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教材资源 传承传统文化 ——浅谈低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与“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30
/ 3

深挖教材资源 传承传统文化 ——浅 谈低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与“创”

龚玉婷

义乌市群星外国语学校 322000

【摘要】在“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下,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要把传统文化渗透教育落到实处。在统编版低段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不少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教师要善于对这一些教材资源进行深入挖掘,通过解密“汉字源头”,“感受”传统文化;把握“守正创新”,“巧传”传统文化;注重“承前启后”,“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对传统文化进行“传”与“创”,从而达成高效化教学目标。

【关键词】低段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教育

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将“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落实到位,国家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指出,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教学渗透于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之中”。为落实《纲要》要求,统编语文教材在编写时便十分注意这一方面要求,收录了不少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课堂为主要教学平台,积极开展文化教育,要兼顾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尽可能避免讲大道理的形式进行授课,应当从教材的编排特点、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合理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让学习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从而传承民族文化。

一、解密“汉字源头”,“感受”传统文化

语言文字是人类沟通与交流的最重要工具,从这一角度而言,汉字中蕴涵着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内涵,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思维模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折射。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可以从汉字出发,引领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的起源、演变、构造,感受与之关联的历史、艺术等文化内涵,进而激发学生们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情。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时,充分考虑到了小学的形象思维特性。在识字内容上采取象形字为主的教学编排,逐步过渡到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方便学生初识汉字。当然,如果教师能够进一步引领学生关注汉字的构造方式,深挖其中的文化意蕴,更能让学生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紧扣汉字“形象性”,探寻汉字源头

低年级学生主要依靠形象思维进行记忆,对此,我教学借用图画,引导学生观察象形字,在加之一定的想象,感受和认识汉字。

在教学《日月明》一课中的“田力男”时,我便有意识地通过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初识汉字。我先出示一幅图画,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男”字由“田”和“力”两个字共同组成。接着,再进行分段讲解,让学生明白“力”是古代常用农具“耒”,表明在田间耕作是古代男人的主要职责。最后,通过“男”字的发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男”的产生与演变的过程。如此一来,学生们通过探寻汉字的源头及演变过程,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也充分感受到了先人的无穷智慧。

(二)基于汉字“构造法”,体会汉字魅力

汉字大多由形声字构成。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关注汉字的构造,并尝试着理解不同的汉字组合方式,以此来认识和体会汉字的文化魅力。

在教学课文《小青蛙》时,我便基于形声字的特点引领学生进行识字。我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清”、“晴”、“睛”等生字。这些汉字都由“青”和其他偏旁组合而成,是典型的形声字。我便结合形旁解释字的含义,鼓励学生根据声旁猜出字的读音。此外,我还进行适当的拓展:以‘青’字为基础,还可以和哪些偏胖组成新的汉字呢?如此一来,学生们的自主识字兴趣纷纷被激活。可见,教师可以从汉字的构造特点出发,通过汉字的演变历程及相关文化管时,引领学生主动识字。

二、把握“守正创新”,“巧传”传统文化

“守正创新”是统编版小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教材在编写时强调“守正”,其目的在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中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成果;而强调“创新”,则是为了紧跟时代部分,与时俱进,让教育更加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统编本语文教材展开教学活动时,应当遵循“守正创新”原则,从教材的编排特点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习和认识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引导赏析“中国画”,触摸“文人志趣”

国画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艺术表吸纳形式,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呈现形式。与西洋画不同,国画强调意境,以突出含蓄写意,通过描绘山水、花鸟以及人物来借物抒情。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不少优秀的中国画作为文本插图,希望借助形象、生动的图片吸引学生目光,引导他们走进中国画,感受画中蕴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尝试着理解其精髓,并能够汲取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此外,将国画作为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也能够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猜测文本内容,推动其对文本主题的理解。

我在教学《天地人》与《金木水火土》这两课时,为了拉近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在引导学生认字生字外,还巧妙地借助了国画插图,引领学生进行课外知识拓展,了解所谓的“三才”、“五行”。在学生朗读完课文后,我有意识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首先让学生进行自主观察插图,并自行组织语言,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这幅插图的内容。接着,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在脑海中勾画出江水的浩渺、天地的广袤以及人物的渺小。最后,再点明什么是“三才”“五行”。在对文本地巧妙设计下,学生不仅掌握了汉字,理解了文本内容,还初步建立汉字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奠定基础。

又如,《池上》这一首古结构对仗工整,语言通俗易懂,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向读者展示了农村小娃的形象。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材中设置有与文本内容相对应的插图,生动形象且极具童趣。在教学活动中,我首先引领学生观察插图,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插图。接着,结合着诗句进行内容对照,尝试着理解作者意图。与此同时,我还适当增加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进一步建立其文本与插图的联系,让学生感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最后,结合以往所学过的《江南》,让学生通过对照,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感,加深对水墨画的认识。

