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口服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及药学服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30
/ 2

浅谈口服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及药学服务

钟伟 梁东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上升与生活品质日益提高,糖尿病从少见病逐渐变成如今的多发病,糖尿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已经发展成为了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疾病之一。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而口服降糖药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2 型糖尿病是十分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尽管2型糖尿病现在还无法治愈,但是有效的干预糖尿病成了当今人们较为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药学服务


糖尿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具有遗传易感性,在环境因素的触发下发病。2型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高趋势。糖尿病现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第三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非传染性疾病。因此口服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至关重要。


1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

1.1 双胍类:机制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而降糖,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偏胖,用饮食和运动效果不理想者。代表药物二甲双胍,是首选一线降糖药

1.2 噻唑烷二酮类:机制是增强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适用于二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以及糖耐量减低的治疗的。常见副作用是水肿,体重增加。代表药物:XX列酮(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

1.3 磺酰脲类:机制是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适用用于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体重正常的非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运动治疗不能满意者。代表药物:格列XX(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

1.4 格列奈类:机制是非磺酰脲类的胰岛素分泌促进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降低餐后血糖,特点为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适用于经过饮食及运动治疗不能够有效控制血糖的2糖尿病患者。代表药物:XX列奈(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

1.5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机制是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的吸收,主要降低餐后血糖。适用于食欲旺盛、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者、难于控制餐后血糖者。代表药物:XX波糖(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1.6 DPP-4抑制剂:机制是阻止胰岛素降解,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并能减少肝葡萄糖的合成。一种较新型降糖药,可经肾脏代谢,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代表药物:XX列汀(沙格列汀、西格列汀)等。


2 口服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

2.1 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选择药物

2.1.1 Ⅱ型肥胖糖尿病患者

针对肥胖糖尿病患者,尽量选择双胍类降糖药物(例如二甲双胍)。其中对于肥胖型Ⅱ型糖尿病患者、非肥胖患者及葡萄糖耐量损害的肥胖患者,罗格列酮能够有效提高胰岛素抵抗力,强化葡萄糖耐量,并对患者的体重予以有效降低。针对胰岛素储备功能较差的肥胖患者,当服用降糖药物效果差强人意时,应迅速接受胰岛素的治疗。阿卡波糖对于肥胖患者的临床效果更显著。

2.1.2 Ⅱ型非肥胖糖尿病患者

对于储备胰岛素能力较强的Ⅱ型非肥胖糖尿病患者,可选取磺酰脲类药物进行治疗,其中格列本脲临床效果明显,应在饭前半小时服用,服用后低血糖产生的几率较大,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格列齐特药物降糖效果良好,可对患者的血脂情况予以合理调整,避免血小板迅速凝聚,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出现,肥胖、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可考虑采用这一药物;格列吡嗪药物每次服用的剂量较少,采用口服的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最高的浓度,而且还发挥着抗凝血、降血脂的功效,老年非肥胖患者较适用;格列喹酮药物降糖功效一般,口服后能够被完全吸收,不良反应较少,合并肾病的非肥胖糖尿病患者比较适用,而且临床饮食治疗效果较差的非肥胖糖尿病患者也比较适用,饭前半小时服用。如果服用后血糖依然波动较大,应将其改为二甲双胍类药物,以此来有效控制血糖;格列美脲药物起效快,药效长达一天,不会影响心血管,心血管病变的老年非肥胖糖尿病患者比较适用 ;瑞格列奈药物起效快,但是药效持续较短,饭前服用来控制血糖水平,适用于老年非肥胖糖尿病患者。

2.2 根据血糖特征选择药物

①饭后血糖持续增长,且饭前、口服血糖指数较低的患者,应选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够对糖分水解予以有效控制,改善饭后血糖指数,避免血糖过于波动。同时,这一类药物还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症状,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比较适合轻度、中度Ⅱ型糖尿病患者;

②饭后血糖水平高且饭前升高患者,应选用胰岛素增敏剂。针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饭后血糖不断增长,可注射适量的胰岛素来改善饭后血糖水平。阿卡波糖是常用药物,能够降低患者的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最为适用;

③空腹、饭前血糖指标升高患者。治疗过程中,不管是饭后血糖水平是否表现出增长的情况,可选用磺酰脲类、二甲双胍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空腹情况下血糖水平在8.9mmol/L 上下波动,可选用二甲双胍类药物进行治疗,以此来强化胰岛素敏感性,有效预防低血糖并发症的出现;如果空腹状态下血糖指数> 8.9 mmol/L,可选取胰岛素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空腹情况下血糖指数高, 再加上患病时间长,可选用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药物。对于胰岛素强烈抵制的患者,应采取胰岛素增敏剂、磺酰脲药物联合治疗方法,以此来促使胰岛素迅速分泌,增强降糖药物的敏感性。

2.3老年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选择口服降糖药物

由于老年人的一些功能会大不如前,所以对于选择口服降糖药物的最主要原则就是尽量降低 对其身体的危害和影响,做到治疗糖尿病和保护身体两全其美的效果。①选择尽量不作用或者作用极少于肾脏的药物②选择微循环的降糖药物③选择对身体危害小的药物④选择对心脑血管影响小的降糖药物⑤做到按时服药,调整饮食。


综上所述,在口服降糖药选择时,糖尿病人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肥胖状况、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情况等),基于药物的作用特效,选取恰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当病人空腹血糖较高时,应尽量选择可有效控制空腹血糖的药物;当病人餐后血糖较高时,应选取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当病人空腹及餐后血糖均较高时,尽量采取联合治疗的方法。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定要选择对身体副作用最小的药物,当然最好的还是注射胰岛素以及在饮食上严格控制,尽量控制血糖水平恢复到正常值, 而减少服用降糖药物的量,从而可以对肾脏和心脑血管进行最大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胡燕.口服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研究分析 [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02):193—195.

[2] 陈鹏,吴溪.2018 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分析 [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7):2209-2212

[3] 陈守奎.常用口服降糖药分类及评价 [J].医药导报,2016,35(z1):79-81.

[4] 钟健敏,杨莹.降糖药物在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合理使用 [J].黑龙江医药,2018,31(03):537—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