合特性,实现其社会效益的有效提升。

结语:加强质量管理是工程设计目标得以体现的重要保障。认真做好各相应阶段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使质量管理真正落到实处,为农田水利工程功能的发挥提供质量保证,改善我国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周云,王雪峰.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J].乡村科技,2019(35):125-126.

  2. 周云,王雪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问题及应对措施[J].乡村科技,2019(36):118-119.

  3. 陈懿.诸暨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运行效率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