(二)引导赏析“民俗风”,感悟“家国情怀”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地大物博、聚集多民族的国家。也正因如此,有了“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之说。相较于古诗词、国画等高雅艺术而言,民俗文化更贴近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一般而言,民俗文化可以包含饮食、服饰、民居以及传统节日等内容。在统编本语文教材中,编者出于文化传承角度考虑,收纳了不少优秀的民俗文化内容并制作了相关插图,让学生在学习民俗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形象的图画感受民俗文化,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例如,在统编本小学一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封面中,就渗透着民俗内容。封面以白色与红色为主要基调,屋脊被大雪覆盖住,家家户户的房门都贴着倒立的“福字”,门边还挂着大红色的灯笼。画面中有几个儿童,要么聚在一起堆雪人,要么手上拿着糖葫芦,在交谈者什么。封面以春节为主题,渗透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在正式开启本学期语文课文学习前,我从封面着手,引领学生挖掘封面中暗含的民俗文化,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印象中的春节,以拉近民俗文化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在封面中,红色的“福”字、红色的灯笼十分抢眼,通过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们诉说春节挂灯笼、写春联、贴福字的由来;儿童手中的糖葫芦看起来十分诱人,通过简单的动手实验,让孩子们历经制作糖葫芦的过程,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简而言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每一个文化元素,引领学生感知和欣赏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又如,我在教学课文《春夏秋冬》时,有意识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从图中了解冬天可能出现的景物特征或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展开民俗民风的讲解。进入到课文内容学习阶段,我先是引导学生阅读文字,感受文字中的冬日景象,再引导学生将图片内容与文字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感受其中的氛围。最后,进一步挖掘课文中与民俗文化相关的元素,引领学生步步深入,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体验和积淀家国情怀。

在结合图画引领学生赏析民俗文化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征,应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以避免适得其反。

三、注重“承前启后”,“渗透”传统文化

近年来,随着民族自信心的增强,我国民众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作为语文教师,应当从教材内容与学生发展诉求出发,将传统文化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一)借鉴经验,无声渗透

《纲要》中强调,传统文化教育应有秩序、分阶段进行。对此,教师在落实《纲要》要求,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应当结合实际学情设计教学活动。针对低年级的文化教育,应以启蒙为主,培养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感,以激活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可以从课文中的插图着手,引领学生形象地感知传统文化,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初步认知。其次,善用教材。统编本语文教材延续了“立德树人”的思想,其中渗透了丰富的向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应将这些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其三,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学生自觉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

(二)抓住重点,突出特色

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改后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更高一层的教育教学要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传统文化教学,用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田。要想真正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必须改变当前教学活动中的陈旧教学思想和模式,深挖现行教材中蕴藏的传统文化因素,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礼节文化等,引领学生认识和感知传统文化,培养其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感度。

我在教学《端午粽》时,就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引领学生认识和感受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将提前准备好的与端午节相关的文化习俗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当学生观看完赛龙舟、挂艾草等视频画面后,趁势鼓励学生回忆过往经历,谈谈自己印象中端午节又有哪些习俗。很快,学生们便打开了话题匣子,纷纷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

(三)节日活动,渗透传承

传统节日更是我国的民族瑰宝,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引导小学生了解和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所在,将中华民族的传统传承下去十分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中国节日文化的特征,并且,能够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节日文化背后蕴含的民族精神。

1.挖掘节日内涵,丰富学习体验

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作为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一种工具出现的,更是用来传承文化知识的一种桥梁。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的丰富多彩,而这个丰富多彩可以从传统节日上来进行体现。

在对《端午节》这一篇课文展开教学时,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一些与端午节有关的历史以及人物,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精神来熏陶学生的精神,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还能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如,传统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屈原。在春秋战国时期,屈原为楚国的建设出谋划策,极大地增强了楚国的国力,因此也受到了楚怀王的喜爱。当时楚国受到秦国的压迫,于是屈原站出来提倡大家联合起来抗击秦国,但是楚国有的大臣对于这个提议十分反感,于是他们设计陷害了屈原,导致屈原被免职并且被赶出了都城。结果几年之后,楚国被秦军攻破,屈原眼见自己心爱的国家亡国了,心如刀割,于是就在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而楚国的百姓都十分尊敬屈原,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啃食,百姓自发拿出饭团以及雄黄酒投入江中,于是就有了端午节。

2.基于节日主题,提升学习效率

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在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秉持实践教育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而课外实践活动则作为辅助。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提出相关的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意学生时间能力的培养。”由此也能够看出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例如,部编教材中有一篇《春节童谣》,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在这个童谣中提及的扫尘、蒸馒头以及炒瓜子等等习俗与现代过年的风俗有一定的差别。那么,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氛围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不同节日来展开不同的主题活动。

活动一:“春节故事比赛”

请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春节有关的故事搜集,例如“春联的来历”、“压岁钱是怎么来的”、“年的故事”、“守岁的原因是什么”等等,之后请学生上台来讲故事,将自己搜集到的故事分享给其他的同学,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要予以嘉奖。以便于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春节文化。

活动二:“春节全家行”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与家人一起来感受春节的气氛,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与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一起来参加活动,在春节的每一天都有需要做的事情,从而过一个别有趣味的春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学习传统风俗的同事,也要引导学生感受到世界在不断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许多的风俗逐渐形成。在活动结束后,我请学生思考:在春节前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利用这段时间可以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最后,我带领学生一起写春节童谣。

总而言之,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教育教学中应当重视传统文化教学,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日常学习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教材出发,以包含文化元素的插图、内容为切入点,进一步感知和认识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好感度,推动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博智.擦亮“中国底色”的统编三科教材[N].中国教育报.2018-1-13(4).

[3]孙丽芳.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

[4]李强.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