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价值

谢建伟

齐齐哈尔建华医院 161000

【摘要】:目的 通过超声对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诊断,对诊断结果及价值展开探究。方法 在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内我院接治的60名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本课题研讨样本,分别进行病理诊断和超声诊断,以此对超声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探讨。结果 60名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病理诊断骨深静脉7名,胫后静脉23名,股浅静脉10名,腘静脉8名,前静脉12名。超声诊断出骨深静脉7名,胫后静脉22名,股浅静脉10名,腘静脉8名,前静脉11名,诊断准确率为96.7%。经比较,两组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病理诊断作为参考,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可以保证,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明确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价值;老年;超声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当前血管系统的疾病之一,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并威胁患者的生命。超声检查非常方便,无创,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在这项研究中,作者选择了60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老年患者(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并分析超声诊断对老年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内我院接治的60名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本课题研讨样本,其中男41名,女19名,年龄52至86岁,平均(65.4±4.8)岁;病灶位置:右下肢29名,左下肢31名。本次课题选用样本均经过病理诊断,并对本次的研究课题知情同意。

1.2排除标准

(1)合并恶性肿瘤者;(2)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3)依从性较差者;(4)精神疾病者;(5)处于特殊生理期者;(6)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7)有超声检查禁忌症者。

1.3方法

所有60例患者均接受了超声检查。选择SIEMENSACUSONOxana-1超声诊断仪,并将线性阵列探头频率设置在7.5至12 MHz范围内。如果有肥胖者,则可以选择使用小型凸阵列探头,其频率范围为4至8 MHz。在检查过程中,患者被引导采取仰卧姿势,并进行纵断面扫描,仔细观察静脉腔内的回声,并了解彩色血流信号中是否存在任何充盈缺损。将探针压在横截面中,并通过频谱多普勒测量法测量血液动力学指数。该超声诊断组使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静脉腔探针压缩和脉冲多普勒。如果在二维超声检查中确认静脉腔内有血凝块回声,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测试中确认充盈缺损,并且在脉冲多普勒血流中看不到血流,则可以判断为深静脉血栓形成频谱或不随呼吸而变化。

1.4评价指标

参考手术病理结果,评估本组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1.5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工作,用t来检验计量资料(60dd1242c31dc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同时用χ2来检验计数资料[n(%)]。当P<0.05时,提示组间的差异较为显著。

2结果

2.1两种方法诊断结果对比

60名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病理诊断骨深静脉7名,胫后静脉23名,股浅静脉10名,腘静脉8名,前静脉12名。超声诊断出骨深静脉7名,胫后静脉22名,股浅静脉10名,腘静脉8名,前静脉11名,诊断准确率为96.7%。经比较,两组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病理诊断和超声诊断的结果对比分析 [n(%)]

组别 例数 骨深静脉 胫后静脉 股浅静脉 腘静脉 前静脉 准确率

病理诊断 60 7(11.7) 23(38.3) 10(16.7) 8(13.3) 12(20.0) 60(100.0)

超声诊断 60 7(11.7) 22(36.7) 10(16.7) 8(13.3) 11(18.3) 58(96.7)


3讨论

临床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表明四肢肿胀,疼痛和淤青。如果不及时进行一定数量的操作,可能会导致肺栓塞,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并危及生命健康。据报道血栓形成与诸如静脉损伤,过多的血液凝结和血流减少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疾病,必须尽快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老年人属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人群,发病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很严重,因此有必要提高人们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认识并多运动。我们降低了日常生活中患疾病的风险,养成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习惯。为了通过各种方法及时发现老年人的各种疾病,并尽快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以确保患者得到专业的治疗,有效减轻疾病引起的身心痛苦,并改善患者疾病预后的质量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血管内膜相对粗糙,内膜受损,血液变得高凝,这增加了老年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老年人活动减少,肌肉力量下降,静脉瓣膜功能减弱,下肢血液回流减少,血液流速降低和局部缺氧,导致静脉内皮细胞受损和局部凝血因子在静脉腔中积聚。因此,在老年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发病率高,后果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医疗标准的提高使超声技术更加成熟,并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据报道,实时二维超声检查是非侵入性的并且易于操作,清楚地显示了受试者的血流动力学,并有助于临床医生观察患者病变的血流解剖结构。此外,超声检查的重复性相对较好,可以显示血管的形状和结构,血管周围的状况以及血管阻塞的程度,因此临床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状况。60名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病理诊断骨深静脉7名,胫后静脉23名,股浅静脉10名,腘静脉8名,前静脉12名。超声诊断出骨深静脉7名,胫后静脉22名,股浅静脉10名,腘静脉8名,前静脉11名,诊断准确率为96.7%。经比较,两组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以病理诊断作为参考,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可以保证,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明确有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陈陆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5):180-182.

[2]卢立征.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影像学表现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3):151-153.

[3]陈少亮,张丹江.探讨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2):338-338.