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声学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30
/ 2

建筑声学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王晓楠

北京创艺建声咨询有限公司 100022 摘要:

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随着城市建筑的发展,各种噪声极大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居住体验及生活质量,尤其是居住环境较为复杂的建筑。如何解决城市噪声的影响,增强居住区的抗噪声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文章首先对住宅小区声环境建设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然后解释了噪声的定义和危害,最后提出了建筑声学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建筑声学; 住宅建筑; 噪声污染; 应用;

前言:

建筑声学技术近年来逐渐被建筑和室内设计师所重视。建筑声学可细分为吸声、隔声、消声、减振四个分支。根据工程设计施工中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去进行实施,可有效消除建筑装饰中存在的声缺陷,避免因为声环境不合格带来的工程改造。

1.声学标准解读

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标准是指引我们设计的指挥棒,明确标准体系将更有力的开展声学设计工作。本栏将重点介绍国家现行声学行业相关标准,如剧场剧院多功能厅使用的GBT50356-2005《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体育馆使用的JGJT131-2012《体育场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民用建筑中的GB50118-201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以及声环境质量评价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医院建筑噪声与振动控制设计标准》等数十项国家标准解读,全面了解声学设计指标,熟知标准可有效匹配业主需要,更好地为工程设计项目服务。


60dbd9ab6b41a_html_b01a6c401fd5bf0c.jpg

民用建筑隔声规范封面 


2.建筑声学设计的内容

2.1设定各空间的混响时间、音质指标等声学参数指标;

2.2声学空间的声环境控制,包括各个厅、堂、室的体型、混响时间、声场分布;对于隔声、隔振、设备与环境噪声控制提出建议;

2.3空间尺寸及几何形状的确定;每座容积率的核算;观众厅内吊顶、墙面、舞台的声学构造设计及相关声学参数的复核计算等;

2.4对装修设计施工图进行声学审核,提出审核及整改意见;审核暖通空调、消防、照明、舞台灯光音响专业的深化设计,提出声学审核意见;

2.5设定项目中使用的材料和声学结构的吸声系数、墙面材料空气声隔声、楼板及浮筑构造的撞击声隔声相关结构;

2.6建立三维计算机模型,并进行计算音质参数测量、数据分析、方案声学效果评价、改进声学方案测量;

3.住宅小区声环境建设面临的形势

交通噪声是高层建筑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在城市中高层沉降最需要的区域往往是主要道路通过或汇集的市中心,主要交通噪声的标准限值为70dB。但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的进一步增多,大部分主要道路都已远远越过这一边界。城市道路的增加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的出行路线,但也增加了更多的噪声污染。远离城市中心的机场、海港和内河港口正在向城市居民区靠近,由此形成的铁路噪声、航空噪声和船舶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日益突出。城市交通发展带来的户外环境噪声日趋严重,居民深受其苦,投诉与日俱增,尽管各方呼声明显,但实际问题并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城市区域的建筑施工工地,其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十分强烈,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的生活,尤其是住宅窗外紧邻的工地施工,影响更甚。另外,家庭装修施工引起的噪声也不容易忽视。

4.建筑声学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现状

声学与建筑之间的关系由来已久,声学对工程建设有很大的帮助。在内外部城市规划中,建设了许多高品质的住宅以及音质优良的居室,提供了大量安静的人居环境。但是,建筑声学依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居室厅堂安静度不够,安逸的生活条件被噪音污染,影响了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目前,越来越多的住宅小区建设开始追求绿色生态的居住环境,将绿化、水景灯作为环境建设的重点,而较少关注住宅小区声、光、热灯物理环境的建设,以致难以形成整体的生态居住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简单舒适的住房向更高的环境要求转变。住宅建筑的声环境已经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小区及住宅楼设计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5.常用室内装饰声学施工节点

包含室内装饰工程中龙骨吊装、吸声板安装、灯槽、风口、窗帘盒、检修口、圆弧包柱等节点。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控制是声学施工效果的基本保证,了解声学工程的施工工艺,在建筑装饰工程的设计工作中,可有助于提升建筑装饰设计效率,避免因为设计前期考虑不周导致出现声学缺陷从而进行的声学改造。

6.建筑声学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策略

6.1建筑材料选择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构造设计有助于控制噪声,具体如下:(1)分户门应综合考虑隔音、防盗、防火的要求。窗户采用密闭窗框和隔音窗,结合节能设计,提高加工精度,减少门窗间隙。将门窗的隔声性能列为门窗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2)分户墙采用隔声性能好的材料,单层轻质墙体的加权隔声结构一般低于40dB,不能作为分户墙使用。如一定要用,为了满足隔声性能的要求,必须采用组合结构。(3)楼板必须采取隔声构造以隔绝冲击声。由于板下吊顶(带弹性吊杆)层高较低,对冲击声的隔绝作用有限,必须采取隔声施工措施解决地板冲击隔声问题,可采取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铺设弹性面层、设置浮动地板等隔声措施应作为楼板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4)家庭影院房间采用特殊隔声处理,并设置钢琴等乐器专用隔声室。

6.2住宅小区规划

根据噪声源现状和发展预测,声环境质量应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包括旧城改造规划)中城市规划功能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城市设施和对外交通车辆的噪声水平、不同的声环境要求,进行合理的声学分区,合理布置城市道路交通网络,避开城市交通主干道、高架道路、机场和线路,轨道交通。在项目开发初期的选址和图纸设计中,可以从宏观上控制线路居民区的噪声干扰,对周围的噪声源进行测试和分析,对噪声影响进行评价,在社区规划设计中,从声环境角度论证生态居住区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声环境指标应作为建设项目审批的内容之一,列为必要的施工程序。

小区规划设计要考虑社区噪声扰民问题,合理安排建筑空间位置,具体为:(1)中小学与居住社区应有足够的防护距离,绿化或其他建筑物的设置应保证不会给居民区带来噪声;(2)锅炉房、冷却塔、变电所等社区配套公共设施不应靠近居民楼;(3)公共固定设施应优先选用低噪声、低振动设备,而一些能够产生噪声、振动的设备应采取消声、吸收、降噪、减振等措施加以控制。

6.3加强对噪声源的控制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住宅区逐渐被建筑工地包围。施工具有施工阶段的周期性、施工过程的突击性和施工机械的高噪声的特点,其造成的噪声对周围生态群落的影响很难控制,降低噪声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噪声源的控制。(1)设置声屏障是降低噪声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环境可能有不同的形式,必须结合地形和经济条件加以利用。例如,现有的绿色土堤被用作地面道路的声屏障,在高海拔道路上使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隔音屏障,以确保人们的视野开阔,不会影响城市景观。但是修建隔离墙可能需要大量投资,减少噪音的副作用有限,因此必须谨慎使用。(2)绿色植物有助于减少城市噪音的影响。一般来说,常绿灌木和乔木是保证四季都能实现降噪的最重要的栽培方法,但绿化带必须足够宽,才能更好地实现降噪。

结语:

目前,越来越多的建筑需要声学技术,隔音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许多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功能以及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为避免建筑工程设计中出现噪音问题,建筑业就要加强对建筑声学的管理力度,为社会创造更多的隔音空间和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钱嘉伟,李天艳,吴碧辉.建筑声学及隔声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3-4.

[2]杨君,曹伟.建筑声学仿真软件ODEON在混响室设计中的应用[J].环境技术,2019,37(4):127-132.

[3]吴硕贤.中国建筑声学的源流与脉络(1926~1986)[J].南方建筑,2019(3):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