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急性脑卒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30
/ 2

集束化护理在急性脑卒中的应用

杨昕美 余晓微 梅婷

余姚市人民医院 315400


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20年度在我院急诊科住院,临床诊断为急性脑卒中的患者100例进行集束化护理在,对照组为行急诊科常规护理的患者。对患者进行MMSE、HIS、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MMSE、HIS得分均有改善(P<0.05),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满意程度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再发入院频率,同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集束化护理;影响

前言

急性脑卒中是临床上起病比较急骤的一种脑供血中断或出血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病变[1]。在我国,65岁以上的人群的发生率约为5.21%。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更是高达15%-30%。相关研究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因素都是急性脑卒中的致病原因。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急性脑卒中成为我国的高发病和常见病。急性脑卒中因起病急骤,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轻微,极易被忽略,导致延误治疗,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心身健康,不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还会给家属和直接照料者带来严巨大的压力[2]。本文通过对2020年度在我院急诊科住院,临床诊断为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采用集束化护理,验证集束化护理在方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护理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采用回顾性分析和临床观察的方法,选择2020年度在我院急诊科住院,临床诊断为急性脑卒中的患者100例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为行急诊科常规护理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方案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过程跟踪。

表1、2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60dc10244a4fb_html_7a7ee9b3495d52e9.gifn=100)

组别

男/女

平均年龄(岁)

平均病程(天)

试验组

53/47

67.95±12.55

2.48±1.25

对照组

55/45

68.01±13.35

2.45±1.31

组间比较

χ2=0.175

t=0.255

t=0.236

P

0.827

0.755

0.681

(注:2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研究方法

根据集束化护理在的护理要求,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诊治、认知护理干预是改善患者的认知的关键。集束化护理在干预措施包括早期诊治、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对照组实施功能制的护理,按照急诊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进行MMSE、HIS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

1.2.1早期诊治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入住后,应立即给予全面的身体状况评估,进行颅脑CT或MRI进行精准诊断和定位。发病或入院24小时内完善相关卒中评分评价卒中的功能缺损情况,并启动二级预防措施(Ⅰ级推荐,A级证据)。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应尽可能首先收入卒中单元进行急性期溶栓等药物治疗稳定病情,应用标准有效的量表来评价患者卒中相关的障碍和功能情况,决定适当的护理水平,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实施康复治疗。评价结果和预期结果都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获取家庭支持(Ⅱ级推荐,B级证据)。

1.2.2基础护理

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平时翻身采用轴线翻身方法。鼓励患者下床练习,指导患者进行呼吸系统的训练,以增加肺活量,鼓励患者排痰。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增加患者的评估和院外的护理,由专业护士进行评估,制定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遵医嘱坚持定时、定量服药,以保持病情稳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3]。运用口头讲解、书面形式(急性脑卒中预防健康宣教手册)、示范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

1.2.3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定时定量进餐,注意食品的多样性和合理搭配,不偏食,少食煎炸食品,忌食甜食及禁酒。主食提倡粗制米、面和适量杂粮,适当低进食动物蛋白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增加膳食纤维,少量多餐,每天分餐5-6餐。

1.2.4心理护理

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对于急性脑卒中都有很大的恐惧心理,不适也加重了患者的生理痛苦,部分患者出现抑郁。减轻患者对急性脑卒中的恐惧和焦虑。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有正确认识,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2 结果

2.1患者认知障碍改善情况

两组患者的MMSE、HIS得分均有改善(P<0.05),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表2、两组MMSE、HIS评分比较(n=100)

组别


MMSE

HIS

常规护理组

入院初

16.35±3.65

15.45±4.35

出院前

18.45±2.85

16.86±5.05

集束化护理在组

入院初

16.31±3.71#

15.51±4.54#

出院前

22.55±2.05#▲*

21.23±3.26#▲*

(注:#:与常规护理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入院初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常规护理组出院前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对护士的工作满意程度比较

满意程度比较,集束化护理在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常规护理组为90%。

表4 两组患者度护士的工作满意程度比较表(n=100)

组别

满意及一般

不满意

集束化护理在组

97(97%)

3(3%)

常规护理组

90(90%)

10(10%)

0.615


P

0.021


3 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经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同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莹莹.集束化护理对老年急性脑卒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1,45(02):206-208.

[2]吕静玉.集束化护理对急诊科留置导尿管患者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09):45-47.

[3]黄丽珊.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24):64-66.

作者简介:杨昕美 (1990-),女。汉族,浙江省余姚市人,职称:护师,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