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小山重叠》的美育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30
/ 2

《菩萨蛮 ·小山重叠》的美育价值

姚闻闻

宁夏永宁中学 邮编 750100

摘要:每每讲解温庭筠之《菩萨蛮·小山重叠》总是就词解词,形象研磨,背诵作罢。此文试图思路转换,从纯粹美学的教育角度出发,探寻一首小词直觉中的美感,理念中的美学及美感培养的价值与意义。对一首词,既不能过分拔高,也不可丢弃历史承继,温庭筠此词深藏了这种精神美学。传递一首词的美,也是体悟一种审美方式,进行一种审美教化,发展一种审美趣味,实践一种美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温庭筠 《菩萨蛮·小山重叠》 美育

咋弄温庭筠之《菩萨蛮·小山重叠》,萦绕着一种无从讨论,不得深入之感。甚至开始怀疑,袁行霈诸先生是否纯粹依循文学史之始末流派选取此词。此种传统想法不无道理,但若细细雕刻,绝非仅仅如此。因为此种观念深中“考量主义”之毒,总想把某篇课文深化为一种知识点、道德观抑或价值观。温飞卿的美词也难逃这一逻辑。其实单纯因美而存在又何尝不可?我们过分强调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德育性,却忽视了文学的本质也是美学,是摆脱功利的,是对美的追求和体悟。而语文的教育亦应包含美的教育。蔡元培更是在百年前便提了美育代宗教的教育理念。此种美育观念与《菩萨蛮》的美学特性可谓一脉相承。千年回响,久久激荡。

黑格尔说:美是理性的感性显现。他提供了与古典哲学家康德全然不同的美学见地。这为美的认知提供了两个角度和层面即感性和理性。美来自理性的创作,折射着感性的光亮。美也可来源于感性的抒怀,浸淫着理性的思考。严春友评价,美是和谐有机的整体,也是理性与感性的矛盾统一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美的审视和教育也必然无法逃离这两点。

感性的美是直观的。庄子有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你在或不在,美即存在。因此,此种美是非经装饰的,听之观之,触之嗅之,感其丰富性与多样性。孔子也言:小子何莫学夫诗?……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天地山川,草木虫鱼是认识世界的途径,更是一种美学追求与美学投射。美可以源于自然万物,当然也囊括社会生活。《菩萨蛮》便以此纯粹的美学风格来雕琢女子,品读生活。读小词,眺望千年之外的美人。带着色彩,画着情态,摹着眉腮,甚至可嗅到其香味。此种美渗透着唐末五代之审美方式,古香古色又不给人以时代的隔阂。暂且不去考据诸如小山眉,金明灭,云鬓之名物。今人观之感之自觉美不胜收。此是直观的。让学生置身诗境,想要着一袭华美的汉服,化一个精致古典的妆容。美之为美,是需要感知,培养,进而表达甚至是实践的。

感性的美有一种代入感。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思考的是思想的现实性和历史化。而我想说,历史中的文学也是当代的文学。它需要注入当代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倘若读《菩萨蛮》,想要以文作画,以文着衣,以文上妆,那这种感性的美就有了代入感与传承性。

理性的美是透过历史的沟渠认知其永恒性。温庭筠让女子的闺房细节和内心哀怨同男子的人生蹭蹬与漂泊思乡等量齐观。女性视角光明正大的登上诗词舞台。诗词的本质便是志趣情感的抒怀,无关男女视角。这均是理性衡量其诗词美丑的有力刻度。温词中,小儿女的闲愁真实纯粹。传递并寄托着闺阁女子的生命情愫和哀乐悲欢。在诗歌发展史上,温庭筠词拓展了诗词的场地,使诗词可以镌刻的内容更丰富,更多元;可以言传的审美思想更开放,更平等。教师为学生传递的美应该包含理性的评判和自由的思想及尽可能长久的价值美感。这是历史长河中沉淀的理性之美,应被学生了解与品读。

诸多学者认为温词人作为传统士人,不可能蜻蜓点水,只摹女子生态,唯求写意闺怨。自屈原伊始,便有以男女纠葛喻君臣关系的文词。《湘夫人》是其中典范。此说不为牵强。从解读的多元性上来看,它体现了温词的精神美学,一种人生情怀和生活情趣之间的沟通融合。也许出于时代强权,或者源自羞于直言。无论如何,词作记录着中国古代十大夫的抱负坎坷和心路历程。这层美感是隐晦的,但并不是毫无根据的附会。学生应该了解词作解读的冲突性和多层次性。这也是小词中大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

审视美和认知美的教育与知识技能的传授并不抵牾。对美的多角度,更深层的认识可以辅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和技能。而知识技能的学习更是为了让孩子成人后获得解读美的能力,拓展体悟美的范畴。美育包含知识美,道德美的教育,更包括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审美解读的培养。

美育需要漫长的熏陶与点染,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应当蜻蜓点水。浸润于课堂,实践于生活,养成于生命生活中。

参考文献

[1]蔡元培,新青年. 3卷第6号,1917,8

[2]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商务印书馆.1996,6

[3]严春友,西方哲学名著导读,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4] [清] 郭庆藩注,王孝鱼点校,庄子集解,中华书局.2006,6

[5]孟晖,花间十六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9

[6]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